- 年份
- 2024(8077)
- 2023(11853)
- 2022(9864)
- 2021(9401)
- 2020(7879)
- 2019(18258)
- 2018(17601)
- 2017(34555)
- 2016(17795)
- 2015(19908)
- 2014(19319)
- 2013(19209)
- 2012(17526)
- 2011(15621)
- 2010(14862)
- 2009(13432)
- 2008(12692)
- 2007(10229)
- 2006(8454)
- 2005(7423)
- 学科
- 济(82047)
- 经济(81978)
- 管理(48356)
- 业(47642)
- 方法(39953)
- 企(38889)
- 企业(38889)
- 数学(36387)
- 数学方法(36028)
- 中国(22017)
- 农(20057)
- 财(18742)
- 贸(17350)
- 贸易(17341)
- 业经(17115)
- 易(16997)
- 制(13808)
- 地方(13703)
- 农业(12892)
- 产业(12569)
- 学(11854)
- 技术(11796)
- 务(11714)
- 财务(11681)
- 财务管理(11657)
- 银(11367)
- 银行(11358)
- 融(11325)
- 金融(11324)
- 企业财务(11105)
- 机构
- 大学(246727)
- 学院(245263)
- 济(117942)
- 经济(116322)
- 管理(100573)
- 理学(88292)
- 理学院(87477)
- 管理学(86287)
- 管理学院(85838)
- 研究(82048)
- 中国(64996)
- 财(49896)
- 京(49736)
- 科学(44554)
- 财经(41603)
- 经济学(38953)
- 中心(38451)
- 经(38432)
- 所(37687)
- 经济学院(35384)
- 研究所(34539)
- 农(32207)
- 业大(31880)
- 财经大学(31666)
- 江(31261)
- 北京(30953)
- 院(29865)
- 范(29121)
- 师范(28845)
- 商学(27701)
- 基金
- 项目(174363)
- 科学(141431)
- 基金(133201)
- 研究(129040)
- 家(114904)
- 国家(114085)
- 科学基金(100301)
- 社会(87946)
- 社会科(83934)
- 社会科学(83919)
- 基金项目(70173)
- 省(63743)
- 自然(62702)
- 自然科(61371)
- 自然科学(61358)
- 自然科学基金(60327)
- 教育(58389)
- 划(54426)
- 资助(54416)
- 编号(49114)
- 部(41084)
- 重点(39037)
- 国家社会(38755)
- 发(38186)
- 成果(37888)
- 创(37365)
- 教育部(36425)
- 人文(35343)
- 创新(35048)
- 中国(33622)
- 期刊
- 济(115348)
- 经济(115348)
- 研究(72004)
- 中国(39442)
- 财(37212)
- 管理(36568)
- 科学(32576)
- 学报(31036)
- 农(27970)
- 大学(25550)
- 融(24557)
- 金融(24557)
- 学学(24384)
- 技术(21290)
- 经济研究(21225)
- 财经(20869)
- 农业(19626)
- 经(18179)
- 业经(17768)
- 教育(17302)
- 问题(15897)
- 贸(14947)
- 国际(13257)
- 世界(13250)
- 统计(12638)
- 技术经济(12538)
- 策(11444)
- 业(11071)
- 理论(11061)
- 商业(11008)
共检索到343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非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超额货币识别模型,研究了农业、工业、服务业和金融四个部门的超额货币需求行为。研究发现,只有超过总产值增长速度的部门增长才能吸收超额货币,这意味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未必同时是影响超额货币需求的因素。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和工业增加值占比下降均能引致超额货币需求,而农业部门不会对超额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另外,金融市场交易额的增加也会吸收超额货币供给。这意味着超额货币可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被消化,并不必然形成通货膨胀隐患,但货币政策仍将对金融市场活跃度下降过程中货币回吐做出防范。
关键词:
超额货币 货币需求 产业结构 股票交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晓琳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其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流通风险,从而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我国货币流通的调控能力,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稳定。本文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货币流通速度相关性,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流通速度负面影响作用,最后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货币流通速度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晓琳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其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流通风险,从而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我国货币流通的调控能力,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稳定。本文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货币流通速度相关性,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流通速度负面影响作用,最后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货币流通速度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正
本文从境外人民币流程和存量规模不断扩大的视角,分析"中国超额货币之谜"之成因。从宏观经济环境变迁和微观经济主体交易行为两个层面,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境外人民币流通规模扩张的原因;系统总结和归纳了现有文献中"直接法"和"间接法"下测算的境外人民币的流量和存量的规模,并从理论上阐述了人民币境外存量与超额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运用货币乘数理论,估计和测算了1997~2009年间滞存境外的人民币通过乘数作用实际所创造的货币供给。
关键词:
超额货币 境外人民币 货币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阳
通过建立1978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实证比较分析了全国和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的层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有显著的影响。信贷量对MooRe指数的影响是先下降后上升,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对CPI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影响几乎都是上升,并且持续的时间同样较长。但是从各地区的层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却有显著的差别。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对于信贷政策最为敏感,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CPI增长率的最大,对于GDP增长率的影响却是负向的。而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动对CPI增长率影响不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吉红云 干杏娣
不同的产业在面对同样的货币政策冲击时,由于自身特征的不同会对货币政策有不同的反应,因而货币政策会对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影响。本文利用上市公司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存在着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要素密集的行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资本密集型行业受货币政策影响程度最大,技术密集型行业其次,最后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而货币政策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从整体上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处于相对有利的中间地位。此外,紧缩的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说,更加有利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业结构 扩张收缩 非对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松
国外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先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议题。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产生"结构性"的非对称性效应,当跨越资本投资影子价值"均衡点"后,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目标并不会产生;在实证层面,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1—9个月后,货币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指标和"结果"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随着滞后期增长,货币政策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此外,无论是在"过程"层面还是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货币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立道 范修礼
本文是笔者看到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央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式,对当前形势下采取扩张措施可能对未来物价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传统的费雪货币供应方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供给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在过去30年来一直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状况,即在中国,从货币角度考虑一直存在通货膨涨的陷阱。另外,通过对货币超额供给可能带来的问题分析,联系当前国内所采取的以确保未来经济较高速度平稳增长的扩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得出中国国内市场在未来短期内可能产生通货膨胀的结论,同时也说明为消除金融风暴影响、确保经济增长采取扩张性措施时要谨防通货膨胀。在政策制定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新光 盛宇华
连锁股东作为资本市场上企业间的经济关联,能否在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其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值得关注。基于超额雇员的视角,以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连锁股东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股东对企业超额雇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连锁股东通过提升企业治理水平进而抑制了超额雇员,从而起到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连锁股东对超额雇员的抑制作用在财务风险较低及国有企业的情境下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连锁股东的协同发展效应和监督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拓展和丰富了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外部治理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与实践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坤 宋清华
生产网络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生产网络视角考察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生产网络沿着产业链由下游逐级向上游传导;货币政策通过生产网络对产业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总体来看,中间需求越高的产业,其受货币政策生产网络作用的影响相对更强。本文丰富了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对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晔 赖章福
本文运用1978—2007年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否具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结果显示:第一,财政政策具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并不明显。第二,货币政策在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效应方面强于财政政策,而财政政策则在对第二产业的效应方面具有优势。第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三次产业的效应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效应。第四,在东部地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应相差非常悬殊,而对第三产业的效应则集中在高位;在中部地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第二产业的效应集中在高位;在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对第一产业的效应集中在高位,而财政政策对第一产业的效应则集中在低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金全 刘汉
货币供给调整能够影响产业增长及其结构调整,因此,可以根据货币供给冲击的方向、区制以及所调整产业的增长阶段,进行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本文分析和检验三大产业在不同增长阶段对货币供给冲击方向、区制的脉冲响应和非对称性,并进一步解析产业结构演变与货币供给冲击的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活跃区制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均能直接影响产业结构演变对货币供给冲击的响应,而各产业自身增长区制仅能起到间接影响。
关键词:
货币供给 产业增长 结构调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方方 高明宇
中国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实际经济运行中一直存在超额货币,按照货币主义"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超额的货币势必会引发通货膨胀,但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却多年处于低位。针对中国货币的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引入虚拟经济及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对交易方程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超额货币供给。修正后的计算结果表明,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的引入明显降低了M1、M2两个货币层次出现超额货币供给的频率。接着,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中国超额货币的一种解释——"金融资产囤积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虚拟经济部门的加入,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刘清
本文研究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选取2004年第1季度—2017年第4季度的宏观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国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影响的特征事实: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对国有部门和民营部门的就业水平产生短暂的拉动作用,但随着政策效果的不断显现,两部门的总体就业水平在长期内最终呈现下降态势。为了理解这一现象,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纵向产业结构、消费习惯、价格粘性和投资调整成本等特征变量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发现紧缩性货币政策在抑制民营部门生产性的同时,也降低了民营部门对国有部门所生产的中间投入品的需求,从而导致国有企业中间投入品价格的下降,进一步带来民营企业生产成本的减少,进而刺激了该部门的劳动需求。脉冲响应结果还显示,上调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并不具有抑制通货膨胀率的作用。由此本文研究认为中央银行上调利率的操作总体上无益于促进就业和改善通货膨胀现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春
目前,国内外基本认同人民币汇率将升值的观点,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国际收支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但本文基于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模型及中国存在严重超额货币的现实,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也存在着贬值的可能。本文在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分析法对造成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与中国超额货币同时并存这一反常现象的种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如下结论:从根本上来说,人民币汇率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取决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或者说取决于我国的经济效率。解决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稳定有...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产权 浮动汇率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