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2)
2023(7863)
2022(6470)
2021(6321)
2020(5215)
2019(11652)
2018(11458)
2017(20609)
2016(10882)
2015(12204)
2014(11229)
2013(11266)
2012(10622)
2011(9891)
2010(9836)
2009(9255)
2008(9077)
2007(7850)
2006(6925)
2005(6172)
作者
(30229)
(25508)
(25302)
(24068)
(16363)
(12281)
(11187)
(9839)
(9819)
(9051)
(8988)
(8441)
(8430)
(8241)
(8113)
(7821)
(7616)
(7419)
(7334)
(6943)
(6357)
(6094)
(6068)
(5816)
(5702)
(5632)
(5615)
(5443)
(5249)
(5196)
学科
(44989)
经济(44952)
管理(35046)
(32818)
(27612)
企业(27612)
方法(18270)
中国(17391)
数学(15948)
数学方法(15850)
技术(15264)
技术管理(11865)
(11245)
(10654)
贸易(10643)
(10494)
业经(9938)
(9087)
(8846)
(8089)
(8036)
银行(8025)
(7848)
环境(7682)
(7673)
农业(7479)
(7355)
金融(7354)
(7296)
(7075)
机构
大学(156162)
学院(153283)
(73008)
经济(71971)
研究(59919)
管理(59821)
理学(51373)
理学院(50815)
管理学(50258)
管理学院(49946)
中国(46124)
科学(34262)
(33930)
(30449)
(30305)
研究所(27823)
中心(25713)
财经(24531)
(24394)
经济学(23804)
(22697)
北京(21941)
(21808)
经济学院(21358)
(21105)
业大(20456)
农业(19508)
科学院(19413)
(19356)
师范(19207)
基金
项目(105824)
科学(85182)
基金(79276)
研究(77940)
(70665)
国家(70165)
科学基金(59673)
社会(53023)
社会科(50504)
社会科学(50493)
基金项目(41149)
(39234)
自然(36626)
自然科(35763)
自然科学(35752)
自然科学基金(35208)
教育(34810)
(33690)
资助(31453)
(28534)
编号(28529)
创新(25762)
(24948)
重点(24338)
国家社会(23920)
(23913)
成果(23242)
中国(22506)
教育部(21455)
(21021)
期刊
(77008)
经济(77008)
研究(48793)
中国(36158)
管理(25504)
学报(23974)
科学(23663)
(22409)
(21759)
大学(17637)
教育(16720)
农业(16468)
学学(16219)
经济研究(13806)
(13395)
金融(13395)
技术(12914)
财经(12714)
(11245)
(10988)
(10413)
业经(10383)
问题(10086)
世界(9880)
科技(9734)
国际(9312)
技术经济(9074)
图书(8420)
资源(8140)
(7615)
共检索到236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大伟  钱前  
大力发展超级稻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回顾国内外超级稻育种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中国超级稻在育种理论、遗传基础、种质及技术创新中取得的进展,并讨论了中国超级稻育种今后的发展对策,认为继续完善与发展超级稻育种理论,并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是今后超级稻超高产育种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庭旭  朱玉君  樊叶杨  游晴如  周鹏  杨东  谢华安  庄杰云  
【目的】研究超级稻宜优673的遗传构成和籼粳属性,为其所携带有利基因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并为在水稻育种中确定合适的籼粳配比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明恢63、明恢86和福恢673这同一个衍生系统中不同辈序的骨干材料,以及以福恢67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超级稻品种宜优673及相应母本宜香A,应用13个重要基因的17个标记和15个籼粳特异性SSR标记,分析其等位基因变化。【结果】受测材料在8个基因区间呈现差异,包括控制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基因2个、米质关键基因2个、抗稻瘟病基因4个。其中,在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具有关键作用的Wx上,明恢63中的优质等位基因经明恢86传递到福恢673;在对稻米糊化温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式华  
超级稻育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技术,自1996年以来,全国超级稻研究协作组在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确立、理论体系的建立、育种材料的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之所以能创新与发展,首先,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是超级稻发展的根本目标,第二是创新了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第三是良种良法配套使中国超级稻得以大面积应用,第四联合协作攻关是中国超级稻创新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式华  
水稻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多数亚洲国家将高产作为水稻育种的首要目标。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1]。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始了水稻新株型育种[2],后被媒体宣传为超级稻。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借鉴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及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新株型育种经验,农业部于1996年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戎  黄富  刘成元  徐富贤  金良  叶华智  
泰优9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籼型不育系D62A与自育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345组配的优质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在2003~2005 a重庆区试中,泰优99连续3 a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9%以上,且米质达国标三级优米标准,于2006年6月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配合力分析表明,泸恢1345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及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D62A/泸恢1345单株穗数及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及总配合力效应高。选育思路:在籼型高配合力恢复系遗传背景中渗入部分粳稻血缘,以扩大遗传差异提高杂种优势水平为基础;在保证有效穗和每穗着粒数的前提下,以提高杂交稻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生元  李闯  景德道  林添资  余波  钱华飞  孙立亭  姚维成  杜灿灿  盛生兰  周义文  龚红兵  
【目的】本文分析了江淮稻区常规粳稻超级稻的遗传背景与产量结构。【方法】利用41对SSR标记和4个重要产量性状的基因内标记对江苏历年选育的常规粳型超级稻品种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测定主要产量性状。【结果】武运粳7号(及其衍生系)是江苏粳稻高产(超高产)育种的骨干亲本,江苏高产品种间的遗传背景较为狭窄;产量构成方面:穗数是制约江苏常规粳稻单产的首要因素,半矮秆(株高在100105 cm左右)、直立或半直立穗(含dep1基因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高(大于310万穗/hm2)、中等单穗籽粒数(120140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晶  
十年前的春天,比尔·盖茨身裹厚厚的军大衣,现身于-18℃中国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专注地倾听一位植物遗传育种专家讲述他的水稻基因挖掘和品种选育思路。一年后的夏天,在烈日炎炎的海南岛稻田,两人再次相遇,一项引领全球水稻育种理论路线和事关发展中国家农民生计的国际合作计划逐渐酝酿成熟。2008年,"为非洲和亚洲资源贫瘠地区培育绿色超级稻"项目得到了比尔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危朝安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科学家吸取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超高产育种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理想株型塑造与强优势利用相结合"的中国超级水稻育种技术路线,获得一批超高产水稻育种材料,并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新品种。中国超级稻今后发展要转变观念,科学把握超级稻的发展方向。发展超级稻主要是提高中国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以超级稻带动全国水稻的增产增收,带动水稻生产向高产、优质化方向发展。因此,要分稻区组建多学科、多单位联合协作的研究团队,进一步完善研究协作机制,要创新示范推广工作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要整合资源,努力发挥项目的综合优势和叠加效应,实现超级稻研究和推广的新跨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庆全  穆俊祥  周红菊  余四斌  
【目的】为了有效地评价粳稻等位基因在籼稻遗传背景中的遗传效应,为籼粳亚种间优良基因的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为供体亲本、籼稻品种珍汕97B(Zhenshan97B)为受体亲本,经过杂交、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88个基础导入系,每个导入系具有相同的籼稻遗传背景,且只含有一个或少数粳稻的导入片段,每个导入系的导入片段叠加起来能覆盖整个粳稻的染色体。利用基础导入系群体进行单株产量、有效分蘖数、千粒重和每穗实粒数的数量性状基因(QTLs)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9个具有显著遗传效应的位点(QTLs)。其中6个QTL具有正向的加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建  张秀荣  张艳欣  车卓  黄波  
【目的】探明中国主要芝麻品种遗传多样性特点和遗传基础演变趋势。【方法】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对中国芝麻主要产区1950-2007年间应用的67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21对SRAP随机组合引物共扩增DNA带561条,多态性带265条,比例为47.2%;每对引物平均扩增的总带数和多态性带分别为26.7和12.6条。67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9104,遗传距离平均为0.0706,遗传多样性较匮乏,遗传基础较窄。地方品种与杂交选育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的均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前者的遗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虹  林晗  孙健  王嘉宇  马殿荣  唐亮  徐正进  
在"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育种理论指导下,亚种间杂交为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中国北方栽培粳稻品种为试材,利用籼粳特异性标记Indel与SSILP分析了不同年代与地区北方粳稻品种的籼型血缘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育成品种籼型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籼稻血缘含量与每穗粒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有效穗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进一步对籼粳杂交育成品种的8个产量与品质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发现,育种家通过"选择"将控制穗粒数与粒重的籼稻增产基因GN1a、GS3部分固定于北方粳稻基因组中,淘汰了适口性差的籼稻高直链淀粉基因Waxy以及不符合北方农民收获习惯的籼稻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张文忠  马殿荣  张树林  
综合评述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水稻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两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这些超级稻新品种、新组合已广泛地应用于水稻生产实践,并已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唐亮  
对30年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中国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105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在大力推广超级稻品种的同时,高度重视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努力构建产学研紧密衔接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机制。通过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广适、抗逆的超级稻,中国再次实现了水稻单产水平的新突破,综合生产能力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有了进一步提高,为中国稻作科...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江小华  余昌萍  郭通航  金仁桃  栾红兵  许波  张远伟  史庆华  
精子发生的任何一步出现异常,均可能导致无精子症,进而引起男性不育.但目前人们对无精子症的致病原因了解甚少.本文在分析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现状的基础上,对无精子症的发病原因,尤其是遗传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的局限性予以归纳;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路,希望充分利用我们已有的资源和技术等优势,发现人类无精子症的致病原因,揭示致病机理,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