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9)
2023(11834)
2022(10366)
2021(10014)
2020(8270)
2019(19268)
2018(19071)
2017(36366)
2016(19608)
2015(22198)
2014(21901)
2013(21805)
2012(20038)
2011(18101)
2010(17761)
2009(16172)
2008(15450)
2007(12998)
2006(11159)
2005(9812)
作者
(55603)
(46202)
(45773)
(43723)
(29670)
(22120)
(20764)
(18246)
(17723)
(16459)
(15835)
(15746)
(14685)
(14505)
(14258)
(14143)
(13744)
(13575)
(13210)
(13041)
(11361)
(11301)
(11015)
(10406)
(10291)
(10216)
(10208)
(10090)
(9292)
(9133)
学科
(79258)
经济(79174)
管理(52666)
(49377)
(40128)
企业(40128)
方法(37579)
数学(33055)
数学方法(32738)
中国(22997)
(20626)
(17541)
(16893)
贸易(16885)
(16634)
业经(16554)
(16502)
地方(14306)
农业(13600)
(13185)
环境(12741)
(12725)
理论(12064)
技术(11654)
(11451)
银行(11419)
(10957)
(10939)
金融(10938)
(10730)
机构
大学(278151)
学院(274260)
(113765)
经济(111581)
管理(109962)
研究(97005)
理学(96039)
理学院(94971)
管理学(93495)
管理学院(93013)
中国(71213)
(60139)
科学(59655)
(48643)
(48157)
研究所(44930)
(43952)
中心(42363)
业大(41497)
财经(39793)
北京(38350)
(36599)
(36529)
(36347)
师范(36055)
(35054)
农业(34906)
经济学(34459)
经济学院(31158)
财经大学(29895)
基金
项目(194231)
科学(152619)
基金(142319)
研究(142108)
(124758)
国家(123802)
科学基金(105536)
社会(89605)
社会科(84942)
社会科学(84919)
基金项目(75843)
(72922)
自然(68637)
自然科(67058)
自然科学(67043)
自然科学基金(65843)
教育(64511)
(62574)
资助(58728)
编号(57172)
成果(46170)
(43872)
重点(43354)
(41365)
(40154)
课题(39005)
教育部(37614)
创新(37509)
国家社会(37231)
科研(37124)
期刊
(119016)
经济(119016)
研究(81974)
中国(48206)
学报(44516)
科学(41280)
(40494)
管理(39066)
(33448)
大学(33403)
学学(31334)
农业(29798)
教育(29342)
技术(22256)
(20631)
金融(20631)
经济研究(20093)
财经(18778)
业经(18258)
(16001)
(15797)
问题(15562)
图书(14961)
理论(13604)
(13489)
科技(13324)
技术经济(13018)
世界(13007)
资源(12433)
实践(12311)
共检索到390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张文忠  马殿荣  张树林  
综合评述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水稻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两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这些超级稻新品种、新组合已广泛地应用于水稻生产实践,并已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唐亮  
对30年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中国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105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在大力推广超级稻品种的同时,高度重视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努力构建产学研紧密衔接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机制。通过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广适、抗逆的超级稻,中国再次实现了水稻单产水平的新突破,综合生产能力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有了进一步提高,为中国稻作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华安  
自从农业部实施超级稻育种研究项目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超级稻育种获得全面成功。在国内基本形成了北方粳稻、南方籼稻、长江流域杂交水稻三个研究格局,其中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经农业部确认的28个超级稻品种(组合)中,华南有5个,即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天优998和胜泰1号,这些品种(组合)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技术为三系超级杂交水稻和常规稻选育技术。三系超级杂交水稻主要通过"强恢×强恢"选育恢复系,加强抗性筛选,通过航天育种选育超级杂交水稻;常规稻选育技术则通过"半矮秆、早长、根深"、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浩博  吴伊宁  莫伊凡  宋根才  张丽婷  孙文强  余四斌  
如何平衡农业生产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科学家提出绿色超级稻的理念,建立全基因组育种选择技术体系,挖掘出一批高产、抗逆、优质、抗病虫以及养分高效利用的绿色性状基因,培育大量绿色超级稻品种并推广应用,推动了作物育种目标和育种模式的转变。本文总结了绿色超级稻的理念、发展历程以及绿色超级稻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就绿色营养优质水稻的培育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正进  陈温福  
1996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研究项目,20年来中国超级稻研究后来居上,无论超高产遗传生理基础研究还是超级稻育种实践,无论南方超级杂交籼稻还是北方超级常规粳稻,总体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潜力和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储备,为中国稻作科学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从超级稻兴起、技术路线确立、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生理与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北方粳型超级稻相关生理与遗传问题:近年来北方粳稻继续保持较高产量水平和加工品质,同时以垩白性状为代表的外观品质有明显提高,至少在9 t·hm-2之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青先国  王学华  
分析了国内外超级稻研究的背景、产量指标、主要的技术路线、株叶形态设计 ,并介绍了进展情况 ;展望了超级稻的发展前景 ;对今后超级稻研究中着重应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仁崔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级稻育种福建农业大学杨仁崔主要产稻国的工业化进程在蚕食着这一地区的稻田。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育种家十分清楚,要回应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挑战,根本出路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稻单产的提高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品种高产潜力的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式华  
超级稻育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技术,自1996年以来,全国超级稻研究协作组在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确立、理论体系的建立、育种材料的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之所以能创新与发展,首先,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是超级稻发展的根本目标,第二是创新了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第三是良种良法配套使中国超级稻得以大面积应用,第四联合协作攻关是中国超级稻创新的重要保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国君  刘传雪  
从利用籼粳亚种拓宽种质资源技术、理想株型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常规育种技术4个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优质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土壤培肥技术、钵育壮秧技术、合理密植技术、井水提温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寒地优质超级稻品种的各种性状得以展现要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出合理密植是寒地超级稻建立超高产经济结构的基础,是寒地超级稻株型更为理想、叶片更为直立的高光效的必然,是走以成熟为主的栽培技术路线"促早熟、高产、优质"并举的保证。寒地优质超级稻育成的品种有龙粳14、龙稻5号、松粳9号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建民  
超级稻育种的目标是在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通过理想株型的构建结合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来实现寻求水稻单产、品质、适应性的新突破。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将分子设计育种的知识和手段应用于超级稻育种,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超级稻品种或杂交组合。因此,对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理论和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分子设计育种对提升传统育种效率和培育超级稻新品种的前景,指出了未来超级稻发展的方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华凤  张武汉  舒服  何强  
南方稻区的杂交中稻生产是中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育种技术路线正确,中国率先在超级杂交中稻育种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中国在超级杂交中稻亲本选育、新组合配制、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上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在广适性组合较少、推广力度不够,影响超级杂交稻的快速发展,以及高产、优质和高抗有机结合的组合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拓宽水稻遗传基础,选育广适性组合、发掘特异种质资源,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超高产组合、建立轻型化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加强推广力度3个方面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中国在超级杂交中稻育种中应加快已有研究成果的转化,选育具有广适性、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杂交中稻组合,加强第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式华  
水稻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多数亚洲国家将高产作为水稻育种的首要目标。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1]。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始了水稻新株型育种[2],后被媒体宣传为超级稻。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借鉴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及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新株型育种经验,农业部于1996年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三元  张俊国  严永峰  杨春刚  孙强  宋广树  陈莫军  
总结吉林省超级稻育种3个发展阶段,即高产育种目标及技术的困惑——超级稻研究起步阶段、超级稻育种研究阶段、超级稻品种普及与育种技术发展阶段的研究进展、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教训。在杨守仁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理论指导下,以株型改良为契入点,提出吉林省优质超级稻育种目标,旨在为吉林省超级稻突破12000kg·hm-2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