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8)
- 2023(8208)
- 2022(6825)
- 2021(6583)
- 2020(5512)
- 2019(12214)
- 2018(12015)
- 2017(21485)
- 2016(11172)
- 2015(12666)
- 2014(11857)
- 2013(11569)
- 2012(10928)
- 2011(9985)
- 2010(9923)
- 2009(9139)
- 2008(9059)
- 2007(8057)
- 2006(6917)
- 2005(6265)
- 学科
- 济(47130)
- 经济(47098)
- 业(36872)
- 管理(35995)
- 企(31066)
- 企业(31066)
- 方法(20870)
- 技术(19702)
- 数学(18369)
- 数学方法(18156)
- 中国(16877)
- 技术管理(13143)
- 贸(11599)
- 贸易(11589)
- 农(11577)
- 易(11430)
- 业经(10148)
- 财(9749)
- 制(8846)
- 银(8474)
- 银行(8461)
- 行(8202)
- 学(7869)
- 农业(7813)
- 融(7560)
- 金融(7558)
- 理论(7256)
- 划(7056)
- 策(6894)
- 产业(6767)
- 机构
- 大学(160056)
- 学院(158985)
- 济(75150)
- 经济(74058)
- 管理(61837)
- 研究(60061)
- 理学(53219)
- 理学院(52646)
- 管理学(51914)
- 管理学院(51583)
- 中国(46394)
- 京(35084)
- 科学(34039)
- 财(30688)
- 所(30174)
- 研究所(27576)
- 中心(26340)
- 农(24992)
- 财经(24693)
- 经济学(24313)
- 经(22833)
- 江(22755)
- 北京(22680)
- 业大(21923)
- 经济学院(21884)
- 院(21237)
- 农业(19989)
- 范(18996)
- 师范(18822)
- 科学院(18804)
- 基金
- 项目(107722)
- 科学(86462)
- 基金(79912)
- 研究(79772)
- 家(71023)
- 国家(70525)
- 科学基金(60259)
- 社会(53212)
- 社会科(50770)
- 社会科学(50761)
- 基金项目(41250)
- 省(40548)
- 自然(37079)
- 教育(36492)
- 自然科(36394)
- 自然科学(36387)
- 自然科学基金(35820)
- 划(34635)
- 资助(32174)
- 编号(29400)
- 创(29394)
- 创新(26561)
- 部(25176)
- 重点(24875)
- 国家社会(23872)
- 发(23843)
- 成果(23490)
- 中国(22630)
- 教育部(21745)
- 业(21698)
共检索到244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式华
水稻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多数亚洲国家将高产作为水稻育种的首要目标。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1]。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始了水稻新株型育种[2],后被媒体宣传为超级稻。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借鉴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及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新株型育种经验,农业部于1996年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式华
超级稻育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技术,自1996年以来,全国超级稻研究协作组在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确立、理论体系的建立、育种材料的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之所以能创新与发展,首先,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是超级稻发展的根本目标,第二是创新了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第三是良种良法配套使中国超级稻得以大面积应用,第四联合协作攻关是中国超级稻创新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中国超级稻 理想株型 杂种优势 协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建荣 宋昕蔚 吴明国 程式华
【目的】针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生育期偏长、结实率偏低、制种产量较低等问题,开展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实践。【方法】通过籼粳渐渗杂交,选育花时早、柱头外露高的粳型保持系,进一步转育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通过籼粳渐渗杂交、广亲和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籼粳成分定向选择等技术手段,选育穗型大、茎秆粗壮、广亲和性好、恢复谱广的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并比较与普通粳稻恢复系在主要农艺性状、程氏指数、广亲和特性、广亲和基因、恢复谱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粳不籼恢"和"籼不粳恢"2种配组方式,比较两者的光温反应类型表现与异交结实率差异。利用粳型不育系春江16A、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CH58、C8...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大伟 钱前
大力发展超级稻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回顾国内外超级稻育种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中国超级稻在育种理论、遗传基础、种质及技术创新中取得的进展,并讨论了中国超级稻育种今后的发展对策,认为继续完善与发展超级稻育种理论,并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是今后超级稻超高产育种的关键。
关键词:
超级稻 育种 遗传基础 资源创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张文忠 马殿荣 张树林
综合评述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水稻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两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这些超级稻新品种、新组合已广泛地应用于水稻生产实践,并已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水稻 理想株型 超级稻育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唐亮
对30年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中国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105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在大力推广超级稻品种的同时,高度重视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努力构建产学研紧密衔接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机制。通过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广适、抗逆的超级稻,中国再次实现了水稻单产水平的新突破,综合生产能力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有了进一步提高,为中国稻作科...
关键词:
水稻 理想株型 超级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建民
超级稻育种的目标是在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通过理想株型的构建结合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来实现寻求水稻单产、品质、适应性的新突破。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将分子设计育种的知识和手段应用于超级稻育种,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超级稻品种或杂交组合。因此,对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理论和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分子设计育种对提升传统育种效率和培育超级稻新品种的前景,指出了未来超级稻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超级稻 分子设计育种 育种效率 新品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华安
自从农业部实施超级稻育种研究项目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超级稻育种获得全面成功。在国内基本形成了北方粳稻、南方籼稻、长江流域杂交水稻三个研究格局,其中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经农业部确认的28个超级稻品种(组合)中,华南有5个,即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天优998和胜泰1号,这些品种(组合)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技术为三系超级杂交水稻和常规稻选育技术。三系超级杂交水稻主要通过"强恢×强恢"选育恢复系,加强抗性筛选,通过航天育种选育超级杂交水稻;常规稻选育技术则通过"半矮秆、早长、根深"、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仁崔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级稻育种福建农业大学杨仁崔主要产稻国的工业化进程在蚕食着这一地区的稻田。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育种家十分清楚,要回应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挑战,根本出路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稻单产的提高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品种高产潜力的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张龙步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近20年来从事超级稻育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主线,从基本理论、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合评述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并讨论了与粳型超级稻有关的生理和遗传问题,指出开发推广超级稻是提高北方粳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北方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粳稻 新株型 籼粳稻杂交 超高产育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危朝安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科学家吸取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超高产育种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理想株型塑造与强优势利用相结合"的中国超级水稻育种技术路线,获得一批超高产水稻育种材料,并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新品种。中国超级稻今后发展要转变观念,科学把握超级稻的发展方向。发展超级稻主要是提高中国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以超级稻带动全国水稻的增产增收,带动水稻生产向高产、优质化方向发展。因此,要分稻区组建多学科、多单位联合协作的研究团队,进一步完善研究协作机制,要创新示范推广工作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要整合资源,努力发挥项目的综合优势和叠加效应,实现超级稻研究和推广的新跨越。
关键词:
超级稻 创新机制 高产优质 增产增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权 卢永根
水稻杂种的不育性是一个复杂的现象。20年来,本实验室一直从事水稻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共鉴定出6个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或称特异亲和基因座位,其中的5个基因座,S-a、S-b、S-c、S-d和S-e已完成分子定位,这些基因座的基因模式为"单基因座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培育"粳型亲籼系"来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设想,利用特异亲和基因人为创建了"粳型亲籼系"的水稻新种质,并建立了粳型亲籼系分子育种的技术体系。利用粳型亲籼系克服了水稻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不育性,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三元 张俊国 严永峰 杨春刚 孙强 宋广树 陈莫军
总结吉林省超级稻育种3个发展阶段,即高产育种目标及技术的困惑——超级稻研究起步阶段、超级稻育种研究阶段、超级稻品种普及与育种技术发展阶段的研究进展、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教训。在杨守仁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理论指导下,以株型改良为契入点,提出吉林省优质超级稻育种目标,旨在为吉林省超级稻突破12000kg·hm-2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
超级稻 育种 株型 目标 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