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0)
2023(11595)
2022(9754)
2021(8994)
2020(7730)
2019(18091)
2018(17698)
2017(34042)
2016(18327)
2015(21195)
2014(21304)
2013(21687)
2012(20709)
2011(19041)
2010(19184)
2009(18301)
2008(18088)
2007(16164)
2006(14421)
2005(13241)
作者
(55968)
(47159)
(47041)
(45069)
(29991)
(22533)
(21581)
(18521)
(17746)
(16666)
(16434)
(15662)
(15251)
(15092)
(15036)
(14621)
(13907)
(13863)
(13558)
(13556)
(11901)
(11626)
(11416)
(10803)
(10761)
(10559)
(10272)
(10159)
(9580)
(9376)
学科
(103319)
经济(103240)
管理(51873)
(47405)
方法(42243)
数学(37889)
数学方法(37644)
(36833)
企业(36833)
中国(25664)
(22609)
地方(21643)
(20262)
(19706)
(18152)
贸易(18143)
业经(17827)
(17602)
(15857)
农业(15379)
(14460)
环境(14186)
地方经济(14116)
(13442)
金融(13440)
(13120)
银行(13090)
(12585)
(12018)
(11511)
机构
大学(286418)
学院(282098)
(134212)
经济(131815)
管理(105509)
研究(104958)
理学(90430)
理学院(89346)
管理学(87921)
管理学院(87392)
中国(80463)
科学(61876)
(61063)
(58101)
(54557)
研究所(49565)
(47537)
财经(46704)
中心(46267)
经济学(43799)
(42474)
(41366)
业大(39772)
经济学院(39398)
北京(39389)
农业(37417)
(36772)
(36223)
师范(35924)
财经大学(34529)
基金
项目(181819)
科学(143219)
基金(135018)
研究(130267)
(118543)
国家(117656)
科学基金(99437)
社会(86451)
社会科(82118)
社会科学(82095)
基金项目(70469)
(67163)
自然(62524)
自然科(61000)
自然科学(60978)
自然科学基金(59939)
教育(58514)
(57373)
资助(56957)
编号(50138)
(42256)
成果(41366)
重点(41243)
(40447)
国家社会(37502)
(36476)
教育部(36186)
中国(35045)
科研(34917)
课题(34568)
期刊
(149984)
经济(149984)
研究(87187)
中国(54507)
学报(45300)
(44575)
(42429)
科学(41678)
管理(38411)
大学(33337)
学学(31257)
农业(28771)
经济研究(25928)
(25438)
金融(25438)
财经(24601)
技术(22968)
教育(21494)
(21336)
业经(20622)
问题(20162)
(18247)
世界(16502)
技术经济(16433)
(16431)
统计(16120)
国际(16044)
资源(14101)
(13937)
图书(13422)
共检索到431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亚菲  
随着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进入快速转型期,各省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必然会对自然资源产生更大的需求、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因此,对各地区经济系统的资源投入与消耗进行分析,对认清各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现状、调整可持续发展政策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物质流核算框架下的物质投入核算方法,选取1990年-2008年数据,利用面板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省级层面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化石能源消耗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矿物质消耗与人均GDP之间短期无因果关系;生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辉  
如何处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中国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对三者彼此间因果关系的不同理解,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文章选取中国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以碳排放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出口额为研究对象,借助STATA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经济决定环境的角度看,人均经济增长和出口增加碳排放水平,而能源强度则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从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角度看,人均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和出口在长期发展的趋势下都会对碳排放水平的减少具有正面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素英  
协调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了安徽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计算1990~2004年安徽省各项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了GDP与各种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水域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属于能源、资源消耗型,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58%的生态足迹,且分别需要增加0.10%的能源足迹和0.32%的水域足迹。据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丹竹  贾冯睿  岳强  刘广鑫  王鹤鸣  
基于IGT方程分析了1995—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总量、铜、铝、锌、铅、镍及锡资源消耗的宏观规律,计算了有色金属总量及各金属的年脱钩指数和五年平均脱钩指数,分析了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有色金属总量、铜、铝资源消耗整体上呈拟指数递增函数增长,锌和镍资源消耗近似呈线性等速增长,铅和镍资源则出现明显拐点,呈先加速增长后减量降低的发展规律;有色金属资源总量消耗在"九五"及"十五"期间未实现脱钩,而在"十一五"至"十二五"后期实现了相对脱钩,其平均脱钩指数分别为-0.33、-0.27、0.58及0.59;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下,实现有色金属资源的脱钩发展,应对资源消耗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并着力提高有色金属的资源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丹竹  贾冯睿  岳强  刘广鑫  王鹤鸣  
基于IGT方程分析了1995—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总量、铜、铝、锌、铅、镍及锡资源消耗的宏观规律,计算了有色金属总量及各金属的年脱钩指数和五年平均脱钩指数,分析了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有色金属总量、铜、铝资源消耗整体上呈拟指数递增函数增长,锌和镍资源消耗近似呈线性等速增长,铅和镍资源则出现明显拐点,呈先加速增长后减量降低的发展规律;有色金属资源总量消耗在"九五"及"十五"期间未实现脱钩,而在"十一五"至"十二五"后期实现了相对脱钩,其平均脱钩指数分别为-0.33、-0.27、0.5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鹤鸣  岳强  陆钟武  
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拉动,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总物流分析方法对中国1998年-2008年间的生物质、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国内消耗量指标进行核算,并应用资源脱钩指数(Dr)和脱钩曲线图对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只在2000年实现了资源消耗总量与GDP的绝对脱钩,在2003年和2006年未能实现二者的脱钩,在其他7个年份则实现了二者的相对脱钩;在这四类资源中,生物质资源的脱钩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脱钩指数则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函数的框架内,选取1978-2013年时间序列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变量Johansen-Juselius协整验证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均衡发展的关系。这一结论对于调节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节能降耗、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尧  
文章以IPAT模型和脱钩指数为分析手段,对2010—2016年攀枝花地区层面和2004—2016年国家层面的国内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关联性做了实证分析,以期为中长期内的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海星  
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际数据,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R&D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三种公共投资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并且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也不相同。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效应拉动经济增长,而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研发投资则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外部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三种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驱动机制又有所不同。针对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及政策建议,进而为优化我国公共投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新育  汪辉  
本文运用广义最小平方法和处理面板数据的固定影响模型,利用我国各省市1995-2009年物质消耗指数、人均GDP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跨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的关系。其主要结论如下: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呈现正向关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去物质化。固定资产投资对物质消耗趋势在统计上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固定效应模型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于处理跨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有明显的效果,固定效应模型的省际差异项有效地刻画了物质消耗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省级差异。我国目前仍处于有形资产的积累阶段,为了达到发达国家的固定资产积累水平,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缺少。产业结构的差异会影响物质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京诚  
中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源的消耗,缺乏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瓶颈和环境承载力的双重制约。本文根据生产函数理论,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9个省、市、自治区10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并将能源要素引入生产函数,研究资源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行资源税税制结构下,资源税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正激励作用,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亮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水资源消耗会呈现一定的趋势。本文以上海市为例,运用相关数据,从自来水消耗总量和城市实际用水投入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最后,根据上海市水资源消耗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宝琳  白士杰  郭媛  
文章为了探究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进行研究,侧重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结果表明: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在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并且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军  周晓唯  
能源与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属性,文章基于空间计量模型,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研究背景,以中国30个省域2000~2012年间人口、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量为样本数据,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其空间关联性。结果发现,人口仍然对经济的弹性最大,能源消耗次之,碳排放最小,碳排放具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对经济具有一定的空间滞后性,且表现出的空间关联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流涛  马凯  杨渝红  
采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79—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聚集效应、投资效应与耕地消耗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各变量与耕地消耗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经济规模扩大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增长指标在短期内对耕地消耗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同时经济增长的聚集效应在短期内具有减少耕地消耗的趋势,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在短期内对耕地消耗的作用不明显;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投资效应与耕地消耗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