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5)
2023(6872)
2022(5370)
2021(5162)
2020(4076)
2019(9766)
2018(9382)
2017(17604)
2016(9462)
2015(10962)
2014(10718)
2013(10889)
2012(10145)
2011(9548)
2010(9388)
2009(8780)
2008(8611)
2007(7243)
2006(6599)
2005(5868)
作者
(27719)
(23126)
(23062)
(22073)
(14857)
(11219)
(10535)
(9286)
(8946)
(8181)
(8008)
(7861)
(7489)
(7314)
(7311)
(7126)
(6857)
(6743)
(6652)
(6503)
(5892)
(5507)
(5495)
(5256)
(5235)
(5187)
(5004)
(4884)
(4746)
(4580)
学科
(48564)
经济(48527)
管理(25419)
方法(19989)
(19784)
数学(18508)
数学方法(18372)
中国(18061)
(14836)
企业(14836)
(9887)
(9745)
贸易(9739)
(9548)
地方(9533)
环境(9239)
业经(8491)
(8050)
(7719)
资源(7643)
(7586)
(7462)
(7395)
农业(6572)
城市(6450)
(6159)
(6131)
银行(6128)
(5958)
关系(5876)
机构
大学(143865)
学院(140103)
(67718)
经济(66516)
研究(56914)
管理(53416)
理学(45651)
理学院(45068)
管理学(44538)
管理学院(44266)
中国(43575)
科学(33093)
(32743)
(28411)
(27121)
研究所(26154)
中心(24261)
经济学(22472)
财经(22361)
北京(21335)
(20859)
(20827)
(20708)
经济学院(20232)
(19197)
师范(19083)
(18527)
业大(18378)
科学院(18182)
财经大学(16787)
基金
项目(97452)
科学(77872)
基金(73389)
研究(70084)
(64971)
国家(64558)
科学基金(54837)
社会(48189)
社会科(45938)
社会科学(45921)
基金项目(38226)
(33830)
自然(33794)
自然科(32925)
自然科学(32910)
自然科学基金(32306)
教育(30539)
资助(30381)
(30188)
编号(25577)
(23228)
重点(22295)
(21993)
国家社会(21873)
中国(21674)
成果(20575)
教育部(19741)
(19320)
创新(18391)
人文(18334)
期刊
(70357)
经济(70357)
研究(44999)
中国(28629)
科学(21019)
学报(20480)
(18610)
管理(18561)
(17424)
大学(15204)
学学(14038)
农业(12645)
经济研究(12453)
财经(11260)
问题(11209)
(10784)
金融(10784)
技术(10720)
教育(10636)
资源(10440)
(9941)
(9477)
世界(9151)
(8502)
业经(8483)
国际(8343)
技术经济(7588)
统计(7574)
(7389)
图书(7235)
共检索到210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论文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中各方面变化的分析总结,提出以基础、经济、社会、生态4个要素为框架建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并根据2005—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测量各个资源枯竭城市在自身转型和区域发展地位提升两方面的发展状态。之后对城市的转型效果进行分类分析,发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总体态势较好,但城市转型效果在空间上以及不同类别城市间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城市没有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转型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伟  
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选取9个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对比分析2005~2008年和2008~2011年两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情况,得出:(1)9个城市整体转型效果较好,但分化明显。(2)9个城市产业结构优势消失,竞争优势明显。(3)9个城市第一产业普遍持续劣势,第二产业分化明显,第三产业转型明显并成为优势产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连荣  葛建平  
本文在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现实障碍的基础上,运用豪利特(M.Howlett)和拉米什(M.Ramesh)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系统研究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政策工具的运用状况。研究发现,政策工具运用在纵向上逐渐完善和丰富,但对于转型问题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政策工具的运用呈现强制性工具占主导地位、混合性工具为辅、以信息传播和补贴为主、自愿性工具种类单一且力量薄弱等特点。针对现有政策工具选择和运用的不足,本研究从强制性、混合性和自愿性政策工具角度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靖  张文忠  
当前中国多数资源型城市进入资源枯竭阶段后陷入了发展困境。产业功能严重失衡是造成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据经济基础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借鉴城市功能研究方法,以国家发改委确定的24个地级资源枯竭城市为案例,对中国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功能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1997年以来样本城市产业功能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显示: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功能较多体现在其基本功能方面(采矿业及相关行业),但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以及大多服务业功能上存在缺陷;约半数资源枯竭城市优势产业功能已经由采矿业转向了制造业,但各城市间存在差异;依据产业功能特征,将24个案例城市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探讨其1997-2011年间的产业功能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要武  
《改革》2009年第1期发表了于立、于左的文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针对该文观点,《改革》编辑部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WTO事务中心的专家学者的争鸣文章,现予编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李倩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当前中国国家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近5年国家针对资源枯竭城市大规模援助的发展形势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如何?本文试图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构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测度体系,测算2006-2010年各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并分析各城市转型成效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通过从产业、民生、生态环境3个维度综合评估城市转型过程和转型后达到的状态等指标,可以将城市转型发展的成绩与其由于周边区域发展所取得的共同成绩分离出来,较为有效的测度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中部城市转型成效相对较好,而东北地区城市转型相对较差;石油类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冷艳菊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我国的重大课题。在发展过程中,该类城市普遍陷入经济发展缓慢、居民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本文以文化分析为视角,从城市精神、制度、价值观等文化层面分析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困境的文化原因,提出以提升城市文化力为宗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平  
黄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矿冶之火,铸就了黄石"青铜古都"的辉煌。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黄石市面临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资源型城市经济"怕冷不怕热"的共性使该市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自2009年黄石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际,发挥金融对产业转型的引导作用,以金融改革与创新为动力,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基础设施、替代产业、生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资金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春丽  洪诗佳  
文章以政策实施产生的效果为导向,基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四个维度,重新构建了转型政策绩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以黄石市为例,对其转型政策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证明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以期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黄伟  巫卫专  
2013年11月,国务院适时出台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指出要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力争到2020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转型任务基本完成。本文选取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的1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比较转型前后相关数据入手,构建经济金融转型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对14个城市转型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在梳理总结国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国该类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凌  王志章  
1引言资源枯竭型城市(resource-exhausted city)是指自然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的衰退或枯竭阶段的城市。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⑤。毋庸置疑,诸如大庆、鞍山等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选择资源城市发展道路大多是因为国家制度的安排,城市在经济发展中过分依赖资源开发,遵从计划指令,资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庞娟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实现产业转型,逐步脱离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路,但产业在转型中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规避产业转型的风险,可通过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产业优势,改变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向具有特色功能的或综合性的城市演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鹏飞  代合治  谈建生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造成资源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选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由此提出转型方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典型案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浩  陈平  罗艳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1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城市转型成效进行分类,发现各市之间整体转型成效差异较大,其中生产要素和科技水平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效的影响最大。从单个主因子得分来看,多个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各自的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创琳  
1.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再工业化。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路径依赖病",借鉴大庆、焦作、新余等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经验,大力发展接替产业,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由资源主导型转为市场主导型,由资源密集型、增量型、封闭型和低水平小规模的投入漏出型结构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质量型、开放型和投入产出型结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综合发展之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产业转型过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