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9)
2023(7053)
2022(5902)
2021(5847)
2020(4772)
2019(11243)
2018(11152)
2017(20914)
2016(11130)
2015(12869)
2014(12414)
2013(12445)
2012(11746)
2011(10904)
2010(10596)
2009(9693)
2008(9578)
2007(8149)
2006(7338)
2005(6597)
作者
(30019)
(25069)
(25050)
(23725)
(16108)
(12096)
(11370)
(9738)
(9729)
(8851)
(8648)
(8537)
(8144)
(8042)
(7880)
(7678)
(7452)
(7276)
(7125)
(7071)
(6385)
(6004)
(5903)
(5667)
(5617)
(5613)
(5533)
(5358)
(4961)
(4940)
学科
(48600)
经济(48559)
管理(31397)
(27523)
(21229)
企业(21229)
方法(18949)
数学(16866)
数学方法(16751)
中国(16417)
(13907)
(11734)
贸易(11725)
(11497)
地方(10698)
业经(9800)
农业(9376)
(8870)
环境(8598)
(8451)
(8229)
(7694)
资源(7624)
(7614)
(7577)
(7191)
(7165)
银行(7164)
(6973)
关系(6821)
机构
大学(157552)
学院(155932)
(72134)
经济(70867)
管理(59937)
研究(59327)
理学(51033)
理学院(50394)
管理学(49816)
管理学院(49481)
中国(47296)
(35438)
科学(33567)
(29528)
(28844)
研究所(26426)
中心(26344)
财经(24066)
北京(22966)
经济学(22761)
(22153)
(22080)
(22030)
师范(21910)
(21901)
(21497)
经济学院(20431)
业大(19057)
科学院(18686)
师范大学(17980)
基金
项目(104186)
科学(83114)
研究(79124)
基金(77621)
(67551)
国家(67050)
科学基金(57123)
社会(52130)
社会科(49507)
社会科学(49496)
基金项目(40650)
(37052)
教育(35261)
自然(35112)
自然科(34159)
自然科学(34149)
自然科学基金(33572)
(32339)
资助(31809)
编号(31657)
成果(25845)
(24707)
(23747)
重点(23495)
中国(22720)
国家社会(22681)
课题(21735)
教育部(21371)
(21170)
人文(20282)
期刊
(79912)
经济(79912)
研究(48655)
中国(33185)
管理(22874)
科学(21987)
(21211)
(20158)
学报(20121)
教育(15586)
大学(15235)
农业(14551)
学学(13740)
(13327)
金融(13327)
经济研究(13145)
技术(12825)
财经(11902)
业经(11573)
(11252)
问题(11202)
资源(11142)
(10473)
世界(10469)
图书(10201)
国际(10140)
(9642)
(7706)
论坛(7706)
现代(7537)
共检索到240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礼茂  
随着中国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大 ,石油供应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石油危机的打击后 ,建立了较为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有效地防范了石油供应中断和价格的剧烈波动。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大国之一 ,石油安全问题成为我国 2 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 ,文中提出 7个方面的战略对策 :( 1 )尽快建立国家资源储备机构 ,完善中国的资源储备体系。 ( 2 )积极开展资源外交 ,为中国利用国外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保障国家的资源安全服务。 ( 3)与周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贸易伙伴关系。 ( 4 )积极扶持中国大型资源跨国公司的发展 ,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凌云  
历史已经证明,石油工业是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自1930年世界石油产量不足30亿桶到目前约500亿桶,从能源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发展变化中,我们会发现石油工业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随着市场需求增长、新技术出现与地缘政治事件等正一起改变着石油工业的作用与地位,石油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娟  杨中强  
随着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凸显,我们不仅应大力开展能源外交,拓展海外供应基地,强化海权,构筑油道,加强国际合作,而且还要开源节流、结构多元,并以石油战略储备为中心,以“石油金融”为载体,以“风险采购”为切入点,构筑应付油价暴涨和短期供应中断的风险屏障体系,做到两翼并举。同时应把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氢经济作为战略中心付诸实施,即要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石油安全战略,走上和平发展的能源之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政泉  胡志荣  
随着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石油安全问题在中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对外石油进口主要集中于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且受到西方国家的战略围堵,中国石油进口路线高度集中并依赖于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路线单一。为此,中国应从推进石油进口地多样化、协调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利益关系、推进战略性跨国石油通道建设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等方面着手,破解中国对外石油安全困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军  成金华  吴巧生  
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国家石油安全,本文试图对中国的石油安全状况进行系统评价,为国家的石油生产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文章从石油供给稳定和使用安全两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国石油安全战略评价模型,并对1990-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石油安全水平呈现波动性缓慢上升的趋势。这归因于石油生产效应、石油经济效应和能源技术效应的共同作用,以及其所产生的中国石油供给稳定水平的平稳提高。同时,以GDP节能所主导的环境保护效应的波动性缓慢增强,冲击了人文效应在石油使用安全中的稳定性作用,导致了石油使用安全以及中国石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进军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论述了冷战后资源的战略地位。冷战结束以后 ,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国等西方大国都相应提出了新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 ,其中 ,资源战略是其地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相对有限性这一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 ,相反 ,资源短缺性表现得更加突出 ,特别是一些战略性资源对全球和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经济是目前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中国应积极利用世界资源 ,同时 ,要积极维护自身的经济和资源主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中强  
中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缺口日趋增大,石油安全已成为一个现实性问题。供求因素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21世纪,中东石油的储产量仍居世界之冠,战略中心地位将不改变,我国将不得不倚重中东石油,但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应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中东石油战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卫锋  黄运成  刘莹  
目前,中国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是完成工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无疑已成为事关全局的战略资源。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同时,中国石油消费和需求增长强劲,国内石油供给严重短缺,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综观当前石油市场的形势,世界并不缺油。因此,中国石油安全的真正问题并不是供给不足,而是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而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石油与金融的联系日益紧密,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重要基准,金融已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要确保国家的石油安全,中国迫切需要把建立石油金融体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以加强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合理规避石油价格风险,维持中国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庆寺  
石油金融化对中国石油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面临石油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石油金融话语权严重不足、石油美元标价权难以撼动、石油市场金融化亟待提高的根本困境。为此,培育多元化的石油金融参与主体、建立多层次的石油交易市场平台、推进多样化的石油金融支持方式、强化战略性的石油金融风险管理应是中国石油安全金融化的战略选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贺灿飞  朱彦刚  
资源密集型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由于其资源依赖度高、市场内向化、产业联系强、规模效应显著,大多分布在重工业基础较好的中西部地区。随着交通替代作用的加强和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提升,开始出现沿海化趋势。论文通过对1980—2007年典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分析,发现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自改革开放产业政策调整后呈现地理分散趋势,但"历史基础和路径依赖"显著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分布。基于2000和2005年地级市单元的产业数据,采用Tob it模型分析,发现资源禀赋、历史基础、交通通达性、市场规模等对资源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显著,而开发区、沿海和开放政策等对其影响并不显著,说明通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艳丽  
在多边贸易体系不断受阻后,美国转向了FTA战略,并以FTA作为政策工具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由于美国的石油储备有限,而且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安全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美国政府通过与主要石油供应国签署FTA或者BITs和TIFAs的形式,来达到或促进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目的。此外,美国通过与主要石油运输通道国家签署FTA,用其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作吸引,从而获得能源运输的安全。本文试图从美国石油安全和FTA战略实施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为我国制定FTA战略和能源安全战略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德敏  谢斐  
本文从经济角度出发,对研究资源安全的相关学科进行了综合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资源安全的内涵,然后通过系统探讨资源的使用实物量失衡、交换价值量失衡和使用性成本、交换性成本,揭示了资源安全的特征,进而对资源安全的本质属性进行了表征,指出了资源安全问题的出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礼茂,郎一环  
资源安全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 ,但其核心内容包括 3个方面 :一是资源的数量 ,二是供应的稳定性 ,三是价格的合理性。国内有关资源安全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 :一是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方面来进行研究 ;二是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研究 ,把资源安全作为经济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是从资源环境领域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石油和粮食保障问题。到目前为止 ,评估资源安全的综合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主要指标散见于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等专门领域。本文最后就目前在资源安全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1 )不要过分夸大资源的不安全 ,在一般情况下 ,利用国外资源的效益远远高于它所带来的风险 ;(2 )自给自足减少了短期风险 ,却影响长远的资源安全 ;(3)开放、多元的系统更加稳定、安全 ;(4)效益和安全兼顾 ,效益优先 ;(5)进口资源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体现 ,不是对世界资源市场的威胁 ;(6)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相互交织 ,非传统安全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传统安全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敖宏  邓超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势不可挡。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根据国内外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非常必要。本文以我国资源型企业中的骨干企业——中国铝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该公司不断完善其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具体提出了从加快全球化经营、有效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进一步推进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两个方面来完善该公司的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