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7)
2023(7736)
2022(6482)
2021(6223)
2020(5318)
2019(12429)
2018(12265)
2017(22683)
2016(12425)
2015(14392)
2014(14266)
2013(14306)
2012(13465)
2011(12569)
2010(12873)
2009(12159)
2008(12044)
2007(10404)
2006(9533)
2005(8769)
作者
(36936)
(30841)
(30707)
(29493)
(19957)
(14806)
(14037)
(12138)
(11932)
(10925)
(10704)
(10565)
(10199)
(9879)
(9857)
(9669)
(9185)
(9144)
(8860)
(8635)
(7905)
(7593)
(7416)
(7041)
(6987)
(6957)
(6795)
(6604)
(6363)
(6183)
学科
(62409)
经济(62349)
管理(34633)
方法(30187)
(27917)
数学(27682)
数学方法(27173)
(21957)
企业(21957)
中国(20929)
(12505)
(12008)
(11429)
贸易(11419)
(11170)
地方(10903)
(10523)
(10338)
环境(9947)
业经(9464)
(8916)
(8734)
银行(8727)
(8723)
(8463)
理论(8270)
农业(8139)
(8020)
金融(8020)
资源(8009)
机构
大学(189785)
学院(184261)
(83908)
经济(82243)
管理(70596)
研究(69939)
理学(60194)
理学院(59457)
管理学(58123)
管理学院(57767)
中国(55288)
(42691)
科学(41450)
(35971)
(35214)
研究所(32067)
中心(31574)
财经(29047)
北京(27922)
经济学(27377)
(27332)
(26886)
(26616)
(25202)
(24834)
师范(24658)
业大(24576)
经济学院(24563)
财经大学(21725)
(21494)
基金
项目(123161)
科学(98666)
基金(93674)
研究(86825)
(82743)
国家(82200)
科学基金(70545)
社会(58279)
社会科(55559)
社会科学(55546)
基金项目(47519)
自然(45711)
自然科(44676)
自然科学(44666)
自然科学基金(43839)
(43126)
资助(41045)
教育(39753)
(38445)
编号(32198)
(28835)
重点(27868)
成果(26856)
(26029)
国家社会(26016)
中国(25052)
教育部(24755)
(24111)
科研(23309)
人文(22958)
期刊
(88240)
经济(88240)
研究(59245)
中国(38665)
学报(28079)
科学(27300)
管理(26690)
(25253)
(23439)
大学(21051)
学学(19319)
教育(17750)
(16741)
金融(16741)
农业(16081)
技术(15863)
经济研究(15068)
财经(14692)
统计(13789)
问题(13607)
(12819)
(11774)
(11402)
图书(11381)
资源(11166)
决策(10900)
业经(10525)
世界(10394)
技术经济(10391)
国际(10025)
共检索到285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云刚  
对于资源型城市范畴的界定,目前有多种方法,其主流是采用职能界定。职能方法虽然易于定量化却并不适合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实情。文章在吸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发生学分类的角度,对资源型城市的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其分布状况和总体特征作了分析:界定资源型城市(县级以上)共5种类型63个,其中煤炭型城市最多,约占总数的3/5。这些城市分布于全国21个省区,特别是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安徽6省最为集中。地级资源型城市数量约占全国地级城市数的19%,市区人口约占全国地级城市人口的12.4%,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地级城市的10.4%。资源型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但它是中国城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一个侧面丰富了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认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常恒  
基于资源型城市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卫星灯光数据考察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个生产要素的流动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的要素流动存在一个悖论,即就资源型城市平均而言,人口流动越活跃,其经济绩效相对越低;货物流动越活跃,其经济绩效越高。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是:人口流动越活跃的资源型城市其本身的产业结构不均衡,阻碍了经济发展;货物流动越活跃意味着经济发展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和交换越流畅,因而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并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会军  关继荣  
为进一步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律,深化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考,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司组织由部分省、市发展改革委和研究机构参加的代表团,赴英国、法国、德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专题实地考察研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元晨  邱德荣  
资源型城市一般面临资源成本快速上升、产业刚性的双重约束,如何充分利用全球价值网络以寻找合适路径具有突出的民生意义。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思路,从双重动态价值网络理论框架出发,基于市场潜力、城市发展能力变量进行资源型城市二维分类,并在动态价值网络变量基础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于商贸型城市,资源型城市主要采取间接方式融入价值网络,采用供应商驱动发展形式,流动要素禀赋存在结构性矛盾;市场需求驱动力发挥关键作用,传统的资源投入、城市能力的边际影响具有相互替代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定位—价值发现—价值管理和创新"的资源型城市政策设计逻辑,路径调整重点是构建资源型城市市场经济循环体系,并进行城市分类管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富元斋  
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在考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从政府低碳引导、企业低碳运营、市场低碳运作、社会低碳布局、公众低碳行为等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启示及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博  张文忠  余建辉  
论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多数资源型城市处于非效率状态,不同类别城市间效率差异明显,并且这种差异并未随时间明显改善;第二,按区域分组,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中部区域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第三,按规划综合分类分组,各群组内部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成熟型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第四,按资源类型分组,各群组内部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煤炭类组内差异与综合类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最为重要的前两位因素。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童  
中国资源型城市在长期发展中,不仅攫取自然资源,也粗放地利用着有限的土地资源。在21世纪全球城市面临城市蔓延挑战的背景下,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形态及变化也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本文基于1996年至2006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形态加以测度。分析发现,无论是从建成区的扩张、城市人口密度的下降还是城市足迹的下降等指标测度,中国资源型城市都存在着向不良城市形态的发展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城市蔓延的现象;并且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建成区扩张更快、城市人口密度下降也更迅速。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出发,为中国城市向着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形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锁成  李泽红  李斌  薛梅  
资源型城市经济性转型正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①城市产业结构属于资源型、粗放型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②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巨大;③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严重;④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成功转型需要战略创新,具体战略包括:发展目标创新——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效益目标;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转变传统增长方式;资源替代与产业替代战略;科技创新战略——依靠高新技术的后发优势战略;生态城市战略;机制体制创新战略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建英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对未来资源型城市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借助CiteSpace软件,在运用共词分析等计量方法对CNKI资源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现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热点集中在社会问题、结构失衡、限制性因素与政府治理四方面,集中反映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不同时期的经济现象与政策导向。在研究趋势方面,领域细分化、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与综合效率的协调平衡、自然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的综合研究视角更加丰富多样的趋向或将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内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春生  莫秀蓉  
资源型城市与其他类型城市间的经济差距是中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十三五"时期"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目标需要攻坚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经济收敛的角度对1999-2013年间69个资源型城市与135个其他城市的经济差距进行了考察,发现资源型城市收敛更快,二者差距正在缩小。进一步地,对资源型城市经济收敛的结构分解表明,资源型城市间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主要表现为:(1)西部资源型城市和衰退型资源城市整体经济的收敛速度更快;(2)成长型资源城市除二产外,其他产业未收敛;(3)成熟型资源城市的二产收敛速度较低;(4)不含东北三省数据,东部资源型城市经济收敛速度依然最高;(5)近年来,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旺  申玉铭  曾春水  
促进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大发展是实现其产业转型的重要领域。以我国49座地市级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成东、中、西和东北4大板块,煤炭、有色冶金、黑色冶金、石油、森工和其他城市6种类型,特大、大和中小城市3个规模;采用服务业增加值、就业人数、分行业增加值和单位从业人员等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其服务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特征;随后剖析了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根据"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指导思想,按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提出了加快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威  王晓楠  刘艳军  
资源型城市区位偏远被认为是制约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区位条件是否得到改善?以国务院确定的126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以资源型城市所在省的省会城市和与资源型城市联系紧密的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区域中心城市为参照对象,利用时间距离的计算方法,对高速铁路(D车、G车)对资源型城市区位的影响进行分类型和分地区的评价。研究表明:(1)总体上看,高速铁路恶化了资源型城市的区位。相对于D车,G车的影响更显著;(2)D车和G车对资源型城市区位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D车和G车在空间布局上具有重叠性;(3)分资源类型看,成熟型资源型城市既是区位改善最明显的城市,也是区位恶化最明显的城市;(4)分地区看,中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区位改善最明显,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区位恶化最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家明  张云菲  杜雪怡  林承耀  
以我国126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改进带有调整系数的综合指数模型来测算其在2004—2019年的环境规制强度,据此划分环境规制梯度标准并进行初步统计。随后从时间、空间、类型三个方面深度剖析环境规制强度的多重异质性,探讨中国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现状,为同领域专家学者对环境规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04—2019年间,我国126个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整体呈上升态势;从地区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省份来看前三名依次为安徽、福建、甘肃;从类型异质性来看,衰退型>成熟型>再生型>成长型。在结果讨论过程中深度剖析多重异质性的诱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规制与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张骞   李晶   殷守强   苏怡婷  
为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异质性,文章使用2004—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采用马尔科夫链、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时序数据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GDP的空间格局特征、时序演变、空间集聚和时序轨迹类型特征。结果显示:(1)中国资源型城市GDP整体呈现“东部和中部高、西部和东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高水平和低水平之间相对差异呈缩减趋势。(2)GDP的时序演变呈现向中等和中低水平类型转移的趋同趋势,空间上GDP发展水平表现出集聚特点,热点区一直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冷点区由西部向东北地区转移。(3)通过资源型城市GDP时序轨迹聚类发现,“稳定上升且增长率高”的类型主要位于我国东中部地区,“稳定上升但增长率低”或波动增长的类型在西部地区比较普遍,“上升—下降—平稳”的类型主要在东北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