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9)
2023(10622)
2022(8804)
2021(8172)
2020(6665)
2019(15544)
2018(14771)
2017(27548)
2016(14684)
2015(16402)
2014(15677)
2013(15907)
2012(14844)
2011(13826)
2010(13511)
2009(12559)
2008(12310)
2007(10664)
2006(9683)
2005(9191)
作者
(43182)
(36164)
(35909)
(34457)
(23089)
(17270)
(16316)
(14148)
(13918)
(12775)
(12752)
(12100)
(11738)
(11728)
(11542)
(11465)
(10782)
(10535)
(10496)
(10151)
(8993)
(8973)
(8910)
(8401)
(8310)
(8020)
(7980)
(7640)
(7425)
(7226)
学科
(67261)
经济(67194)
管理(38308)
(36064)
方法(29469)
(28909)
企业(28909)
数学(26033)
数学方法(25735)
中国(21861)
(16940)
(15934)
(14078)
(13800)
贸易(13790)
(13495)
业经(13391)
(12614)
(11542)
金融(11541)
农业(11296)
(11061)
银行(11028)
(10700)
地方(10514)
环境(9468)
理论(9342)
关系(9042)
(9040)
(8962)
机构
大学(216886)
学院(210400)
(97459)
经济(95911)
研究(83975)
管理(76256)
理学(65538)
理学院(64778)
中国(64444)
管理学(63612)
管理学院(63244)
科学(49343)
(47671)
(44022)
(43256)
研究所(39521)
(38225)
中心(35905)
财经(34834)
经济学(32319)
(32168)
北京(31033)
业大(30901)
(30372)
农业(30269)
(30123)
经济学院(29016)
(27525)
师范(27163)
财经大学(26343)
基金
项目(142970)
科学(113313)
基金(107651)
研究(101189)
(96742)
国家(96058)
科学基金(80432)
社会(67870)
社会科(64485)
社会科学(64468)
基金项目(55120)
(51328)
自然(51084)
自然科(49934)
自然科学(49918)
自然科学基金(49075)
教育(46230)
(45680)
资助(45259)
编号(36979)
(33619)
重点(33377)
(31255)
成果(30882)
国家社会(30246)
(29737)
中国(29242)
教育部(28824)
创新(27935)
科研(27817)
期刊
(104450)
经济(104450)
研究(68425)
中国(46405)
学报(38444)
科学(34808)
(34575)
(32364)
管理(30756)
大学(29251)
学学(27242)
农业(23884)
教育(22118)
(20840)
金融(20840)
经济研究(19293)
财经(18260)
技术(16725)
(15965)
(14263)
(14067)
业经(13735)
问题(13734)
世界(12920)
国际(12802)
统计(11035)
技术经济(10498)
(10177)
(9490)
图书(9479)
共检索到328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李清彬  
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的相关研究在检验方法、变量核算、数据统计口径、原因和源泉解释上存在诸多争议,通过详细梳理相关文献,按照检验结果、对结果的解释和改善路径的逻辑结构对现有研究做了细致的总结:从初期研究的动态无效率到后来的动态有效,从核算方法的单一到多管齐下,从粗略引用与西方相同的统计口径到认真考虑中国统计账户的具体特点,从无效率的原因解释到有效率的源泉探索以及得到的相关认识。最后给出了总结性评述和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文兴  陈雅男  
本文发展了一个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发现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关系非常不同于长期关系。相对于其他消费理论分析框架而言,该模型具有明显包容性,并与Granger-Engle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成功实现了“对接”。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永久性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随机游走假说,以及曼昆的λ假说等消费理论或假说,也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解释,或者说上述理论流派或假说都属于特例。实证分析结论不但支持该理论框架,而且比较恰当地刻画出了我国转型经济中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变迁的影响。将消费看成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来源,是解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非稳定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框架下也很容易认识到,从长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一鑫  吕有金  姜青克  
本文利用传统方法和AMSZ准则对中国经济动态效率进行检验后发现,九十年代末至今的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迁。基于地方土地财政的视角,从理论解释了资本动态无效的一个来源是地方政府垄断土地资源背景下的投资冲动引致的无效资本的过度堆积,实证结果发现土地财政收入与资本无效积累程度呈现"U"型的关系,同时地方财政缺口加大了地方政府运用土地收入进行投资的依赖:财政缺口每增大1%,那么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对资本过度积累程度的影响就会上升2%。而金融发展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融资约束,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从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两个方面可以改善当前状况,平抑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致的投资过度,提高地方政府更有效率地进行投资,继而提高整个经济的动态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延  
中国是否存在资本过度积累导致动态无效率现象,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发现:资本过度积累现象源于有限期界的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两期寿命的假定,导致实际利率的变化缺少了约束,可能会低于持平投资的增长率。说明资本过度积累现象无需资本动态学方程的特例,资本的过度积累来源于戴蒙德模型两期交叠的期限结构。在实证检验方面,通过对1994~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按照美国经济学家Abel、Mankiw、Summers和Zeckhauser(1989)的衡量方法,简称AMSZ准则,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不存在资本过度积累导致的动态无效率现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静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但是剩余价值是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途径曾经在理论界产生过激烈的争论。本文试图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在总结经济理论关于资本积累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分析中国资本积累方式和资本积累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就业形势,探讨不同的资本积累方式和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提出适合国情的资本积累方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大卫·科茨  张开  顾梦佳  崔晓雪  李英东  
译文选自科茨1987年发表在《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上的《长波和积累的社会结构:一个评论与再解释》,该文于1994年收入科茨、麦克唐纳、里奇共同主编的《积累的社会结构:增长和危机的政治经济学》论文集。科茨在1994年的论文集中,对1987年原文进行了题目改动和部分删减。变化如下:(1)把文章题目改为《解释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2)删减了"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这一部分内容;(3)1987年科茨一贯用的是"长波"概念,而1994年论文集中,科茨引入了"长期波动"概念。对此,科茨作了简要说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简泽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RBC model,the effects on economic fluctuation of technology shocks is measured through a SVAR.Some facts are disclosed that technology shocks induce the fluctuations of actual GDP,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but the most of fluctuations of GDP and investment can not be explained by thi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永忠  
本文以资本外溢AK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对金融发展、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作了一个文献综述。理论研究表明: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转化为资本比率、改善投资配置效率和改变储蓄率等途径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并形成金融发达、经济高增长和金融欠发达、经济低增长的双重均衡。经验分析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证实了金融发展与内生增长理论的预测。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高质适量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高效的资本运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持续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资本积累 ,促进资本的运用 ,这就是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本文首先对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然后转入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形式及途径的考察 ,最后对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郭庆旺  贾俊雪  
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投入型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率低,是低效的。为研究这个结论是否成立,本文构建一个区分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提出判断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三个基本命题。结合这三个命题,本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中过去和目前都存在着明显的体现在设备资本中的技术进步,1990—2005年间该形式的技术进步率至少在5.1%—6.0%以上,并且中西部地区这种技术进步并不必然低于东部地区。这充分说明,物质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高投入式增长并非一定是低效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盈华  杜跃平  
一直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对社会保障的研究着眼于社会保障与储蓄率的关系,而人力资本理论为社会保障的研究拓宽了范围,将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联系起来。本文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分三个方面综述了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数量、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质量、社会保障管理与人力资本。基本结论主要有:无积累的现收现付制降低生育率和劳动力流动率,但促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在职培训,从而提高经济中的人力资本水平;社会保障的管理重心应从财务收支平衡转向就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发挥社会保障从源头规避社会风险的功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月玲  林锋  陈宝国  
针对我国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的客观现实,基于适宜性技术选择理论,本文利用199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异质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从供给侧视角探讨并解读三大区域资本积累动态效率差异及其成因。结果显示:尽管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变化轨迹显著不同,但前沿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结构适配是资本积累动态效率的源泉。其中,东部因"适用技术"选择惰性致使前沿技术变迁滞后于要素禀赋结构演化而历经资本积累由动态无效到有效的过程;中部虽然选择了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相对匹配的适宜技术且资本积累始终处于动态有效区间,却受制于高质要素供给上的"天花板效应"约束、各级人力资本技术吸收能力尚未达到溢出门槛,致使资本边际生产率持续下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鸣雷  欧阳令南  
本文从实证检验和理论诠释两个部分对有关“指数效应”的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讨论实证研究相对较多的S&P50 0的“指数效应”并涉及其他市场指数 ,随后从指数调整的周期、股票价格反应的持续性以及国际性证券投资等三个方面对“指数效应”的实证文献进行了论述 ,最后探讨了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对“指数效应”开展研究的方向和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文章采用增长核算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1995年前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及其增长差异对地区差异的解释力。结果表明,尽管物质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是造成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它对产出增长差异的贡献份额也不断提高,而物质资本积累对产出增长差异的贡献份额趋于下降。因此,提高落后地区的生产率是缩小地区差异的关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元春  
根据贝克尔的企业人力资本理论 ,企业缺乏动力对职工进行一般培训 ,以增进企业人力资本积累。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在“信息不对称”假设下 ,一些学者论证了企业投资于一般培训的可能性 ,并对企业投资于一般培训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