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9)
2023(11641)
2022(9799)
2021(9213)
2020(7741)
2019(17526)
2018(17125)
2017(33207)
2016(18014)
2015(20003)
2014(19929)
2013(19964)
2012(18719)
2011(17075)
2010(17004)
2009(15994)
2008(16081)
2007(14140)
2006(12206)
2005(11423)
作者
(50172)
(42045)
(41870)
(40074)
(27054)
(20154)
(19244)
(16117)
(15866)
(14987)
(14547)
(14135)
(13570)
(13510)
(13489)
(12946)
(12276)
(12203)
(12111)
(11968)
(10597)
(10206)
(10106)
(9554)
(9483)
(9443)
(9366)
(9076)
(8465)
(8275)
学科
(79408)
经济(79283)
管理(56200)
(52705)
(43506)
企业(43506)
方法(37934)
数学(34325)
数学方法(34107)
(24675)
中国(23270)
(20589)
(19145)
(16061)
贸易(16052)
业经(15736)
(15730)
(15454)
金融(15452)
(15369)
银行(15353)
(15184)
财务(15159)
财务管理(15123)
(14707)
企业财务(14585)
(14027)
(13181)
农业(12512)
体制(11867)
机构
大学(265431)
学院(259307)
(120651)
经济(118652)
管理(98569)
研究(91828)
理学(84980)
理学院(84059)
管理学(82975)
管理学院(82457)
中国(73306)
(59837)
(55079)
科学(50194)
财经(47405)
(45348)
(43442)
中心(41230)
研究所(40815)
经济学(40571)
(39652)
(36911)
经济学院(36632)
财经大学(35749)
北京(35135)
业大(34071)
(32790)
(31485)
师范(31181)
农业(31139)
基金
项目(170789)
科学(137271)
基金(130363)
研究(124927)
(113430)
国家(112600)
科学基金(96910)
社会(85333)
社会科(81206)
社会科学(81191)
基金项目(67393)
(61271)
自然(60203)
自然科(58866)
自然科学(58852)
自然科学基金(57929)
教育(57920)
资助(54511)
(53121)
编号(46699)
(41517)
成果(39971)
重点(38458)
国家社会(37719)
(37110)
教育部(36619)
(35676)
(35365)
人文(34549)
(34277)
期刊
(126381)
经济(126381)
研究(82338)
中国(52166)
(47300)
学报(39367)
管理(37945)
科学(36913)
(35985)
大学(31091)
(30323)
金融(30323)
学学(29244)
财经(25455)
农业(24117)
教育(23696)
经济研究(22260)
(21823)
技术(19462)
问题(17246)
业经(16743)
(16728)
世界(14770)
国际(14611)
(13800)
技术经济(12455)
统计(12427)
理论(11786)
(11654)
(11216)
共检索到393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洋  杨海珍  
中国既然选择了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并坚定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为此就不得不选择实行资本控制。而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出现以及近期国际游资的流入,不能不令人对中国资本控制的能力和效果产生怀疑。为了验证中国资本控制是否有效,本文对中国资本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本控制政策在短期内较为有效,而在长期内显得相对较弱。这表明中国的资本控制措施在长期内并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资本的流动,中国需要将原有的资本控制手段进行一定的改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晓林  
资本市场有效性根据价格反映的信息量划分三个层次,以往文献以及文章的大量实证数据也表明中国资本市场虽已达到弱势有效,离强势有效还有距离。基于弱势有效的中国资本市场,技术分析难以获得超额收益。对于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投资策略问题,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将公开信息进行细分研究,探讨如何利用基本面分析跑赢大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嘉  马广奇  
为了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本文选取2013年我国信息技术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两者存在的嵌合关系出发,构建基于三项目标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数,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以及管理层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天舒  马珺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有效地控制企业风险。因此,文章基于ERM框架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011—2017年深沪上市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上市企业的整体内部控制质量较低,尤其是目标设定、控制活动、内部监督和信息与沟通因子表现较为薄弱;通过对比分析深沪两市上市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发现,深交所上市企业表现略好,存在"深强沪弱"的现象。因此,需要更好地制定和完善我国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晓春  
中国资本控制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资本收益率差异、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总的来说,中国资本控制是较为成功的。通过比较经汇率调整后的中国利率与国际利率,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存在共同的趋势走向。在资本流入方面,与我国鼓励国外直接投资的政策相对应,FDI占了资本流入的绝大部分,对外借债和其他资本流入也在政府有效的控制之下。通过构造资本控制变量以及对资本外逃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对资本流出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的结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澄  
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 ,主要通过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 ,来检验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 ,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 ,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达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澄  
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 ,以此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 ,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 ,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达到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思思  宋吟秋  吕萍  王德卿  
本文将利率传导机制细分为两个过程,更加系统地研究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传导情况,这两个过程分别为:(1) SLF作为利率走廊上限向市场利率传导的短端传导渠道;(2)通过中期借贷进一步向债券市场等金融资产传导的中长端传导渠道。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及数值模拟,理论上论证了利率传导的长短端机制的有效性,得到短端传导比中长端传导更加有效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2015—2019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当前经济状况下利率的长短端传导效应,结果显示传导均有效,对于结构性货币工具,SLF、MLF的传导也有效,但PSL存在时滞。因此建议中央银行应当适时疏通利率传导机制,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解保华  高荣兴  马征  
本文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变化行为为研究对象,用单位根、方程比(VR)和序列二阶相关性检验方法(BDS)对其是否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进行检验,从而判断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是否成立。结果发现:虽然两指数行为服从单位根过程,且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序列在同方差情形下基本能够满足序列一阶不相关,但异方差情形下却是序列一阶相关,而BDS检验说明异方差情形普遍存在。结论: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并不成立。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解保华  马征  高荣兴  
本文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变化行为为研究对象,用单位根、方差比(VR)和序列二阶相关性检验方法(BDS)对其是否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进行检验,从而判断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是否成立。结果发现:虽然两指数行为服从单位根过程,且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序列在同方差情形下基本能够满足序列一阶不相关,但异方差情形下却是序列一阶相关,而BDS检验说明异方差情形普遍存在。得到的结论是: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并不成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光国  李冰慧  
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或审计是围绕"有效性"展开的,无论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还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都要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发表审计意见。而一直以来,理论界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是采用"有效性"还是"效率"颇有争议。本文从概念界定、控制内容、评价角度等对两者进行比较,并就我国在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新宪  田利军  
研究内部控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经济后果与技术问题,还可以考察06版审计准则的实施情况。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存在非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事务所在打折执行风险导向审计。培养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内生性需求、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刻不容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艺琼  冯均科  
以我国2010—2016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基于股权激励合约特征视角,探究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高管股权激励能提升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股权激励行权业绩约束越严格、激励有效期越长、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正向影响越明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刁锋  
1994年初我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了持续的、相对大规模的外汇市场干预。七年多来,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通过资产组合渠道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