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7)
- 2023(14268)
- 2022(11904)
- 2021(11039)
- 2020(9399)
- 2019(22147)
- 2018(21891)
- 2017(42093)
- 2016(22933)
- 2015(26735)
- 2014(26759)
- 2013(26575)
- 2012(24521)
- 2011(22346)
- 2010(22631)
- 2009(21350)
- 2008(21278)
- 2007(19173)
- 2006(16837)
- 2005(15570)
- 学科
- 济(103233)
- 经济(103134)
- 管理(61986)
- 业(60740)
- 方法(48568)
- 企(48444)
- 企业(48444)
- 数学(43332)
- 数学方法(42673)
- 中国(30092)
- 农(27494)
- 财(24146)
- 贸(21862)
- 贸易(21847)
- 易(21304)
- 学(21021)
- 业经(20630)
- 制(19486)
- 农业(17675)
- 融(17333)
- 金融(17331)
- 地方(17073)
- 银(16953)
- 银行(16907)
- 行(16212)
- 理论(15871)
- 和(14473)
- 务(14419)
- 财务(14364)
- 财务管理(14326)
- 机构
- 大学(343342)
- 学院(339248)
- 济(147321)
- 经济(144488)
- 管理(126407)
- 研究(122953)
- 理学(108033)
- 理学院(106794)
- 管理学(104696)
- 管理学院(104080)
- 中国(95705)
- 京(74483)
- 科学(74170)
- 财(66367)
- 所(63965)
- 农(60675)
- 研究所(58074)
- 中心(55122)
- 财经(52777)
- 业大(50696)
- 江(50456)
- 经(48080)
- 农业(48046)
- 北京(47985)
- 经济学(46973)
- 院(43687)
- 范(43378)
- 师范(42856)
- 经济学院(42342)
- 州(39853)
- 基金
- 项目(220085)
- 科学(172457)
- 基金(161476)
- 研究(156725)
- 家(142783)
- 国家(141728)
- 科学基金(119690)
- 社会(99749)
- 社会科(94520)
- 社会科学(94490)
- 基金项目(83336)
- 省(82988)
- 自然(77936)
- 自然科(76196)
- 自然科学(76171)
- 自然科学基金(74850)
- 教育(72923)
- 划(71752)
- 资助(69064)
- 编号(62059)
- 成果(51533)
- 重点(50494)
- 部(50004)
- 发(47476)
- 创(44955)
- 课题(43874)
- 科研(42628)
- 教育部(42539)
- 国家社会(42314)
- 创新(42268)
- 期刊
- 济(160968)
- 经济(160968)
- 研究(103452)
- 中国(68902)
- 学报(56693)
- 农(54972)
- 科学(51649)
- 财(51306)
- 管理(47451)
- 大学(42712)
- 学学(40114)
- 农业(37198)
- 教育(35332)
- 融(34665)
- 金融(34665)
- 技术(29835)
- 经济研究(27689)
- 财经(27328)
- 业经(23931)
- 经(23608)
- 问题(21760)
- 业(21574)
- 贸(20741)
- 国际(19721)
- 统计(18697)
- 世界(18044)
- 技术经济(17723)
- 版(16458)
- 策(16304)
- 理论(15432)
共检索到517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长德 储力
本文认为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是特定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的国际化过程 ,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资本市场本身尚未成熟条件下政府主导型的资本市场国际化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必须按照“安全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进行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过程可以分两个阶段加以实施 ,各个阶段的实施内容可以部分重复 ,但必须有所侧重、重点突出。
关键词:
中国 资本市场 国际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秦海
本文是通过国际债务融资、外商直接投资(股权的国际化)和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方面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本文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渐进式的,它构成了中国经济渐进式转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资本市场的渐进式国际化,是从对国际债务的过度依赖,逐渐走向股权资本市场的开放。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承担了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中央银行贴现率(长期资本利率)、要素成本、关税保护水平以及进口水平是股权国际化的主要决定因素。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入转轨的时期,以股权国际化加速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不仅面临股权国际化与产业整合不对称性,而且面临增加宏观调控成本的问题。面对这些因素,本文认为,加速中国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施光耀
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活动,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上市公司完成了从他动、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换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从长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改革而来的,所以,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活动起步较晚。最早的并购重组活动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其主要表现为亏损国企改制民营化、管理层收购,以及后来的外资并购。这些并购活动部分解决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使很多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得到了改善,运营效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跃堂 张莉 赵子夜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否应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学术界争议颇大,监管机构也对此存在分歧。那么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否就能产生会计实务的可比,而背离国际会计准则是否就一定会导致会计实务的不可比呢?文章利用《企业会计制度》出台的改革政策既有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也有背离的情况,运用中国资本市场AB股公司境内外审计利润的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改革政策执行当年并未消除实质性差异,而与国际会计准则背离的改革政策也并未产生实质性差异,由此证实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并不能保证会计实务的可比,考虑经济环境的改革举措并不一定妨碍会计实务的国际化。研究进一步发现审计是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效应的基...
关键词:
会计国际化 境内外审计利润 公允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立夏 张天西
在总结梳理奥尔森模型及后来学者所提出的系列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TSSV-θ),结合作者提出的新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即风险因子调整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RIM-σ2),利用中国市场的数据进行实用性比较研究,同时选择单一上市公司数据就RIM-σ2模型进行实际的运用分析。结果表明,RIM-σ2模型在理论和实证上均具有较好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珠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沪港通"的运行以及即将推出的"深港通"对中国资本市场及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会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两地资本市场能够实现双赢。但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比如两地交易制度和监管体制差异所带来的风险、市场波动风险、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金融危机传导风险等。对此,文章旨在挖掘现象背后隐藏的风险,找出导致风险的本质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升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防范资金风险、汇率风险、加强额度
关键词:
沪港通 深港通 资本市场 资金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璟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环节。21世纪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世纪,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中国资本市场加快国际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顺应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
关键词:
中国 资本市场 国际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活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深度融入世界,人民币正在加速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重要且必要。资本市场国际化探索二十多年来,积累了成功经验,也遭遇过失败的教训;未来的资本市场国家化,需要总结经验兴利除弊,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认识、改革创新。本期特别组织专题,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进行梳理和反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建会
QFII和QDII双“Q”机制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8537亿美元。在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汇储备比较充裕,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的有利时机,适时推出双“Q”机制,是我国资本市场朝向国际化迈出的极其重要的一步。目前应积极从预警系统建立、配套制度建设、资金流量调控、经营能力和风险承受力提高、监管和相关制度与国际接轨、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和完善我国的双“Q”机制建设,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和内外交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剑 周梦
作为大国金融基石的中国资本市场,其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作为支撑,而发达的资本市场必须具备强大的资源配置、风险分散、财富管理和资产定价功能。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开放与国际化 功能定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聂庆平
一、QDII和QFII问题的提出认可的国内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Investors,简称QDII)和认可的外国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Institutional Investors,简称OFII)是发展中国家逐步放松外汇管制,开放本国资本市场的一种过渡性措施。它通过中介性金融机构控制资本的流入与流出,有限度地实施资本项目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在资本流出方面,国内持有外币的投资者,包括公司和个人,可以通过认可的本地机构投资者(主要是证券公司)即ODII,委托买卖外国(境外)的股票。在资本流入方面,则是由被国内监管部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惠香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资本电子化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必然 ,但是如何根据本国客观实际来确定其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确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外汇管制程度、国家政策法规完善程度及金融风险等方面来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宜慎行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国际化 外汇管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辛耀 周睿
本文分析了韩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背景和原因,同时分析了韩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内容和进程。认为韩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是有计划地逐步进行的,也注意到了与国内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不赞成那种认为韩国金融危机是由于其资本市场开放速度过快的观点
关键词:
资本市场,国际化,证券筹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惠梅
近来国际商务的许多研究都作为国际化阶段理论的对立面出现。本文以中国纺织企业为基础,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纺织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结果表明,中国纺织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按阶段进行,但并不必然依照国际化阶段理论的预期。
关键词:
阶段理论 纺织企业 国际化模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方艳 贺学会 刘凌 曹亚晖
本文在同时考虑市场间动态"非线性"的互联互通性和联动进程中存在的突变性基础上,运用t-Copula更好地捕捉了金融市场之间非对称的尾部相依性的特征;通过tCopula-a DCC-GaRCH模型分析框架,对"沪港通"开启前后沪、深、港、美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及相应断点进行深入、细致地实证分析,以此来探讨"沪港通"是否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分析结果表明:(1)沪、深、港、美市场间确实一直存在动态相依性,并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其相依性逐渐增强。(2)"沪港通"的开启并未如预期那样在统计上明显增强沪、深、港、美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性。(3)四市间的相依结构在整个股市发展历程中并不是始终保持一致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