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00)
- 2023(20100)
- 2022(17203)
- 2021(16282)
- 2020(13735)
- 2019(32134)
- 2018(31592)
- 2017(60418)
- 2016(32877)
- 2015(37547)
- 2014(37646)
- 2013(37406)
- 2012(34303)
- 2011(30728)
- 2010(30948)
- 2009(28663)
- 2008(28605)
- 2007(25080)
- 2006(21472)
- 2005(18956)
- 学科
- 济(134689)
- 经济(134540)
- 管理(97746)
- 业(92186)
- 企(76646)
- 企业(76646)
- 方法(65417)
- 数学(57677)
- 数学方法(56833)
- 财(43239)
- 中国(37253)
- 农(35912)
- 学(28539)
- 业经(28535)
- 制(26261)
- 贸(26136)
- 贸易(26121)
- 地方(25741)
- 易(25362)
- 务(24981)
- 财务(24888)
- 财务管理(24819)
- 企业财务(23567)
- 农业(23519)
- 理论(22423)
- 银(21417)
- 银行(21363)
- 融(20711)
- 金融(20707)
- 和(20530)
- 机构
- 大学(473153)
- 学院(471398)
- 济(192831)
- 经济(188818)
- 管理(185034)
- 理学(160197)
- 理学院(158437)
- 研究(158056)
- 管理学(155363)
- 管理学院(154522)
- 中国(121047)
- 京(100471)
- 科学(97773)
- 财(93944)
- 所(80272)
- 农(76818)
- 研究所(72834)
- 财经(72783)
- 中心(71889)
- 业大(70027)
- 江(68343)
- 经(66134)
- 北京(63890)
- 农业(60413)
- 范(60411)
- 师范(59816)
- 经济学(59223)
- 院(57148)
- 州(54719)
- 财经大学(54082)
- 基金
- 项目(318689)
- 科学(250314)
- 基金(232317)
- 研究(229863)
- 家(203033)
- 国家(201400)
- 科学基金(172908)
- 社会(144556)
- 社会科(137080)
- 社会科学(137042)
- 省(122991)
- 基金项目(121954)
- 自然(113857)
- 自然科(111239)
- 自然科学(111208)
- 自然科学基金(109200)
- 教育(106794)
- 划(104079)
- 资助(98036)
- 编号(93005)
- 成果(75413)
- 重点(71382)
- 部(70832)
- 发(66806)
- 创(65557)
- 课题(64249)
- 科研(61495)
- 创新(61239)
- 教育部(60797)
- 大学(59961)
- 期刊
- 济(205328)
- 经济(205328)
- 研究(138411)
- 中国(89544)
- 财(76343)
- 学报(75552)
- 科学(68681)
- 农(68325)
- 管理(66491)
- 大学(57051)
- 学学(53777)
- 教育(49238)
- 农业(46988)
- 技术(41899)
- 融(41559)
- 金融(41559)
- 财经(36075)
- 经济研究(34405)
- 业经(32380)
- 经(30826)
- 问题(26650)
- 业(25435)
- 统计(24254)
- 技术经济(23588)
- 贸(22745)
- 图书(22626)
- 版(22550)
- 理论(22053)
- 策(21825)
- 科技(21004)
共检索到691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高波
从财富效应的稳定性视角出发,利用我国2001~2009年的月度数据,采取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就资产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区制转换,我国资产价格与消费之间呈现V型的变化趋势。也就是说,当滞后一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低区制状态时,资产价格对消费的影响效应为负;当处于高区制状态时,资产价格对消费的影响效应为正。
关键词:
财富效应 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资产价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健 高波
本文采取非线性的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对我国保障房供给影响财富效应的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障房的供给会使得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发生V型逆转,即当保障房供给处于低水平阶段时,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为负向,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增加;当保障房供给处于高水平阶段时,房地产价格具有正向的财富效应,房价上涨促进消费增加。这说明存在一个保障房供给的最低门槛,只有跨越这个门槛,才能有利于发挥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进而促进消费。从对全国各省份的数据分析发现,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份已经跨越了保障房供给的最低门槛,而东部地区较多的省份,连续几年都低于这个门槛值。因此,应积极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融资机制,合理协调好保...
关键词:
保障房 财富效应 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琦 张标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3~2010年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因成长机会不同而呈现非线性关系。在成长机会较低的情况下,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成长机会增加,这种正相关关系逐渐减弱。当成长机会超过一定值时,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变为负相关。本文研究得到与经典代理理论相一致的经验证据,即在低成长机会下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占主导地位,而在高成长机会下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成长机会 资本结构 公司价值 代理理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方成
旅游业会通过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非线性影响,但尚缺乏相关经验证据。文章基于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对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效应,旅游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在中国真实有效;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旅游业门槛效应,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业经济影响效应显著负相关。随着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经济影响效应处于高机制,当旅游业发展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业经济影响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方成
旅游业会通过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非线性影响,但尚缺乏相关经验证据。文章基于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对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效应,旅游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在中国真实有效;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旅游业门槛效应,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业经济影响效应显著负相关。随着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经济影响效应处于高机制,当旅游业发展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业经济影响效应处于低机制,旅游业发展会弱化其对经济增长正向影响的边际效应。因此,可通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和强化经济增长其他决定因素对旅游业的外部性效应,来保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持续贡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智淋 成禹同 董志勇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1979—2011年的面板数据,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考察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通货膨胀率门限效应,当通货膨胀率低于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当通货膨胀率高于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超过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方成
旅游业会通过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非线性影响,但尚缺乏相关经验证据。文章基于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对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效应,旅游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在中国真实有效;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旅游业门槛效应,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业经济影响效应显著负相关。随着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经济影响效应处于高机制,当旅游业发展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业经济影响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炜
本文在标准平滑转换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转换参数,利用2000~2014年间中国工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了城镇化、能源消费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效应。研究发现:当能源消费系数高于0.0587时,城镇化、能源消费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变化。城镇化率每提高1%,会导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7.5667%;而能源消费每提高1%,则会导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1.2132%。进一步纳入城乡收入差距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结论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只有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善于利用城镇化效应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才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和东 居茹
构建技术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整合框架,探析基于吸收能力门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机制;收集我国30个省份高技术产业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测度产业集聚与FDI溢出效应大小,检验并测算其各自的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大于FDI的溢出效应;(2)追赶企业与内资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跨越特定门槛才能有效利用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3)研发经费与研发人员引致的技术吸收能力门槛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吸收能力、促进并利用技术溢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FDI 技术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昱然 卢志强 李志斌
新常态下,渐现的地方债务风险对经济影响已不容忽视,如何有效衡量和防范过度举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框架下对中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举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展开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们重点考察地方债务压力和地方金融差异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并结合债务压力和金融差异分析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渐进演变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随着负债压力和偿债压力增加,该效应呈逐渐下降态势并转化为负效应。此外,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能增加经济中的流动性,缓解举债推升利率对私人投资的挤占,进而增强举债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区域金融风险程度提升,增加了资本损失和贬值的风险,损害举债资金配置效率,进而弱化地方政府举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若干启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咬亮 程凯
本文首次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我国30个省份2000~2015年的财险需求变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影响财险需求的关键因素,在不同的城镇化变化过程中,经济增长对财险需求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省份保险需求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说明要促进不同区域保险业的平衡发展需要兼顾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在不同城镇化阶段对财险需求均有正影响,而利率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对财险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保险业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王文
本文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2003-2007年的企业层面数据,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规模的三种衡量指标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理论上存在一个最适创新的企业规模。对于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线性的递增关系,追求企业规模的合理扩张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芳芳
后工业化时期的到来,使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越来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效率的高低在新常态经济下显得尤为重要。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明显的趋同趋势。而我国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值近几年一直在0.6左右,即相对于第二产业来说,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偏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最终产品形态上存在的明显差异直接导致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否会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产生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建立李嘉图连续统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来对上述问题进行检验和阐释。研究结果表明,货物贸易差额、服务贸易差额均在不同程度上对第二产业与第三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政 原子霞
在解释变量内生和误差序列相关的指数平滑转换协整回归模型中,研究协整关系属于线性协整还是指数平滑协整的Wald检验方法。在用泰勒展开替代指数函数得到的辅助回归模型中,应用超前和滞后方法解决误差序列的相关性和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得到Wald统计量的极限分布收敛于标准的χ2分布。模拟计算验证了Wald检验具有良好的有限样本性质。实证分析发现多种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具有非线性协整关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楚国乐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以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的面板数据(美、欧、日、英)为样本,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国际货币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在众多的影响因子中,那些体现内在结构的因子,诸如网络外部性、经济增长和净出口(以下简称"三因子")对其货币国际化程度具有非线性的影响,这种非线性特征源于自身的内生性并且在影响国际货币占比时出现在高低两种不同的体制(惯性区间),随着三因子规模的变动,在两种体制之间进行平滑转换,这也为未来新进入的国际货币创造了切入机会。
关键词:
国际货币影响因子 PSTR 非线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