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3)
2023(4937)
2022(4073)
2021(4021)
2020(3311)
2019(7998)
2018(7713)
2017(14780)
2016(7452)
2015(8531)
2014(8207)
2013(8448)
2012(8073)
2011(7614)
2010(7465)
2009(7048)
2008(7105)
2007(5654)
2006(5054)
2005(4789)
作者
(20687)
(17440)
(17333)
(16643)
(11090)
(8301)
(7923)
(6848)
(6615)
(6164)
(5930)
(5758)
(5706)
(5576)
(5546)
(5467)
(5308)
(4996)
(4946)
(4638)
(4593)
(4168)
(4133)
(3916)
(3873)
(3784)
(3762)
(3455)
(3433)
(3407)
学科
(40399)
经济(40375)
(19857)
贸易(19847)
(19351)
方法(19168)
数学(17328)
数学方法(17278)
管理(16892)
(16024)
中国(13715)
(11793)
企业(11793)
(8939)
(8531)
关系(8267)
(7927)
出口(7604)
出口贸易(7604)
(7604)
(7483)
业经(6247)
地方(6116)
产业(6084)
(6072)
银行(6066)
(6050)
金融(6050)
结构(6042)
(5948)
机构
大学(115702)
学院(112596)
(64700)
经济(64084)
研究(46298)
管理(39866)
中国(36514)
理学(34477)
理学院(34082)
管理学(33772)
管理学院(33561)
(25641)
(24704)
科学(23573)
经济学(23064)
(22714)
财经(21316)
经济学院(20966)
研究所(20817)
(19792)
中心(19003)
(16791)
北京(16347)
财经大学(16082)
(15946)
(14945)
科学院(14421)
(13810)
(13393)
研究中心(13298)
基金
项目(73430)
科学(59134)
基金(57675)
研究(54255)
(50583)
国家(50306)
科学基金(42344)
社会(38685)
社会科(37066)
社会科学(37061)
基金项目(29171)
资助(24836)
自然(24750)
自然科(24227)
自然科学(24220)
教育(23965)
自然科学基金(23870)
(23368)
(21144)
中国(19620)
(19045)
编号(18929)
国家社会(18220)
重点(17096)
教育部(16798)
(16688)
成果(15491)
人文(15384)
社科(15003)
(14909)
期刊
(65071)
经济(65071)
研究(39618)
中国(19417)
(17547)
(16111)
科学(15761)
学报(15592)
管理(14992)
国际(14504)
经济研究(14096)
(13043)
大学(12538)
学学(11907)
财经(11422)
(10759)
金融(10759)
问题(10634)
世界(10452)
(10110)
农业(9395)
业经(8287)
(8022)
贸易(8022)
技术(7549)
国际贸易(6724)
教育(6387)
(6213)
技术经济(5951)
统计(5680)
共检索到172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早在2001年"入世"初期,中国贸易结构已发生变动。考察中国贸易顺差增长期与下降期两个时间段,通过中国顺差产品的结构图分析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顺差产品的分布图揭示了中国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分工形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  侯佳贝  
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笔者分析了国际油价变动影响中国贸易结构的传导路径,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对SITC二位数分类水平下中国63类进出口产品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能够增加非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有利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同时,油价上涨对石油及其相关产品进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回归系数较大,不利于进口贸易结构的改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本文认为,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后的三年,国家对出口贸易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执行这些政策的结果是出现了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回落,并引起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若干变化。这种变化是"价格转移"的结果,并以出口竞争力削弱和出口商品结构高级化停滞为代价,因此没有实现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目的。相反,"十五"期间的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特别是沿海地区和加工贸易出口高速增长状态反倒有助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提升。那种认为只有让出口增长减速、特别是限制加工贸易发展,才能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认识值得反思。在今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为了恢复和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必须采取包括人民币汇率调整在内的出口贸易救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秀远  
2005年,我国对汇率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不再单一盯住美元,改为实施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制度,这是向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此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加大,并呈现明显升值趋势,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子叶  
2000年后中国经济进入迅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年均GDP增长达到2位数,呈现出经济起飞的良好态势。然而,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不平衡问题,贸易平衡从略微逆差到外汇储备跃居全球第一,国际收支不平衡凸显。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认识和理解巨额贸易顺差的特征和性质,对于政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贸易失衡的性质与特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规模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洪   张薇   陈仲常  
20世纪90年代除1993年外,我国贸易收支保持持续顺差的状态,贸易收支的顺差额在不断的增长,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我国的贸易收支进行研究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研究我国贸易收支内部结构的特点,对我国贸易收支进行结构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婧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也持续扩大。扩大的贸易顺差在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促成近年来诸多的贸易摩擦,使我国对外贸易环境趋紧。本文通过贸易差额系数和贸易差额构成系数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对我国近十年贸易顺差的变化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从而对其变动的路径和现状得出一个更加客观的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霄  郭沛  
根据SITC将中国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并将初级产品按照用途分为食品类原料、非燃料原料和燃料,将工业制成品按照部门分为纺织服装类产品、化学产品、机械及交通运输产品、金属冶炼产品及电子产品等。利用2001—2008年的季度数据,计算各分类产品在中国出口金额中的比重,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其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均呈现恶化的趋势。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是总体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燃料出口比重上升对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起主要作用,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和电子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对工业制成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宁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管理工具,能够对经济生活产生一系列的深刻影响,也会对我国的贸易进出口收支状况产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在短期之内不会对我国对外贸易收支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长期范围来看会首先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增长,但在之后会抑制其增长,并且在长时期之后相关的影响会逐步消失。本文围绕人民币汇率变动分析了其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阳阳  冯明  唐燕华  
本文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我们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会经由两条路径来影响进出口贸易:第一是通过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的改变以及进出口贸易弹性来影响进口和出口,本文称之为"直接效应";第二是汇率变动还会通过出口量的变动来间接影响进口量,本文称之为"联动效应"。实证研究还发现,金融危机前,由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较大,因而联动效应在现实中占据主导地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并不明显。金融危机后,本币贬值带来的"J曲线"效应在短期增强,汇率调整引发的波动幅度增大了两倍,但恢复均衡所需要的调整周期变短。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已有文献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伟刚  盛斌  
文章基于汇率传递的视角,详细考察了中国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问题,通过构建贸易价格指数和汇率指数,分析了中国总体、分类商品、分贸易伙伴的汇率传递弹性及其对称性。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具有不完全传递的特征,出口和进口的价格汇率传递弹性仅约为20%,且两者变化均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密切相关。从分类商品上看,各类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体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中,矿产品和化工产品的出口汇率传递弹性较大,动植物和金属产品的进口汇率传递弹性较高。人民币汇率变动方向和幅度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基本存在对称性,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也并未明显影响汇率传递的程度。从分国别上看,以美国和韩国为例,中国与前者贸易价格的汇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哲松  
从长期的经济发展进程来看 ,贸易结构与生产结构应呈现高度的相关性 ,至少在长期的变化方向上应保持一定的趋同性。但是 ,在我国制成品贸易结构的变化和制造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上看不出任何趋同的倾向 ,反而出现了两种结构明显偏离的情况。对这种反常现象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该种偏离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曙霄  张磊  
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应该是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但是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本文在前人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丹  许少强  
长久以来,学者们对中国对外贸易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都侧重于考察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间的关系,这是不全面的。本文从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其一为中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间的关系;其二为中国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能够改善中国贸易收支;而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施炳展  李坤望  
本文同时考虑了进出口结构,利用改进的标准化贸易均衡指数(NB)和转移矩阵技术,研究了中国贸易结构的动态演进。结论发现:1992—2004年的贸易发展中,从比较静态看,73%的商品始终处于同一贸易状态;从动态看,54.4%的商品13年始终处于同一贸易状态;从横向比较看,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结构并没有明显的一致的趋同性。因此,中国贸易结构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这一结论具有统计显著性,对于四分位、五分位、六分位贸易数据是稳健的。从政策上看,提升"中国制造"的中国含量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