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4)
- 2023(10247)
- 2022(8238)
- 2021(7998)
- 2020(6247)
- 2019(14315)
- 2018(13843)
- 2017(25922)
- 2016(13759)
- 2015(15295)
- 2014(14809)
- 2013(14846)
- 2012(13788)
- 2011(12595)
- 2010(12321)
- 2009(11149)
- 2008(11105)
- 2007(9493)
- 2006(8284)
- 2005(7635)
- 学科
- 济(61070)
- 经济(61018)
- 管理(32395)
- 业(31737)
- 方法(27700)
- 数学(24640)
- 数学方法(24460)
- 企(24420)
- 企业(24420)
- 贸(22210)
- 贸易(22200)
- 易(21628)
- 中国(19819)
- 农(15342)
- 财(13789)
- 学(12740)
- 制(11968)
- 业经(11841)
- 银(10323)
- 银行(10304)
- 地方(10160)
- 融(10037)
- 金融(10036)
- 行(10025)
- 出(9886)
- 农业(9654)
- 关系(9356)
- 体(8598)
- 产业(8517)
- 环境(8128)
- 机构
- 大学(200079)
- 学院(198107)
- 济(93692)
- 经济(92297)
- 研究(76722)
- 管理(69029)
- 理学(59958)
- 理学院(59199)
- 中国(58640)
- 管理学(58220)
- 管理学院(57852)
- 科学(45018)
- 京(41961)
- 财(40723)
- 所(38808)
- 研究所(35792)
- 财经(33497)
- 中心(32909)
- 农(32395)
- 经济学(32040)
- 经(30938)
- 经济学院(29068)
- 院(28283)
- 业大(27265)
- 江(27257)
- 北京(26759)
- 农业(25668)
- 范(25486)
- 财经大学(25363)
- 师范(25195)
- 基金
- 项目(136035)
- 科学(108503)
- 基金(102984)
- 研究(97519)
- 家(91905)
- 国家(91286)
- 科学基金(76663)
- 社会(65518)
- 社会科(62437)
- 社会科学(62423)
- 基金项目(53147)
- 省(48593)
- 自然(48244)
- 自然科(47179)
- 自然科学(47167)
- 自然科学基金(46387)
- 教育(44122)
- 划(43041)
- 资助(42470)
- 编号(36001)
- 部(32122)
- 重点(31913)
- 发(30293)
- 成果(29393)
- 国家社会(29348)
- 中国(28741)
- 创(28238)
- 教育部(27591)
- 性(26793)
- 创新(26699)
共检索到294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宏君
文章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我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深入考察贸易结构演进过程中的波动性特征以及资源、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换速度问题。分析表明,各类密集型产品份额的波动性和转换速度逐渐减弱,并且已经进入趋势平稳发展阶段。文章认为,已有的贸易结构演进路径提升空间有限,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双重弊端,贸易结构演进路径必须进行适时转换。然后,文章提出了一条新的贸易演进路径,指出各类密集型产品升级必须向着出口质量、技术的全面提升路径转换,并进一步分析了路径的实施渠道。最后提出相应的政
关键词:
贸易结构 波动性特征 路径转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宋扬 谢娟娟
本文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就业与工资波动性的关系这一新的视角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首先在弹性分析框架之下,对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工业工资和就业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然后采用我国细分工业行业的数据,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使用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工业工资和就业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贸易自由化很可能增强了给定外生劳动需求冲击之下工业劳动者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性。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就业 工资 波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满盈
本文首先对中国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性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1987~2006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年均波动9%,其中初级产品、资源型制成品、低技术产品和中技术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波动较小,而高技术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则波动较大;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与美国及欧盟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相对较大,而与日本、韩国及东盟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则相对较小。然后,本文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从进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和国别角度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低技术产品大的出口份额、中技术产品大的进口份额以及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均衡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价格贸...
关键词:
价格贸易条件 波动性 方差分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维 张群
一、中国贸易顺差的规模及其结构性特征从1994年到2005年,我国经常项目实现了12年的顺差,2001年,经常项目顺差174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1607亿美元,增加了8倍。贸易项目也持续了12 年的顺差,尤其是近年来,贸易顺差出现异常变化,总额大幅增加,2005年突破历史记录,达到910.8亿美元。货物贸易迅猛发展,从1997年到2005年,货物贸易顺差额从462.2亿美元急剧上升到1018.8亿美元, 出口额从1826.7亿美元上升到7620亿美元,出口占 GDP的比重从20.2%上升到34%,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从1997年的3.4%上升到2004年的6.5%, 在全球贸易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修媛媛
文章构建实物持续贸易红利模型,对我国实物贸易顺差波动进行宏观性政策指标因子测度。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是影响我国对外实物贸易顺差波动的重要宏观性政策指标,货币发行量和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我国对外实物贸易顺差波动产生较大影响。
关键词:
持续红利模型 宏观性政策指标 顺差波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云洁 杨淋杰
通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测度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间的贸易韧性水平,利用随机核密度方法及马尔科夫链探究贸易韧性的时空演进规律,并借助二次指派程序,详细解析不同层面因素对于贸易韧性的驱动影响力。结果表明:2001—2022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整体贸易韧性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中国与日本、澳大利亚的贸易韧性水平较高,与柬埔寨、缅甸的贸易韧性有待提高;贸易韧性发展表现出阶段性特征,贸易韧性由较低阶段向上发展较快,达到中高贸易韧性水平后存在固化现象,较难实现短期内跨越式发展;根据研究单元发展状态不同,各因素对于贸易韧性驱动影响力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RCEP 贸易韧性 提升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凤 程玉仙 唐嘉徽
运用规范分析和基于GARCH模型族的实证分析发现: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国际碳排放权核证减排单位(CERs)市场的价格波动是政治博弈、国际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共同冲击的结果。其价格波动呈现时变性、聚集性和持续性特征,市场"杠杆效应"明显。我国作为全球CDM项目的最大供给方,为了掌握定价权,必须寻求CERs市场价格波动规律、积极参与国际气候环境条款的谈判、选择恰当贸易时机和建立CDM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柳
文章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建立了一套测量贸易结构优度的方法和指标,然后选取我国2014—2018年农产品贸易数据,对贸易结构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劣势大于比较优势,且近几年贸易结构出现了进一步恶化,与我国农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地位不符。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贸易结构 优化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外需求的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婧怡 曹芳芳 李先德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婧怡 曹芳芳 李先德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国斌
从分析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的特征入手,寻找描述中国股市波动性特征的合适的统计模型。重点对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聚类现象进行研究。运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以及非参数统计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广泛探讨。结合具体的数据分析,从多个角度刻画出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聚类现象的参数与随机性特征。
关键词:
股市 波动性聚类 GARCH 非参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旸 郑培江
以北京、上海、广东、湖北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GARCH族模型研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收益率波动性特征。结果表明,5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收益率的波动聚集性、持续性表现不完全一致;北京、上海和重庆存在负向的杠杆效应,广东和湖北不存在杠杆效应;从波动溢出效应关系看,5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间的整体联动性不强;运用方差比率检验法得出,5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均未达到弱势有效市场。这些特征反映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仍然存在缺陷,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惠彬 任栋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一定时期呈现出交替变化的特征,且在通货膨胀期间通货膨胀率有更强的波动性。文章拟对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率路径的波动性特征、形成机理及变异性测度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抑制通货膨胀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通货膨胀率路径 波动性 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较之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模式下更低。由于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正是中国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所致,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内资企业冲击较之外资企业更大。据此本文认为,尽可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过攀升产品内分工高端价值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对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可行。
关键词:
贸易收支 汇率 敏感性 产品内分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