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6)
- 2023(8472)
- 2022(7261)
- 2021(6910)
- 2020(5999)
- 2019(14422)
- 2018(14089)
- 2017(27304)
- 2016(14589)
- 2015(16850)
- 2014(16846)
- 2013(17150)
- 2012(16325)
- 2011(15003)
- 2010(14949)
- 2009(14093)
- 2008(14234)
- 2007(12667)
- 2006(10890)
- 2005(10003)
- 学科
- 济(70288)
- 经济(70236)
- 管理(36713)
- 业(36216)
- 方法(34457)
- 数学(30830)
- 数学方法(30646)
- 企(27790)
- 企业(27790)
- 贸(23186)
- 贸易(23176)
- 易(22540)
- 中国(20300)
- 农(17702)
- 财(16496)
- 学(13202)
- 制(13080)
- 地方(12406)
- 业经(12165)
- 农业(11122)
- 出(10875)
- 银(10599)
- 银行(10574)
- 融(10327)
- 金融(10325)
- 行(10166)
- 关系(9774)
- 务(9572)
- 财务(9557)
- 和(9534)
- 机构
- 大学(223398)
- 学院(219843)
- 济(105539)
- 经济(103839)
- 研究(81635)
- 管理(80832)
- 理学(69551)
- 理学院(68737)
- 管理学(67744)
- 管理学院(67327)
- 中国(62517)
- 京(47471)
- 科学(47158)
- 财(45014)
- 所(41876)
- 研究所(38244)
- 农(37416)
- 财经(36509)
- 中心(35935)
- 经济学(35101)
- 经(33350)
- 经济学院(31945)
- 江(31154)
- 业大(31151)
- 北京(30593)
- 农业(29763)
- 院(28937)
- 范(27818)
- 师范(27549)
- 财经大学(27102)
- 基金
- 项目(142381)
- 科学(111827)
- 基金(105850)
- 研究(103422)
- 家(92615)
- 国家(91956)
- 科学基金(77136)
- 社会(67704)
- 社会科(64394)
- 社会科学(64375)
- 基金项目(55201)
- 省(51883)
- 自然(48001)
- 教育(46974)
- 自然科(46892)
- 自然科学(46875)
- 自然科学基金(46103)
- 划(45022)
- 资助(44769)
- 编号(40199)
- 部(33942)
- 成果(33120)
- 重点(32776)
- 发(31624)
- 中国(29504)
- 国家社会(29415)
- 教育部(29138)
- 创(29047)
- 科研(27823)
- 课题(27758)
共检索到327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洪 张薇 陈仲常
20世纪90年代除1993年外,我国贸易收支保持持续顺差的状态,贸易收支的顺差额在不断的增长,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我国的贸易收支进行研究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研究我国贸易收支内部结构的特点,对我国贸易收支进行结构分析。
关键词:
贸易收支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结构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志 马静
分析和解决中国当前的贸易收支失衡即巨额的贸易顺差问题是解决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关键所在。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逐渐成为中国贸易收支失衡的决定性因素;从商品结构看,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已成为工业制成品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二者的相互影响对中国贸易收支失衡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人民币升值虽然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贸易收支失衡状况,但与结构变量相比,其改善的程度较弱。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政策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在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结构性问题方面。
关键词:
贸易收支失衡 产业结构 贸易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宁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管理工具,能够对经济生活产生一系列的深刻影响,也会对我国的贸易进出口收支状况产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在短期之内不会对我国对外贸易收支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长期范围来看会首先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增长,但在之后会抑制其增长,并且在长时期之后相关的影响会逐步消失。本文围绕人民币汇率变动分析了其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变动 贸易收支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真丽 宁妮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贸易收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本文对中国贸易1981-2000年的多边和双边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国民收入因素对于贸易收支的影响是显著的。我们认为,改善中国贸易收支的途径是降低出口商品特别是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并对进口的奢侈品尽快实施进口替代。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价格弹性 收入弹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米纳
开放经济体系中 ,当一国的投资、政府支出或者出口增加时 ,国民收入会因为外贸乘数的作用而成倍地增加。同时 ,外国收入的变动也会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本国的国民收入和贸易收支。结合当前全球经济大环境 ,运用加入外国收入变量后的外贸乘数分析扩展模型分析表明 ,中国今明两年的贸易收支顺差仍将减少。要增加国民收入和改善贸易收支 ,就要促进消费和扩大出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奚君羊 李志军
本文基于中国与前18大贸易伙伴的月度双边数据,计算了双边贸易收支的长期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汇率弹性有正有负,存在相互抵消现象,因而汇率对中国总的贸易收支影响可能不显著。另一方面,收入弹性普遍大于汇率弹性,再加上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幅度一般要超过汇率变动幅度,因此,中国和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汇率,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而非汇率变动,因此以中国存在贸易顺差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缺乏充分的依据。
关键词:
贸易收支 汇率弹性 收入弹性 人民币升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夏玲 殷凤 王志华
本文基于1994年1月至2016年10月的月度数据,运用非线性自回归滞后(NARDL)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非线性动态效应(1)。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在贸易收支与汇率变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同经济体的这种长期均衡关系表现不同;中国与7个经济体间在汇率变动和贸易收支关系上存在J曲线效应;当汇率受到负向冲击时中国与6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将受到更大的影响,总体来说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与贸易伙伴贸易收支的恶化效应逐渐出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丹 许少强
长久以来,学者们对中国对外贸易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都侧重于考察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间的关系,这是不全面的。本文从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其一为中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间的关系;其二为中国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能够改善中国贸易收支;而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贸易收支 贸易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加劲
本文分析了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及产业组织结构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提出加入WTO将使我国进一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从长期来看 ,维持贸易收支平衡 ,关键在于解决好我国的经济结构问题。
关键词:
贸易收支 结构性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哲松
从长期的经济发展进程来看 ,贸易结构与生产结构应呈现高度的相关性 ,至少在长期的变化方向上应保持一定的趋同性。但是 ,在我国制成品贸易结构的变化和制造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上看不出任何趋同的倾向 ,反而出现了两种结构明显偏离的情况。对这种反常现象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该种偏离的原因。
关键词:
贸易结构 生产结构 比较优势 时滞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较之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模式下更低。由于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正是中国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所致,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内资企业冲击较之外资企业更大。据此本文认为,尽可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过攀升产品内分工高端价值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对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可行。
关键词:
贸易收支 汇率 敏感性 产品内分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祖祥
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戴祖祥(中山大学世界经济专业)一、概述从1981年开始,人民币汇率的政策调整就与进出口状况联系起来[1]。到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的统一并轨,从而确立了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 贺晓波
本文对弹性分析法进行修正,得出结论:当一国的初始贸易收支为赤字,本国国民收入保持不变时,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不一定能改善本国的贸易收支;而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小于或者等于1,本币贬值恶化本国的贸易收支。2001年6月~2005年1月期间, 美元贬值使美国的贸易赤字状况恶化的原因是美国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小于1。
关键词:
弹性分析法 美元贬值 实证检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施炳展 李坤望
本文同时考虑了进出口结构,利用改进的标准化贸易均衡指数(NB)和转移矩阵技术,研究了中国贸易结构的动态演进。结论发现:1992—2004年的贸易发展中,从比较静态看,73%的商品始终处于同一贸易状态;从动态看,54.4%的商品13年始终处于同一贸易状态;从横向比较看,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结构并没有明显的一致的趋同性。因此,中国贸易结构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这一结论具有统计显著性,对于四分位、五分位、六分位贸易数据是稳健的。从政策上看,提升"中国制造"的中国含量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贸易结构 转移矩阵 标准化贸易均衡指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东艳
在全球价值链下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中国贸易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产业转移的可行方向是: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转移,促进国内产业链向外扩展;对南美和东欧的投资和产业转移有助于中国进入美洲和欧洲市场;对美国和欧盟转移,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实现中国在产业链上的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结构转型 产业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