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4)
- 2023(18289)
- 2022(15826)
- 2021(15125)
- 2020(12831)
- 2019(30204)
- 2018(29985)
- 2017(57378)
- 2016(31214)
- 2015(35774)
- 2014(35892)
- 2013(35518)
- 2012(32690)
- 2011(29583)
- 2010(29526)
- 2009(27234)
- 2008(26984)
- 2007(23760)
- 2006(20406)
- 2005(18002)
- 学科
- 济(127846)
- 经济(127708)
- 管理(86368)
- 业(82611)
- 企(68103)
- 企业(68103)
- 方法(63575)
- 数学(55761)
- 数学方法(54924)
- 中国(33590)
- 农(33239)
- 财(31279)
- 贸(30084)
- 贸易(30071)
- 易(29214)
- 学(27866)
- 业经(26415)
- 地方(23786)
- 农业(21855)
- 制(21798)
- 理论(21438)
- 务(19865)
- 财务(19772)
- 财务管理(19724)
- 和(19701)
- 技术(18580)
- 企业财务(18558)
- 环境(18480)
- 银(18449)
- 银行(18380)
- 机构
- 大学(452303)
- 学院(450352)
- 济(182635)
- 经济(178863)
- 管理(174867)
- 理学(152154)
- 研究(152069)
- 理学院(150448)
- 管理学(147441)
- 管理学院(146652)
- 中国(112922)
- 京(96089)
- 科学(96073)
- 财(80306)
- 所(77604)
- 农(76164)
- 研究所(71307)
- 业大(69702)
- 中心(68505)
- 财经(65500)
- 江(63999)
- 北京(60876)
- 农业(60383)
- 经(59594)
- 范(58379)
- 师范(57755)
- 经济学(55549)
- 院(55010)
- 州(51809)
- 经济学院(50283)
- 基金
- 项目(308154)
- 科学(240400)
- 基金(223167)
- 研究(220339)
- 家(196120)
- 国家(194588)
- 科学基金(165681)
- 社会(137019)
- 社会科(129870)
- 社会科学(129834)
- 省(119290)
- 基金项目(117509)
- 自然(109942)
- 自然科(107418)
- 自然科学(107386)
- 自然科学基金(105438)
- 教育(102340)
- 划(101210)
- 资助(94512)
- 编号(89471)
- 成果(72286)
- 重点(69281)
- 部(68158)
- 发(64954)
- 创(63276)
- 课题(61774)
- 科研(59722)
- 创新(59193)
- 教育部(58000)
- 大学(57754)
- 期刊
- 济(190484)
- 经济(190484)
- 研究(127267)
- 中国(81232)
- 学报(75372)
- 农(68129)
- 科学(67332)
- 管理(61903)
- 财(60790)
- 大学(56363)
- 学学(53176)
- 农业(47377)
- 教育(47309)
- 技术(39949)
- 融(34971)
- 金融(34971)
- 经济研究(32215)
- 财经(31201)
- 业经(30713)
- 经(26711)
- 业(25922)
- 问题(25599)
- 贸(24491)
- 统计(22594)
- 图书(22239)
- 技术经济(22024)
- 版(21620)
- 国际(21130)
- 科技(20877)
- 理论(20314)
共检索到645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较之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模式下更低。由于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正是中国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所致,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内资企业冲击较之外资企业更大。据此本文认为,尽可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过攀升产品内分工高端价值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对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可行。
关键词:
贸易收支 汇率 敏感性 产品内分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晴
作为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间的贸易发展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了中美贸易动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卡尔曼滤波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中美贸易收支 实际汇率 卡尔曼滤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基于1994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数据,采用较新的非对称协整技术,实证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之间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长期中,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成立;短期内,J曲线效应在我国存在;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间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其中,相对于出现过大的贸易顺差,如果出现贸易赤字,贸易收支恢复长期均衡状态的调整过程较为缓慢。据此认为,相对于出现贸易顺差,当前更应关注外贸不利冲击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轶琴
本文构建了贸易收支理论模型,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数据,以美国和欧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为依据,选取中美双边贸易和中欧双边贸易作为典型样本,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实证分析了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贸易顺差 汇率 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响应 刘玉娟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收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数理统计和实证角度研究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与东盟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选取东盟中六国(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菲律宾)为代表进行分析,运用面板资料模型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会缩小我国贸易收支顺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中国与东盟六国的贸易收支产生国别效应。对中国而言,在努力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兼顾国家发展战略,可采取的措施有完善汇率政策、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对产业政策的调整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外需求的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
关键词:
汇率波动 贸易顺差 贸易伙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晓丽 洪东悦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中影响力系数的研究思想,提出了"能源消费影响力系数"的概念,运用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了各进出口部门净出口每增加一单位,通过投入产出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数量,得出了对我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的进出口部门,以及这些部门单位进出口额的变化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其中,在对能源强度的计算中,借鉴了投入产出混合价值模型(Input-output Model in Hybrid Units)的计算方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太明
本文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的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程度对于当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具有倒U型影响,对于超过75%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会加剧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而对于贸易开放程度更高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则会降低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如果要纠正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以提振居民消费需求进而有效扩大内需,重要的政策手段是拓展贸易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内陆省份开放并提升沿边省份开放以使其贸易开放程度跨过临界值,对于已跨过临界值的沿海省份则需进一步深化开放。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消费过度敏感性 封闭经济约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佳芸 张唯婧 谢称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提高了波动弹性,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各项贸易进出口额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波动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基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数据,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并展示第七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实证分析结果,其M-TAR模型通过检验,得出汇率对机械制造业占全国比重的影响比较薄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贵良 许长新
虚拟水贸易是缺水地区从社会经济系统层面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策略选择,但由于长期的低水价,致使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现实经济模式与虚拟水贸易战略的预期相悖。文章基于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构建虚拟水贸易理论框架下的水价敏感性模型,分析水价上涨对各产业产品价格带来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区域水价提升对各产业产品价格的影响不仅在于该产业直接用水成本的上升,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其他产业成本上升带来的间接影响,并且这两种影响作用是累加的。宁夏数据的实证得出,水价上涨对农业产品价格的影响最为强烈,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次之,对服务业产品价格的影响最弱。因此,可通过制定合理的水价调整策略,激励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实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洪 张薇 陈仲常
20世纪90年代除1993年外,我国贸易收支保持持续顺差的状态,贸易收支的顺差额在不断的增长,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我国的贸易收支进行研究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研究我国贸易收支内部结构的特点,对我国贸易收支进行结构分析。
关键词:
贸易收支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结构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宁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管理工具,能够对经济生活产生一系列的深刻影响,也会对我国的贸易进出口收支状况产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在短期之内不会对我国对外贸易收支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长期范围来看会首先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增长,但在之后会抑制其增长,并且在长时期之后相关的影响会逐步消失。本文围绕人民币汇率变动分析了其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变动 贸易收支 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毕玉江
本文将我国进出口商品按照标准国际贸易分类分为九大类,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商品进出口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实际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变量使用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各类商品出口对世界需求水平的敏感性较高,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商品进口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对实际汇率变动的反应与理论预测并不完全一致,文中给出了合理解释。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进出口 协整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贸易条件的波动对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全面系统地测算出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和东盟)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然后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条件波动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减少中国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条件波动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是改善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而减少中国同东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少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方差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