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4)
2023(12152)
2022(10598)
2021(10218)
2020(8494)
2019(20076)
2018(19855)
2017(38503)
2016(20510)
2015(23102)
2014(22929)
2013(22926)
2012(21125)
2011(19193)
2010(18907)
2009(17169)
2008(16728)
2007(14126)
2006(12334)
2005(10894)
作者
(58292)
(48446)
(47882)
(45819)
(30897)
(23090)
(21901)
(19156)
(18351)
(17045)
(16503)
(16413)
(15362)
(15197)
(14949)
(14846)
(14500)
(14131)
(13718)
(13672)
(11930)
(11923)
(11488)
(10858)
(10710)
(10707)
(10614)
(10373)
(9620)
(9481)
学科
(86930)
经济(86846)
管理(55587)
(52461)
(43238)
企业(43238)
方法(41731)
数学(36339)
数学方法(36010)
(24990)
贸易(24977)
中国(24365)
(24293)
(21235)
(19647)
(17752)
业经(17626)
地方(16489)
(15071)
农业(13748)
(13314)
理论(13085)
环境(13054)
(12351)
银行(12313)
技术(12140)
(12030)
金融(12029)
(11995)
财务(11936)
机构
大学(295940)
学院(291593)
(126615)
经济(124311)
管理(116584)
研究(102313)
理学(101823)
理学院(100717)
管理学(99184)
管理学院(98684)
中国(75656)
(63381)
科学(61406)
(53406)
(50607)
研究所(46609)
中心(44188)
财经(44138)
(43327)
业大(41736)
北京(40611)
(40447)
经济学(39204)
(38723)
(37851)
师范(37530)
(37423)
经济学院(35512)
农业(34074)
财经大学(33098)
基金
项目(203023)
科学(160163)
基金(149726)
研究(149214)
(130469)
国家(129479)
科学基金(110832)
社会(95276)
社会科(90450)
社会科学(90427)
基金项目(79378)
(75413)
自然(71364)
自然科(69718)
自然科学(69702)
自然科学基金(68489)
教育(67401)
(64587)
资助(62517)
编号(59283)
成果(48190)
(46284)
重点(45294)
(43373)
(41773)
课题(40531)
教育部(39969)
国家社会(39814)
创新(39083)
科研(38793)
期刊
(131294)
经济(131294)
研究(89202)
中国(49464)
学报(44925)
科学(42442)
管理(41821)
(38578)
(37423)
大学(34175)
学学(32101)
教育(28861)
农业(27739)
技术(23352)
经济研究(23263)
(22524)
金融(22524)
财经(21277)
业经(19959)
(19669)
问题(18453)
(18234)
国际(17028)
图书(14892)
(14861)
世界(14659)
技术经济(14205)
理论(14084)
科技(13591)
现代(12858)
共检索到418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子叶  
2000年后中国经济进入迅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年均GDP增长达到2位数,呈现出经济起飞的良好态势。然而,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不平衡问题,贸易平衡从略微逆差到外汇储备跃居全球第一,国际收支不平衡凸显。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认识和理解巨额贸易顺差的特征和性质,对于政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贸易失衡的性质与特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规模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志  马静  
分析和解决中国当前的贸易收支失衡即巨额的贸易顺差问题是解决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关键所在。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逐渐成为中国贸易收支失衡的决定性因素;从商品结构看,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已成为工业制成品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二者的相互影响对中国贸易收支失衡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人民币升值虽然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贸易收支失衡状况,但与结构变量相比,其改善的程度较弱。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政策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在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结构性问题方面。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本文利用外部金融依赖度、有形资产率两个行业特征指标对中国贸易失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在这27个行业中大部分是贸易顺差,这种顺差的变化趋势是向外部金融依赖度高的行业和有形资产率低的行业转移。利用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可知金融发展会引起中国外部金融依赖度高的行业顺差和形成比较优势,但会引起有形资产率高的行业逆差。本文还利用国别贸易失衡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总体上会引起一国贸易逆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书炉  张瑜  
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现行外贸政策难以适应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中国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展开探讨,认为实施有针对性的"限出口",避免全面限制加工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压出口",同时配合以"促进口"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方式,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将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贸易政策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曙霄  孙莉莉  
对外贸易区域结构是对外贸易诸结构中的重要方面。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贸易结构不断改善。通过实证分析看到我国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仍然很不平衡,并且同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相似。建议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软化,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鼓励对外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道先  王云  
本文基于Melvin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一国经济结构对其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而整理我国1994年至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采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分析法等时间序列方法对我国经济结构、财政赤字、实际汇率及贸易收支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经济结构是影响我国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其中第三产业创造的GDP占比扩大可以改善我国贸易收支,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增加会引起更大规模的贸易失衡;而人民币升值后反而会扩大我国贸易顺差,印证了我国货币升值与贸易顺差增长共存的现状,同时也说明美国等国迫使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其贸易逆差在实践中是不合理的。本文政策意义在于:对我国贸易失衡问题的调整主要应依靠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峰  
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在考虑财政约束的条件下,对中国贸易收支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测度。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看,财政约束是造成中国贸易收支失衡和效率扭曲的重要因素。从分区域角度看,东部地区面临的财政约束程度要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分权和财政收入分权会加剧财政约束的不确定性,但前者无法缓解财政约束,而后者能够有效平抑财政约束;财政支出的扩张不但能缓解财政约束,还能降低财政约束的不确定性。财政收入的提高对财政约束本身缺乏显著性影响,但会加剧财政约束的不确定性;财政分权体制的强化能够有效缓和经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峰  
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在考虑财政约束的条件下,对中国贸易收支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测度。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看,财政约束是造成中国贸易收支失衡和效率扭曲的重要因素。从分区域角度看,东部地区面临的财政约束程度要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分权和财政收入分权会加剧财政约束的不确定性,但前者无法缓解财政约束,而后者能够有效平抑财政约束;财政支出的扩张不但能缓解财政约束,还能降低财政约束的不确定性。财政收入的提高对财政约束本身缺乏显著性影响,但会加剧财政约束的不确定性;财政分权体制的强化能够有效缓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约束,财政能力的提高和财政赤字的调控则有助于平滑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沪  
本文通过对美国外贸战略及格局的分析,指出在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下美国不是"利益受害者"。贸易逆差与储蓄-投资缺口匹配模式有助于美国抑制国内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并已成为美国独特的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海云  余道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常冉  杨来科  王向进  
文章采用贸易增加值核算法对2005-2014年中美贸易进行价值结构分解和竞争力测算,重新审视中美贸易失衡并全面剖析贸易利益结构。研究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对中美贸易顺差严重高估,并对行业竞争优势产生误判。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没有带来相匹配的贸易获利,尤其知识型制造业缺乏创新技术被"低端锁定",美国服务业处于价值链上游且具备竞争优势,贸易获利能力强于中国。同时,中国出口拉动美国贸易利益的同时,推动了多区域贸易发展的格局,中国出口贸易利益分布以东亚地区为主但布局趋于多元化。美国出口利益结构均衡,对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推动作用相对突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斯达  熊梦婷  
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是导致国别消费水平差异,进而影响双边国际收支状况的基础性因素。中国自1973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人口抚养比明显低于美国,而劳动参与率则高于美国。VAR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中美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及其变化是导致中美双边贸易收支长期失衡的基础性因素,但老年抚养比对两国双边贸易失衡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记志  廖湘岳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贸易平衡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中国贸易平衡的特点和中国贸易失衡的效应,从国内需求、国际直接投资、人民币汇率、贸易结构、贸易政策及贸易统计制度等视角揭示了中国贸易失衡的原因,探索了中国贸易平衡的路径选择。然而,已有研究零散且不系统,有关问题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探索中国贸易平衡问题大有裨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葛明  林玲  
基于最终消费品价值分解的视角,文章通过拓展附加值贸易统计模型,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数据库测度了中国附加值贸易失衡的规模大小、国别来源和行业结构,并与总值统计结果1比较分析发现:(1)中国单边贸易净额并没有发生变化,2011年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2)双边贸易失衡结构有所改善,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双边顺差或者逆差规模均大幅度下降,而最大顺差额仍来自美国;(3)外贸失衡主要来自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失衡额较小但增长速度很快;从要素禀赋结构来看喜忧参半,劳动密集型行业顺差额大规模下降,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大幅度上升,但知识密集型行业净额又有所减少。因而,促进外汇储备合理配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1995~2009年的国内增加值出口比率,并从增加值贸易和总值贸易的角度对比分析中国的贸易失衡问题。研究方法:本文利用OECDWTO开发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和估计。研究发现:中国的国内增加值出口比率显现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V"形反转趋势。与增加值贸易统计相比,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显著夸大了中国的贸易失衡程度。分行业来看,中国制造业整体的贸易顺差规模被夸大了40%左右,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贸易顺差规模分别被夸大了50%和60%以上。分市场来看,中国对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规模被夸大了30%左右,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逆差规模被夸大了近80%。研究创新: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测算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趋势。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在全球增加值创造中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