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2)
2023(6796)
2022(5667)
2021(5483)
2020(4371)
2019(10476)
2018(10145)
2017(19030)
2016(9793)
2015(11445)
2014(11144)
2013(11068)
2012(10567)
2011(10013)
2010(10059)
2009(9359)
2008(9579)
2007(8432)
2006(7562)
2005(7160)
作者
(27458)
(22951)
(22779)
(21759)
(14926)
(10986)
(10283)
(8941)
(8686)
(8077)
(7936)
(7476)
(7441)
(7337)
(7327)
(7135)
(6836)
(6617)
(6512)
(6187)
(5880)
(5501)
(5382)
(5198)
(5131)
(5070)
(5033)
(4669)
(4556)
(4552)
学科
(49908)
经济(49864)
管理(26436)
(26050)
(22003)
企业(22003)
(21489)
贸易(21477)
方法(21279)
(20924)
数学(17508)
数学方法(17394)
中国(16408)
(11027)
业经(10271)
关系(9443)
(9041)
(8989)
(8775)
(8197)
银行(8195)
理论(8049)
(8045)
(8011)
地方(7945)
(7940)
(7714)
金融(7713)
出口(7655)
出口贸易(7655)
机构
大学(153314)
学院(150821)
(78468)
经济(77368)
研究(58786)
管理(55862)
理学(47761)
理学院(47217)
管理学(46773)
管理学院(46460)
中国(45645)
(33250)
(32343)
科学(29600)
(28605)
财经(26384)
经济学(26230)
研究所(25884)
(24234)
中心(24165)
经济学院(23561)
北京(21941)
(21152)
(20236)
财经大学(19748)
(19694)
师范(19601)
(18948)
科学院(17696)
(17658)
基金
项目(92846)
科学(74751)
研究(71632)
基金(70804)
(60983)
国家(60572)
科学基金(51506)
社会(48919)
社会科(46628)
社会科学(46620)
基金项目(35608)
教育(32657)
(31048)
自然(29979)
资助(29909)
自然科(29328)
自然科学(29321)
自然科学基金(28866)
编号(27655)
(27586)
成果(23464)
(23182)
中国(22588)
国家社会(21774)
重点(21364)
(20921)
教育部(20695)
课题(19471)
人文(19438)
(19398)
期刊
(86135)
经济(86135)
研究(52717)
中国(29131)
管理(23533)
(22631)
科学(19473)
(18134)
学报(17857)
经济研究(16638)
国际(16569)
(16369)
教育(15631)
大学(14614)
(14553)
金融(14553)
财经(14080)
学学(13513)
问题(12727)
(12422)
世界(12352)
业经(11979)
农业(11631)
技术(11565)
(8807)
贸易(8807)
技术经济(7762)
商业(7560)
(7555)
国际贸易(7410)
共检索到237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杨伟  王胜  
中国在贸易创新的基础上发挥贸易优势成为贸易大国,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传统比较优势弱化而竞争优势尚未形成。要素流动理论是衔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桥梁,全球化下要素显现出新特征,基于要素双向流动的要素升级优化与集聚促成传统比较优势向贸易竞争优势转化。要素双向流动新开放型贸易战略的创新与自贸区、"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为贸易优势的重构提供战略支撑。重构的贸易优势由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级构成,以要素双向流动为条件,以改善内外部环境、要素升级优化与集聚为来源,以提升贸易竞争力为目标,是由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杨伟  王胜  
中国在贸易创新的基础上发挥贸易优势成为贸易大国,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传统比较优势弱化而竞争优势尚未形成。要素流动理论是衔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桥梁,全球化下要素显现出新特征,基于要素双向流动的要素升级优化与集聚促成传统比较优势向贸易竞争优势转化。要素双向流动新开放型贸易战略的创新与自贸区、"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为贸易优势的重构提供战略支撑。重构的贸易优势由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级构成,以要素双向流动为条件,以改善内外部环境、要素升级优化与集聚为来源,以提升贸易竞争力为目标,是由若干点、线、片和面贸易竞争优势交叉组成的立体贸易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佃凯  
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 ,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反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 ,这使得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由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喻志军  姜万军  
随着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张,中国与伙伴国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原因在于,出口产品立足于使用廉价劳动力,以低附加值为特征。本文试图论证:在中国,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形成的"点线优势"遇到了困境;而依据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发展"立体优势",尚需漫长的努力过程。现阶段,中国应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构建"平面优势",作为两者的衔接和过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晓玲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生产最适合本国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应性,这使得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由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屠新泉  刘洪峰  
自1995年1月1日成立以来,WTO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WTO也正处于历史上最大的困境,特别是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WTO制定贸易规则、降低贸易壁垒的功能几近瘫痪,极大地损害了WTO的权威,其前景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经历了最好的时期,在世界经济中快速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林毅夫  孙希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兰宜生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杨伟  王胜  
发挥贸易优势使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但全球化下贸易发展呈现新特征,贸易优势源于要素升级、优化和集聚。要素双向流动能够促成传统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应通过贸易优势培育机制培育要素双向流动的立体贸易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由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构成,以要素为载体,要素流动理论为指导,要素升级与优化为基础,要素集聚主导国际价值链分工为核心,获取本国要素收益为本质,提升贸易竞争力为客观体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杨伟  王胜  
发挥贸易优势使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但全球化下贸易发展呈现新特征,贸易优势源于要素升级、优化和集聚。要素双向流动能够促成传统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应通过贸易优势培育机制培育要素双向流动的立体贸易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由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构成,以要素为载体,要素流动理论为指导,要素升级与优化为基础,要素集聚主导国际价值链分工为核心,获取本国要素收益为本质,提升贸易竞争力为客观体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桂林  苏萌  
本文结合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外贸易额的数据,对我国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实施对对外贸易自身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对选择和制定“十一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内相应的贸易战略、政策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建国  
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剧变。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变,世界经济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西欧和日本迅速崛起,美国经济地位相对削弱,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快。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加剧的形势变化,世界各国无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谋求同所在地区的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促进同一区域若干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增强经济实力,进而提高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那种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本文首先从全球经济新秩序、比较优势来源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等角度对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背景进行分析,指出服从于经济发展总战略、致力于贸易强国、推动和谐国际经贸关系的构建是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取向,而立足本土市场实现内外贸易协同发展、发展服务经济促进出口商品竞争力提升、继续巩固与美国以及欧盟的经贸关系、探索与亚太地区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以及大力发展国际远洋运输构建我国海上贸易生命线则是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主要着眼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力  
本文探讨的是中国贸易战略的调整问题。中国长期以来所奉行的“出口至上”战略是传统外汇短缺时代的产物,在外汇已经非常充裕的今天已无存在的必要。“出口至上”战略加剧中外经济摩擦,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增加财政负担,需要尽快加以摒弃。中国应该重视进口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实行出口、进口和内销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邹新  
一、新贸易理论:从国家优势到企业优势的观念转变战后国际贸易的最大特点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所谓产业内贸易(也叫部门内贸易),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在某些具体的工业部门内进行相互贸易,即两国互相出口和进口属于同一产业或部门的产品。这种贸易格局无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