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1)
- 2023(9681)
- 2022(8122)
- 2021(7891)
- 2020(6293)
- 2019(14557)
- 2018(13696)
- 2017(26800)
- 2016(14236)
- 2015(15603)
- 2014(14984)
- 2013(14834)
- 2012(14044)
- 2011(12662)
- 2010(12700)
- 2009(11957)
- 2008(11693)
- 2007(10316)
- 2006(9459)
- 2005(8825)
- 学科
- 济(61447)
- 经济(61374)
- 业(41028)
- 管理(40110)
- 企(29687)
- 企业(29687)
- 方法(25263)
- 数学(23188)
- 数学方法(23002)
- 农(21211)
- 中国(20952)
- 财(18911)
- 贸(14717)
- 贸易(14709)
- 农业(14538)
- 易(14494)
- 制(13523)
- 税(12644)
- 业经(12217)
- 税收(12011)
- 收(11927)
- 地方(11221)
- 策(11192)
- 银(10934)
- 银行(10929)
- 行(10595)
- 融(10275)
- 金融(10275)
- 务(9890)
- 财务(9876)
- 机构
- 大学(197363)
- 学院(196636)
- 济(97983)
- 经济(96518)
- 管理(74834)
- 研究(73525)
- 理学(63928)
- 理学院(63296)
- 管理学(62651)
- 管理学院(62259)
- 中国(59348)
- 财(48301)
- 京(41111)
- 财经(37353)
- 科学(37226)
- 所(35154)
- 经(34471)
- 中心(33019)
- 经济学(32718)
- 研究所(31406)
- 经济学院(29642)
- 财经大学(28048)
- 江(27963)
- 农(27315)
- 北京(26751)
- 院(26525)
- 范(24688)
- 师范(24560)
- 业大(22248)
- 州(21946)
- 基金
- 项目(126076)
- 科学(102119)
- 研究(98032)
- 基金(96132)
- 家(82726)
- 国家(82055)
- 科学基金(70469)
- 社会(67553)
- 社会科(64245)
- 社会科学(64232)
- 基金项目(48291)
- 教育(44305)
- 省(43806)
- 自然(40855)
- 资助(40064)
- 自然科(39923)
- 自然科学(39915)
- 自然科学基金(39304)
- 划(38177)
- 编号(37998)
- 成果(32712)
- 部(31096)
- 国家社会(30143)
- 重点(28626)
- 发(27998)
- 教育部(27684)
- 中国(27676)
- 性(26656)
- 课题(26581)
- 人文(26387)
共检索到309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良清 平卫英 单青松 王佳
本文利用建档立卡脱贫户的实际调查数据,使用收入组合的Copula熵作为分裂标准构建决策树模型,用以评价单项扶贫政策对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而通过划分不同收入水平及相依结构的家庭群体,评价不同政策组合的增收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不同扶贫政策组合所划分的家庭收入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兜底保障、就业扶贫和扶贫小额信贷是增收效果最为显著的三项政策;第三,对于家中有劳动力的极端贫困家庭,兜底保障与就业扶贫的政策组合更能发挥出稳定的增收效应;对于不需依靠兜底保障类政策的一般贫困家庭,产业扶贫政策的增收效果更为显著。故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不同贫困群体采用针对性的扶贫政策组合,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扶贫政策 政策评价 决策树 非参数统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贫困村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均在于开发式扶贫。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就业扶贫均产生了正向作用,首先为产业扶贫,其次为金融扶贫,最后为就业扶贫。自2020年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要有效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与就业扶贫,努力保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扶贫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扶贫 金融扶贫 就业扶贫 增收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 朱玉春
中国农村40年的反贫困历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明确的反贫困路线、坚实的物质和政治保障、多维的扶贫开发项目和循序渐渐的反贫困策略是中国反贫困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以精准扶贫策略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体系科学性的重要体现。从世界反贫困的动态性和精准扶贫策略的科学性角度看,精准扶贫策略未来具有长期性,无论是中国农村反贫困成果的巩固,还是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治理,或者世界其他国家反贫困路径的选择,都需要借鉴精准扶贫策略。以精准扶贫策略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体系,是这个伟大时代顺应历史潮流的人权改进政策,其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未来长期性,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应于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反贫困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虹 王佳楠 吴比 石宝峰
论文通过梳理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现状,总结片区已脱贫县的历史经验,对未脱贫地区全部脱贫摘帽、已脱贫地区布局乡村振兴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清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扶贫政策从救济式扶贫阶段、体制改革扶贫阶段、大规模扶贫开发阶段、多维度扶贫政策阶段,到现在的精准扶贫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政府包揽""区域瞄准""物质帮扶""大水漫灌"到"开发式扶贫""多元共治""个体瞄准""扶志扶智""精准滴灌"的转变。
关键词:
扶贫政策 贫困治理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线 扶贫政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彬斌
本文利用中国1998—2009年分县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农村扶贫政策的目标选择问题和农民增收效果。新时期国定扶贫重点县的选择主要依据一个县的初期经济水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了照顾;新时期扶贫政策对国定扶贫重点县农民收入具有干预效应,但效应的大小根据初期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扶贫项目对农民的增收效果还具有一定的时期滞后性。
关键词:
国定贫困县 双差分 农民增收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琳 唐子茜
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高度。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的实践历程,归纳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新发展,进而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经验进行总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重庆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特殊直辖市,农村面积和人口分别是京津沪总和的2倍和2.7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和扶贫攻坚任务艰巨。直辖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扶贫投入,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构建综合扶贫格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姜锡明
贫困问题是始终困扰政府的一个难题,反贫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方面我国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本文以对新阶段政府对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政策支持和西部开发式扶贫的效果以及当前反贫困过程中尚存的问题等几方面的分析为基础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
反贫困 政策支持力度 扶贫效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增博 孙庆刚 王芳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顽疾,美国贫困救助制度的完备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贫困的异同点,结合美国以家庭为单位的贫困救助体系——劳动贫困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妇女儿童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借鉴其经验,为完善中国贫困救助体系,推动精准扶贫和2020后反贫困工作在贫困救助立法、贫困线制度、鼓励就业分类救助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方面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参考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扬扬 詹鹏 李实
借助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本文测算了1995-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多维贫困跨期变化,分解出主要减贫因子,并建立了减贫因子与国家惠农、减贫政策之间的关联。结论显示:整体上,农村多维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彰显超越收入维度的多维扶贫成效。具体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户自费医疗支出负担对整体贫困的贡献度最高,后期"新农合"普惠项目弥补了这块短板。缺乏经济能力在20年前是第二突出的多维贫困表现形式,但伴随民生发展得到缓解。现阶段,多维贫困农户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健康和医疗。细分群体中,老年人、教育程度低、居住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县等子群体的贫困程度很高,说明多维贫困集中分布于弱势群体和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区域,这些群体是政策的着力点。稳健性分析显示,改变子维度的代理变量、改变权重结构或去掉某些维度,本文结论仍然成立。
关键词:
扶贫政策 多维贫困 跨期变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娟娟 尚华
文章采用华东地区重点扶贫市临沂市发展程度不一样的县区内扶贫插花村、省定扶贫村的贫困户信息数据,对贫困户的脱贫稳固程度、内生脱贫能力进行量化,建立二元离散Logistic选择模型,评估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户的收入可持续增加效果。结果显示,国家的低保投入对于提高脱贫成效显著;贫困户以劳动收入主动脱贫虽然显著,但劳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太小,对脱贫稳固程度贡献需要增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定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传统扶贫工作的不足,深刻总结全国各地扶贫创新经验,鲜明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多、地区差异大的发展中大国开展扶贫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为新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