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9)
- 2023(5898)
- 2022(5003)
- 2021(5000)
- 2020(3992)
- 2019(9776)
- 2018(9064)
- 2017(16671)
- 2016(8873)
- 2015(9951)
- 2014(9665)
- 2013(9877)
- 2012(9220)
- 2011(8602)
- 2010(8362)
- 2009(7834)
- 2008(7540)
- 2007(6470)
- 2006(5735)
- 2005(5187)
- 学科
- 济(43354)
- 经济(43311)
- 业(22009)
- 管理(20948)
- 方法(19050)
- 数学(17837)
- 数学方法(17657)
- 中国(14674)
- 农(14245)
- 企(13792)
- 企业(13792)
- 农业(10538)
- 贸(9964)
- 贸易(9959)
- 易(9775)
- 地方(8881)
- 财(8497)
- 环境(7773)
- 业经(7406)
- 学(6861)
- 制(6842)
- 收入(6618)
- 发(6234)
- 出(6025)
- 银(5892)
- 银行(5890)
- 融(5885)
- 金融(5884)
- 关系(5817)
- 行(5750)
- 机构
- 大学(130622)
- 学院(127530)
- 济(63487)
- 经济(62679)
- 研究(51845)
- 管理(47228)
- 理学(40641)
- 中国(40443)
- 理学院(40126)
- 管理学(39574)
- 管理学院(39346)
- 科学(29392)
- 京(28701)
- 财(26154)
- 所(25874)
- 研究所(23829)
- 中心(22578)
- 经济学(21354)
- 财经(21207)
- 农(20396)
- 经(19592)
- 经济学院(19264)
- 北京(18819)
- 院(18671)
- 范(17597)
- 师范(17490)
- 业大(17001)
- 科学院(16461)
- 江(16244)
- 财经大学(15886)
- 基金
- 项目(88472)
- 科学(70467)
- 基金(66766)
- 研究(65367)
- 家(58959)
- 国家(58540)
- 科学基金(49075)
- 社会(44563)
- 社会科(42327)
- 社会科学(42317)
- 基金项目(34324)
- 省(30434)
- 自然(29234)
- 教育(29147)
- 自然科(28566)
- 自然科学(28557)
- 自然科学基金(28049)
- 资助(27808)
- 划(27206)
- 编号(24240)
- 部(21436)
- 中国(20621)
- 重点(20463)
- 国家社会(20266)
- 成果(20174)
- 发(20136)
- 教育部(18423)
- 创(17645)
- 课题(17306)
- 人文(17086)
共检索到19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琦 冯丹萌 张文杰
自1978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对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进行更综合的评价,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维评价模型来衡量中国贫困地区多维减贫效果。结果表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综合评价排名较高;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和大别山片区未来减贫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相反,西藏地区,南疆三地州和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目前发展较落后,但在未来减贫过程中有更多的潜力。
关键词:
减贫 综合评价 多维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琦 冯丹萌 张文杰
自1978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对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进行更综合的评价,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维评价模型来衡量中国贫困地区多维减贫效果。结果表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综合评价排名较高;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和大别山片区未来减贫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相反,西藏地区,南疆三地州和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目前发展较落后,但在未来减贫过程中有更多的潜力。
关键词:
减贫 综合评价 多维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胜年 史志乐 王升
土地整治的扶贫脱贫功用已在实践创新中得到充分体现。国际上将土地整治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工具,中国亦不外如是。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土地整治,具有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的减贫成效。本文选取河北、四川、贵州、云南和江西五省贫困村典型土地整治项目及其受益农户,通过田野调查和入户访谈获得一手数据和资料,并对土地整治前后农户多维贫困指数作了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土地整治能有效降低农户多维贫困程度,贫困发生率和平均剥夺份额均得到缓解;收入、住房、生活和生产条件等维度的贫困程度较土地整治前均得到改善;土地整治完成后,收入和耕地资源禀赋对农户多维贫困仍具较大影响。为进一步提升土地整治减贫成效,应灵活安排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将土地整治与产业开发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土地整治 减贫成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佳丽 王志章 王汉杰
本文以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F指数及BP神经网络法测度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要明显优于非劳动力流动家庭;(2)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贫困,但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除了教育维度之外,对于其它非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作用尚不显著;(3)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呈现"U形"关系;(4)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缓解一般多维贫困户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琦 石超
土地整治是推动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但土地整治对贫困人口收入效应的影响程度目前还缺乏精确估计。基于768份农户实际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法(PSM法)评估了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给参与农户带来的收入效应后发现,土地整治项目对参与农户的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平均可使农户家庭年收入增加13 118元,效应明显;但这种效应对不同农户类型是有差异的,即非贫困户收入提升幅度平均为17 174元,显著高于贫困户收入提升的9 357元。据此提出要继续强化土地整治在扶贫脱贫中的力度,加大土地整治项目的益贫性和精准性,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联动性和整合程度。
关键词:
土地整治 PSM法 减贫绩效 扶贫开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 张建 朱玉春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不仅是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焦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多维贫困的准确测度是有效攻克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环节。基于秦巴山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1325份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F指数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存在明显的交叉性与多维性贫困,致贫原因亦复杂多样。依据测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反贫困路径: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深度贫困区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提升深度贫困区人力资本水平;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健康网络,强化深度贫困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做到社保兜底;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动,拓宽深度贫困区农村居民收入渠道;重视深度贫困地区综合发展,有计划地推进深度贫困区乡村振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迎风
本文认为,用单一的收入标准来了解贫困会低估个体真实的贫困状况,很难全面反映个体贫困的复杂性、脆弱性和持久性。本文基于Sen的能力方法,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利用模糊集方法测度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论显示,相对于收入贫困,个体的教育、健康和医疗保险等贫困状况更为严重;多维贫困关于测度方法、权重较敏感,等权重下的AF多维贫困被其它方法与权重下的多维贫困严格占优,而在Betti&Verma权重下的AF多维贫困中,则住房、卫生设施和健康对多维贫困的贡献更大;多维贫困在西部、农村及女性中依然更严重。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能力方法 完全模糊及相对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丹 刘睿彬
扶贫成效的精准评价是开展扶贫后续工作的重要保障。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文章以湖北省及各大连片特困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利用A-F模型,对多维贫困状况进行测度和分解,进而分析和评价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效。研究表明,湖北省精准扶贫工作总体上取得一定成果,特别是在提高住房环境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增加收入、加强教育、保障养老、促进产业升级、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各大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成效则普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成效评价 多维贫困测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红倩 杨燕
基于CHFS数据库中个人和家庭数据,补充信息变量对中国老年人口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对比了老年人口多维贫困的地区差异,分析了不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水平对老年贫困的减贫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手段的不断深入,信息贫困呈现更显著的特征,信息维度对老年人口多维贫困的影响超过了传统贫困中的收入、资产、健康、消费和心理维度。在减贫效应方面,城乡居民养老金能够有效缓解收入和资产贫困,而城镇职工养老金对六个维度的贫困均能起到有效缓解作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于老年人口资产、收入、心理维度的减贫作用显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则能够有效缓解六个维度的贫困。因此,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深入,应更加关注老年人口的物质贫困与非物质贫困的关系,尤其是扩大信息维度带来的减贫效应,同时对于城乡居民和职工两类老年群体,实施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长茂
中国部分县市人口之所以贫困,既有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原因,又有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一些地区因人口过快增长,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导致人口生态严重失衡和贫困绵延;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为了尽快地脱贫致富,加快步伐对矿产资源进行粗放开采和加工,工业“三废”超标排放日趋严重,致使环境污染和疾病增加。工业时代的环境污染比农业时代的生态失衡,对人口发展的危害更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端正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提高人口利用自然资源的科技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安戈
在当代中国农村的贫困地区 ,妨碍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就是缺乏灌溉系统。由于没有灌溉系统 ,那些本来已经脱贫的家庭又常常因为旱灾而重新陷入贫困状态。因此 ,当地政府应重视兴建中小型水利工程 ,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贫困的痼疾。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水利建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扬扬 Sabina Alkire 詹鹏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调查数据(CFPS),依据全球MPI标准,测算并分析了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研究发现,中国的多维贫困程度并不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多维贫困有着显著的影响;贫困人群普遍在健康、教育等方面遭受了剥夺,但细化到各群组,指标贡献度各有差异;经济贫困与多维贫困的交叠程度呈跨期递减趋势。总体而言,中国以发展为中心的扶贫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是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也预示了中国在2020年前全面奔向小康社会、实现减贫目标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经济贫困 分解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涛
通过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测度和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创新性地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测度中国城市多维贫困,并进行相应分解。通过梳理当前的城市扶贫政策和总结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特色,认为多维治理才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最终归宿。针对多维贫困的"内卷化"问题,提出在多维贫困测度的维度上应从收入、教育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进行测度和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卉 王娜 王丹青
应用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的九个省份,从收入贫困、能力贫困、社会排斥贫困和参与性不足贫困四个方面确定七个维度,进行多维贫困测度。结果显示,健康保险和卫生设施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而且随着维度的增加,住房和教育对贫困的影响逐渐加大,多维贫困者的贫困深度加深。维度分解结果显示,地区差距仍比较明显,多维贫困最严重的是贵州省。
关键词:
多维贫困 测度 城镇贫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龙莹 解浩
利用CHNS1999—2010年调查数据,采取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中国多维贫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动态分解。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近年来,除就业维度和教育维度贫困发生率有所上升之外,其他维度贫困发生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医疗保险和收入维度最为明显。第二,多维贫困在1999—2003年间有所恶化,此时返贫人口比重高于脱贫人口比重,2003—2010年间有所改善,此时脱贫人口比重高于返贫人口比重。长期贫困人口比重在1999—2010年间出现显著的下降。第三,早期多维贫困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返贫效应大于脱贫效应,近年来多维贫困状况改善的主要原因是脱贫效应大于返贫效应,而长期贫困效应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较小。
关键词:
贫困发生率 多维贫困指数 返贫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