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64)
2023(18284)
2022(15905)
2021(14934)
2020(12651)
2019(29606)
2018(29121)
2017(55511)
2016(30102)
2015(34534)
2014(34476)
2013(34231)
2012(31639)
2011(28629)
2010(28226)
2009(26303)
2008(26035)
2007(22393)
2006(19083)
2005(17043)
作者
(86682)
(72483)
(71787)
(68717)
(46100)
(34736)
(32914)
(28401)
(27439)
(25653)
(24626)
(24390)
(22846)
(22745)
(22575)
(22305)
(21885)
(21470)
(20805)
(20652)
(17834)
(17770)
(17580)
(16433)
(16284)
(16111)
(15917)
(15909)
(14527)
(14309)
学科
(124993)
经济(124862)
管理(85004)
(80792)
(66333)
企业(66333)
方法(60980)
数学(54044)
数学方法(53393)
中国(33825)
(32566)
(31748)
(25936)
业经(25752)
(25489)
贸易(25479)
(24772)
地方(23561)
(21652)
农业(21530)
(20206)
财务(20124)
财务管理(20080)
理论(19436)
(19025)
企业财务(19011)
银行(18971)
(18970)
金融(18966)
(18888)
机构
大学(432851)
学院(429228)
(178528)
经济(174900)
管理(169741)
理学(147501)
研究(146244)
理学院(145880)
管理学(143284)
管理学院(142524)
中国(111473)
(91735)
科学(89691)
(79828)
(73494)
(69605)
研究所(67195)
中心(66889)
财经(64774)
业大(64141)
(60081)
(59080)
北京(58268)
(55761)
师范(55229)
农业(54853)
经济学(54529)
(52858)
经济学院(49313)
(48996)
基金
项目(294580)
科学(231591)
基金(215492)
研究(212883)
(188097)
国家(186619)
科学基金(160189)
社会(134408)
社会科(127473)
社会科学(127441)
基金项目(113642)
(112946)
自然(105086)
自然科(102671)
自然科学(102641)
自然科学基金(100808)
教育(98133)
(96018)
资助(90503)
编号(85980)
成果(69393)
重点(65964)
(65823)
(62050)
(60424)
课题(58987)
科研(56900)
创新(56527)
教育部(56483)
国家社会(55642)
期刊
(185882)
经济(185882)
研究(125207)
中国(78398)
学报(68658)
科学(62728)
(62003)
(60731)
管理(59656)
大学(51893)
学学(48749)
教育(43866)
农业(43084)
(38681)
金融(38681)
技术(37550)
财经(31297)
经济研究(31251)
业经(29092)
(26760)
问题(24296)
(23169)
图书(21925)
(21760)
技术经济(21126)
统计(20931)
理论(20843)
(20007)
科技(19420)
国际(19025)
共检索到623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云峰  董邦国  
本文以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从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货币需求、国民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因素影响而呈现出长期稳定性特征,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对其即期增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而利率的外生性削弱了货币需求对利率的调节作用;基于VEC模型的短期G ranger因果检验,支持货币量、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短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云峰  
本文以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从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货币需求、国民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因素影响而呈现出长期稳定性特征,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对其即期增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而利率的外生性削弱了货币需求对利率的调节作用;基于VEC模型的短期Granger因果检验,支持货币量、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短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兆泉  
文章采用允许存在结构性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及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的货币需求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际的货币需求量、实际国民收入、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实际货币需求依赖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化,表明交易需求是实际货币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对实际货币需求的长期影响比较显著,但影响幅度较小;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贵  
稳定的货币需求是货币目标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货币需求与货币目标制的内在关联。其次,基于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96-2011年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货币需求函数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的系数都缺乏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势必增加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难度,从而导致现行货币目标制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不断降低。最后提出为提高货币政策框架的有效性,中国应择机引入通胀目标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从来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由金融创新而导致的新型替代资产较少,金融资产结构较为单一,金融创新对经济的冲击效应往往不很显著。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当改革达到较高的程度后,制度因素虽然仍会起作用,但其效应有可能减弱,一般趋势性因素的冲击效应有可能增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推进,我国金融创新的步伐和水平明显提高,金融创新作为一种趋势性因素将成为货币需求不稳定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袁伟彦  
基于已有研究,本文将资产价格纳入标准货币需求函数,利用最新发展的Bounds协整检验和Bai&Perron结构变化检验分析我国货币需求关系。结果发现,包含股票价格的M1需求函数在1992—2009年具有长期稳定特征,股价上涨将增加M1需求;而M2需求与资产价格、M1需求与住宅价格的关系均发生了结构变化。ECM估计结果则表明,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少数几个变量对货币需求短期变化的解释能力有限。这意味着,考虑股票市场影响后,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盯住M1仍是合适的,但货币短期调控难度加大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海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我国也不例外地遭受冲击。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趋势及稳定性,并且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变动的原因。由于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频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因此,本文采用的是剔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影响之后的货币乘数。通过基本统计分析与单位根检验,得到了货币乘数不稳定这一结论。通过对影响货币乘数的各比例进行分析,发现造成货币乘数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定期与储蓄存款—活期存款比率及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燕芬  
本文首次用国际通行的方法对我国的基础货币数据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协整方法对我国货币乘数的稳定性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采用的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Engle-Granger两步法的分析结果均显示,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我国的货币乘数不稳定。因此,我国央行目前采用的以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这一框架,缺乏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项后军  孟祥飞  潘锡泉  
本文在开放框架下,基于结构突变的视角对纳入汇率(特别是在考虑到了汇率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及国外利率等因素的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期内,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确实在2003年4月和2005年9月两个时点发生了结构突变;而且这两次结构突变对货币需求函数的结构产生了显著不同的影响,表现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在2003年4月前以及2003年4月至2005年9月前均未能对广义货币需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在2005年9月后却对广义货币需求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尽管如此,汇率的这种结构变化对货币需求函数造成的影响仍未能改变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即在开放框架下我国仍然存在着稳定的货币需求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如丰  
基于不同货币总量的统计方法编制了我国季度Divisia货币总量指数和现金等价货币总量,并与现行的简单加总货币总量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发现,广义简单加总货币总量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广义Divisia货币指数和现金等价货币总量对经济中其他变量的解释力明显强于狭义货币总量指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光  
本文在协整分析的框架内,首先使用年度数据检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而后通过Andrews和Kim(2003)样本端点结构变化检验的自举分析,使用季度数据研究1993—1996年的高通胀和2007年新一轮通胀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M1和M2的需求函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发生了结构变化。与90年代高通胀不同,新一轮价格上涨没有影响到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以期为央行近期的货币政策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董晓辉  
以货币供应量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以货币需求稳定性为前提的。笔者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纳入影响货币需求的考察范畴,对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修正,采用1998年~2009年数据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统计特征作估算,发现我国货币需求确实存在不稳定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太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成立,接管了中国人民银行原先承办的有关专业银行的业务,使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从那时起,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专一的中央银行而存在,成为中国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从我国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历程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卫华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来对 1 994年 1季度 - 2 0 0 1年 1季度期间中国狭义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在样本期内影响中国狭义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预期 ,同时利率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铁力,王善华  
本文针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出现的新变化,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1990~2002年期间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二阶ECM模型分析了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化进程仍在进行,但趋势已经减缓;物价水平同货币需求成反方向变动,居民部门存在着货币幻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