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2)
- 2023(17301)
- 2022(14900)
- 2021(14057)
- 2020(11801)
- 2019(27532)
- 2018(27046)
- 2017(52232)
- 2016(28033)
- 2015(31951)
- 2014(31450)
- 2013(31094)
- 2012(28377)
- 2011(25522)
- 2010(25335)
- 2009(23171)
- 2008(22323)
- 2007(18958)
- 2006(16235)
- 2005(14052)
- 学科
- 济(115345)
- 经济(115224)
- 管理(78238)
- 业(74194)
- 企(61355)
- 企业(61355)
- 方法(58691)
- 数学(52425)
- 数学方法(51633)
- 中国(30667)
- 农(29124)
- 财(27663)
- 业经(23982)
- 学(23640)
- 贸(22759)
- 贸易(22747)
- 易(22144)
- 地方(20184)
- 农业(19393)
- 理论(19201)
- 制(18871)
- 务(17572)
- 财务(17489)
- 财务管理(17453)
- 和(17275)
- 技术(17137)
- 环境(16882)
- 企业财务(16534)
- 银(16494)
- 银行(16456)
- 机构
- 大学(396955)
- 学院(394800)
- 济(162767)
- 经济(159606)
- 管理(157783)
- 理学(138030)
- 理学院(136578)
- 管理学(133841)
- 管理学院(133161)
- 研究(131464)
- 中国(100075)
- 京(83697)
- 科学(80776)
- 财(72015)
- 所(64720)
- 农(60479)
- 中心(59873)
- 研究所(59506)
- 财经(59407)
- 业大(58173)
- 经(54419)
- 江(53938)
- 北京(52926)
- 范(50933)
- 师范(50437)
- 经济学(50353)
- 院(48007)
- 农业(47566)
- 经济学院(45620)
- 财经大学(44655)
- 基金
- 项目(277335)
- 科学(219506)
- 基金(204195)
- 研究(200500)
- 家(178593)
- 国家(177214)
- 科学基金(153041)
- 社会(127128)
- 社会科(120664)
- 社会科学(120633)
- 基金项目(107312)
- 省(105452)
- 自然(100916)
- 自然科(98673)
- 自然科学(98651)
- 自然科学基金(96872)
- 教育(93139)
- 划(90004)
- 资助(85987)
- 编号(80583)
- 成果(64078)
- 重点(62223)
- 部(61994)
- 发(58109)
- 创(57434)
- 课题(55203)
- 创新(53631)
- 科研(53575)
- 教育部(53538)
- 国家社会(53037)
- 期刊
- 济(164009)
- 经济(164009)
- 研究(113587)
- 中国(69193)
- 学报(61197)
- 科学(57518)
- 管理(56475)
- 农(53137)
- 财(53015)
- 大学(47095)
- 学学(44456)
- 教育(41815)
- 农业(37285)
- 技术(35588)
- 融(33808)
- 金融(33808)
- 财经(28524)
- 经济研究(28396)
- 业经(25649)
- 经(24342)
- 问题(21191)
- 业(20413)
- 统计(20373)
- 技术经济(19167)
- 图书(18737)
- 贸(18319)
- 策(18307)
- 科技(18092)
- 理论(18037)
- 资源(17609)
共检索到558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蕾 张宗成
通过应用STAR(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非线性的实证检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具体形式为指数平滑自回归(ESTAR),其转换变量为滞后一期的真实国民收入,转换速度显著,但是较慢,转换函数的斜率值为-2.64。该结论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反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时滞性。本文建议采用非线性模型研究货币需求函数,同时提高货币政策在不同机制的转换速度,降低时滞。
关键词:
货币需求 ESTAR 非嵌套检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蕾
本文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并发现指数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更加符合我国短期的货币需求函数。通过检验,我们发现非线性模型的转换变量为滞后一期的真实国民收入,该结论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另外,通过检验发现非线性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因此,非线性模型将会给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需求 ESTAR 非嵌套检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松华
通过给予货币需求函数以明确的微观理论基础,实证检验中国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其稳定性表明,收入和利率均对我国货币需求有着显著影响,相对来讲,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稍小,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但调节力度稍弱,且稳定性极差,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应寻求更为合理的中介目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雪峰 吴振信
本文以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为背景,从经典的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货币需求、国民收入、贷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高利率弹性,货币量、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短期均衡关系,M1主要受收入因素影响而呈现出长期稳定性特征,贷款利率对货币需求有显著调节作用。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富胜 戴春平
通过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货币需求存在利率弹性以及证券资产需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制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两方面的机制性障碍,提出了在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同时,通过利率结构调整和规则调整启动资本市场,重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的政策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红驹
本文应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 1 979- 2 0 0 0年间的货币需求函数 ,结果说明 M1实际余额与实际 GDP和 1年期存款利率存在同积关系 ,M2 与实际 GDP和 1年期存款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存在同积关系 ,这表明实际货币余额与实际 GDP和利率或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但是 M1和 M2 货币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并不稳定 ,这给短期货币需求的预测增加了困难 ,不利于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政策操作
关键词:
误差修正模型 货币需求函数 M1 M2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萌
本文选取2005~2010年的月度经济数据,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建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需求量由收入、利率、汇率、股票市值和价格水平预期等因素决定,它们之间相关关系各不相同,而且货币需求量对各种因素的短期和长期弹性差异较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立货币需求模型的变量因子会逐渐发生变化。本文根据我国当代货币实际需求,选取变量因子建立货币需求模型,并对我国当代的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文章指出:(1)我国需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2)货币政策的操作应当逐步关注股票市场的影响;(3)小幅提高基准利率不能抑制我国经济过热现象;(4)央行维持物价相对稳定是扩大内需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 回归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曾华 李凯 郑红
针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预测应用的局限性,以进化的全局粒子群优化算法为基础对小波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优化与调整,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二级组合网络结构的非线性误差校正模型,解决了模型参数非线性估计问题。通过对中国近25年来的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与预测,验证了给出模型的有效性、实用性及预测精度。在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宏观经济变量假设条件下,对货币需求量进行了实际预测并得出真实预测值,证明了模型的应用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泽涛
为了解释中国"高货币化"之谜,文章基于新的视角,把地下隐形经济纳入规模变量考察范围,把货币总量划分为M1和M2-M1两部分,建立相应的货币需求理论模型。选取1992-2016年数据,运用计量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货币M1需求相关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包含地下隐形经济的国民收入总额;二是中国经济运行的货币化水平,与准货币M2-M1需求相关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不包含地下隐形经济的国民收入;二是利率;三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文章认为,货币M1高发部分被不断扩张和深化的经济运行货币化以及社会事业运行货币化所吸纳,准货币M2-M1高发部分被社会经济主体巨大的投机性需求力量、投资性需求力量和预防性需求力量所吸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超愚
(t)波动而如图4所示。在鲍莫尔(Ban-mol)──托宾模型下,计划货币流通速度是由优化既定交易规模的货币持有量决定的,相当于既定货币持有量的合意流通次数。不排除V*在时间维度上随机行走(random-walking)的可能性,所以轨迹V(t)也许只是对轨迹V*(t)的事后修匀。(2)存在如图5所示的货币流通速度技术上限V(t),轨迹V(t)构成了实际货币流通速度的天花板(ceiling)。V(相对于V*)是慢变量因而假定其轨迹是跨时平稳的。①(3)(非政府启动)需求膨胀或者其强化在实行信贷规模控制的货币制度下通过(在鲍莫尔-托宾模型下)提高货币存货替代使用的报酬而提升信贷配额的利用效率,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莉
本文应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95-2004年各季度的相关数据,对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说明:1995年以来的实际货币余额一直与GDP、一年期存款利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保持着协整关系,这一实证分析的结果说明十年以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中长期关系相对稳定。同时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中国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M1增长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M2实际余额的短期调整速度要低于M1实际余额的短期调整速度。
关键词:
误差修正模型 货币需求函数 M1 M2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巍 徐颖
本文对近代中国(1927—1936年)的宏观货币需求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证考察。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近代中国货币需求理论函数得以运行的前提假设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抽象。(2)建立了1927—1936年中国货币需求理论函数。(3)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该理论函数做了实证,用Beta系数分析了各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用双对数回归方程考察了货币需求量对各解释变量的弹性
关键词:
货币需求,理论函数,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瑛琨 赵振全 刘艳武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两个阶段(1978—1993和1994—2004)的中国静态和动态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结果表明,M1、M2与收入、利率、价格预期、货币化程度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货币化程度的引入有助于建立更为精确合理的货币需求函数。第一阶段M1和M2的短期动态方程比较稳定,而第二阶段稳定性较差。中国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不得已的选择,M1比M2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新华
本文深入研究了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并结合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变化情况,利用1998—2010年的经济金融季度时序数据构建了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协整模型。根据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和货币缺口的波动情况,深入分析了1998年以来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原因,揭示了中国在不同阶段的货币供需状况。
关键词:
货币需求 货币缺口 协整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