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6)
2023(15712)
2022(13607)
2021(12867)
2020(10752)
2019(25160)
2018(24658)
2017(47689)
2016(25503)
2015(28949)
2014(28499)
2013(28228)
2012(25788)
2011(23290)
2010(22729)
2009(20829)
2008(20097)
2007(16957)
2006(14409)
2005(12468)
作者
(71418)
(59418)
(58796)
(56226)
(37872)
(28332)
(26847)
(23380)
(22640)
(20842)
(20245)
(19993)
(18612)
(18514)
(18472)
(18085)
(17617)
(17376)
(17073)
(17072)
(14568)
(14409)
(14230)
(13456)
(13273)
(13223)
(12904)
(12744)
(11758)
(11676)
学科
(106506)
经济(106394)
管理(72047)
(67788)
(55934)
企业(55934)
方法(55106)
数学(49290)
数学方法(48668)
中国(27984)
(26287)
(25985)
业经(21562)
(21283)
贸易(21274)
(20877)
(20736)
地方(18169)
农业(17529)
(17024)
(16787)
财务(16715)
财务管理(16678)
理论(16364)
环境(15863)
企业财务(15828)
(15722)
技术(15575)
(15166)
金融(15164)
机构
大学(362796)
学院(358314)
(151148)
经济(148303)
管理(145411)
理学(127506)
理学院(126193)
管理学(123871)
管理学院(123248)
研究(119312)
中国(91197)
(76303)
科学(71949)
(66576)
(58097)
财经(55283)
中心(54280)
(53400)
研究所(53369)
业大(52255)
(50724)
北京(48294)
(47795)
经济学(47104)
(45530)
师范(45121)
(43646)
经济学院(42756)
农业(42056)
财经大学(41728)
基金
项目(253197)
科学(200672)
基金(187693)
研究(183675)
(163490)
国家(162254)
科学基金(140534)
社会(117911)
社会科(112002)
社会科学(111976)
基金项目(98520)
(94898)
自然(91785)
自然科(89728)
自然科学(89707)
自然科学基金(88111)
教育(84461)
(81091)
资助(79263)
编号(73044)
成果(58082)
(57280)
重点(56143)
(52558)
(52071)
国家社会(49714)
教育部(49646)
课题(49584)
科研(48913)
创新(48688)
期刊
(150365)
经济(150365)
研究(104351)
中国(60840)
学报(54730)
科学(51456)
管理(51432)
(49047)
(46619)
大学(42351)
学学(39901)
教育(34956)
农业(33032)
技术(31300)
(31222)
金融(31222)
财经(26573)
经济研究(26021)
业经(22891)
(22655)
问题(19601)
统计(19142)
技术经济(17704)
(17510)
图书(17493)
(17364)
理论(17094)
(16817)
科技(16221)
(15704)
共检索到505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国庆  林梦瑶  
本文利用Fisher-Seater的货币长期中性检验模型对中国1997年第1季度—2009年第4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货币长期导数是发散的,表明货币在长期内是非中性的。基于这一结果我们认为,近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影响实际经济上是有效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楚尔鸣  喻多娇  
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正确地认识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确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采用了中国1996—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货币是否为中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不但在短期表现为非中性,在长期也是非中性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兰  潘冠中  
本文在多个著名的单因子利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一般模型,其漂移项涵盖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形式。并用广义矩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在多种指标的比较下得到了一个较好模型。此模型的漂移项为非线性形式,具有显著的均值回复效应,且利率波动对利率水平极为敏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岳超云  牛霖琳  
本文在DSGE模型框架下用贝叶斯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规则和数量规则进行了估计,并比较了不同货币规则模型对数据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提供了货币规则随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改革演化的证据。本文发现数量规则比利率规则在整体上更能解释中国的货币政策,但是利率规则的解释能力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逐渐提高,此外在利率规则中加入货币因素能显著提高模型对数据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锦顺  
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下,根据中国1993年1月-2012年10月的经验数据,运用货币效用模型(MIU)和广义矩方法(GMM)估计了样本期内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并分析了货币替代程度变化对政府铸币税和居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基于CES生产函数估计的货币替代程度比以往学者从数量比角度估计的货币替代程度明显偏小。货币替代尽管给政府造成铸币税损失,但持有外币也能增进居民的福利,货币替代程度提高总体上能够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所以政府只能通过稳定物价、增强人民币信心来降低货币替代程度,防止铸币税损失。放松外汇管制、藏汇于民等措施可以增加社会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勇  姚慧丽  李小琪  
文章在购买时间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推导了开放经济下的货币需求模型,并采用1996~2007年的季度数据,基于SVECM方法估计了我国的包含汇率预期和外国利率变量的货币需求函数。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体现了货币余额与相关经济变量间的随机性协整关系;货币余额的动态调整受到汇率预期的显著影响,人民币预期贬值将减少我国的货币需求;外国利率变动对我国货币余额的影响不显著;经济的开放性总体上对我国货币需求产生有限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邓静远  王文甫  
为刻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征,本文引入指数平滑跃迁函数对STVAR模型进行拓展,就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发现,在对产出的影响方面,当处于低增长区制时,利率、汇率以及货币供给对产出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当处于高增长区制时,只有利率对产出的非对称效应是明显的。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方面,在低增长区制,利率对物价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高增长区制下,利率对物价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影响。此外,本文还通过非对称格兰杰因果检验说明结论具有稳健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士春  
通过一个三元(货币供应量M_2的增长率、名义利率、实际产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一次永久性变动对实际产出、名义利率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货币超中性不成立,存在Mundell—Tobin效应,即货币供应量M_2增长率的一次永久性变动使实际产出增加,实际利率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光  张晓峒  聂巧平  
本文对Johansen协整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需求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真实货币余额、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利率之间存在两个长期均衡关系,即货币需求关系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中调整系数反映了各变量对非均衡误差的直接动态反应,而产出和通货膨胀率以较快速度向后一均衡关系的调整说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两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两种均衡关系对通货膨胀都有明显的直接抑制效应,且前一均衡关系还会通过抑制货币需求来间接实现价格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红驹  
本文应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 1 979- 2 0 0 0年间的货币需求函数 ,结果说明 M1实际余额与实际 GDP和 1年期存款利率存在同积关系 ,M2 与实际 GDP和 1年期存款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存在同积关系 ,这表明实际货币余额与实际 GDP和利率或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但是 M1和 M2 货币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并不稳定 ,这给短期货币需求的预测增加了困难 ,不利于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政策操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松华  
通过给予货币需求函数以明确的微观理论基础,实证检验中国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其稳定性表明,收入和利率均对我国货币需求有着显著影响,相对来讲,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稍小,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但调节力度稍弱,且稳定性极差,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应寻求更为合理的中介目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坤  程建华  
本文分别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累积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各类定义下的中国货币中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M_0、M_1和M_2均存在明显的非中性特征,M_2增速变化会造成实际产出永久性累积损失;实际产出对货币增量变化量的冲击反应具有振荡特征。其隐含的政策启示是:短期内货币量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应权衡货币量的产出稳定目标与产出增长目标;稳定的货币量变化速度有利于经济稳定运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春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低利率、增加流通中货币成了各国政府解决金融危机的共同做法,货币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持续多久,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1978-2009年的流通中货币、利率、物价指数对GD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中货币不是实际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货币是中性的;GDP的实际增长率是实际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名义利率和GDP没有因果关系;GDP和物价指数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从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出发,融入了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变动,考察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目标规则,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规则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及潜在机制。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央银行最优货币政策参数为0.144055,央行货币政策是逆周期操作,也意味着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赋予通货膨胀目标更高的权重;同时我国货币政策是逆房地产市场周期、顺股市周期的。进一步,本文从最优货币政策的角度考察了我国货币状况指数的权重。根据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货币状况指数权重为0.302876,即利率上升1%相当于汇率下降0.30%,意味着利率变动的效果要小于汇率变动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刚  
本文对传统汇率变动影响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在模型中增加了币种变量。同时,针对币种增加所导致的变量选择问题,本文采用了计量经济学领域较前沿的LASSO方法进行解决。在此框架基础上,文章利用2005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56个币种的日汇率数据进行了分时段研究,并着重分析了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对他国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人民币已成为不少国家"篮子货币"的组成部分,且权重有显著增加。不过,针对部分国外学者关于东亚地区已经从"美元板块"转换为"人民币板块"的结论,本文认为人民币在东亚货币板块中影响力虽有显著提高,但美元仍为东亚地区最主要的记账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