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8)
2023(12911)
2022(11286)
2021(10770)
2020(8986)
2019(21143)
2018(20729)
2017(40634)
2016(21942)
2015(24987)
2014(24665)
2013(24847)
2012(22933)
2011(20860)
2010(20544)
2009(18944)
2008(18508)
2007(15829)
2006(13890)
2005(12557)
作者
(62219)
(51394)
(51022)
(48837)
(32988)
(24515)
(23250)
(20148)
(19631)
(18376)
(17685)
(17452)
(16246)
(16072)
(15875)
(15858)
(15324)
(14925)
(14755)
(14683)
(12761)
(12595)
(12265)
(11630)
(11436)
(11428)
(11271)
(11116)
(10239)
(10109)
学科
(93542)
经济(93432)
管理(61953)
(58539)
(47681)
企业(47681)
方法(46024)
数学(41007)
数学方法(40615)
中国(26281)
(23906)
(22957)
(20006)
贸易(19997)
(19490)
业经(18892)
(17721)
(16743)
地方(16593)
农业(15727)
(14632)
银行(14600)
(14283)
财务(14217)
(14196)
金融(14195)
财务管理(14185)
(13913)
理论(13898)
环境(13758)
机构
大学(316991)
学院(312087)
(134921)
经济(132316)
管理(125639)
理学(108821)
理学院(107686)
研究(107282)
管理学(106072)
管理学院(105529)
中国(83688)
(67701)
科学(63058)
(60867)
(53276)
财经(49573)
研究所(48358)
中心(48215)
(45588)
(45375)
北京(43807)
业大(43373)
(42825)
经济学(42086)
(40398)
师范(40109)
(38461)
经济学院(38114)
财经大学(37219)
农业(35559)
基金
项目(211706)
科学(167431)
研究(156748)
基金(156489)
(135377)
国家(134323)
科学基金(115691)
社会(100654)
社会科(95555)
社会科学(95532)
基金项目(82495)
(78406)
自然(73984)
自然科(72281)
自然科学(72266)
教育(71344)
自然科学基金(71003)
(67017)
资助(66059)
编号(62717)
成果(51631)
(48608)
重点(46837)
(44331)
(43369)
课题(42747)
教育部(42338)
国家社会(42116)
人文(40922)
大学(40540)
期刊
(141978)
经济(141978)
研究(97919)
中国(55633)
学报(45834)
管理(45190)
(44271)
科学(43419)
(41069)
大学(35204)
学学(32892)
教育(32084)
(32049)
金融(32049)
农业(28761)
技术(25403)
财经(24626)
经济研究(23781)
业经(21021)
(20993)
问题(19020)
(17314)
理论(16336)
图书(16273)
技术经济(15429)
(14976)
国际(14953)
世界(14840)
实践(14563)
(14563)
共检索到459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彤娟  
货币错配是指一个权益实体的净值(净收入)对汇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近几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呈不断上升之势,货币错配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国内金融改革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准确测度我国货币错配程度,分析我国货币错配的形成原因和独特性以及负面影响,对于防范和控制货币错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Goldstein和Turner提出的AECM指标对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错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少波  贺庆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金融现象,研究这一现象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金融深化过程中经济金融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外对货币错配引致原因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1986年至2005年间我国货币错配的引致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的经济规模、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等因素对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货币错配现象的特点对以上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胜刚  姜昱  
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显著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的因素按作用效果依次为:汇率制度、贸易顺差、经济增长率。从作用方向看,汇率制度的影响系数是负的,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系数是正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建波  
货币错配是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一问题在新兴市场国家特别突出。有关货币错配的理论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了较大进展,一年多来,国内许多学者结合中国实际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中国实际,先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论证我国货币错配的风险主要集中于中央银行,然后,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货币错配风险,最后,提出一些应对货币错配非对称性的办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黎紫丹  
本文对货币正价值的涵义作了界定,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分布滞后模型和递归检验的方法,本文证明在1979~2003年间,中国货币具有正价值,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并发现在1992年以后,中国货币正价值的作用有所减弱,货币内生性不断增强。本文将其主要原因归结于:中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货币政策的时滞日益增强,其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梗阻,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日渐显著。对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要有前瞻性,而且应更注重结构性调控,积极调整货币政策框架以适应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所带来的冲击,同时应考虑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与衔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松华  
通过给予货币需求函数以明确的微观理论基础,实证检验中国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其稳定性表明,收入和利率均对我国货币需求有着显著影响,相对来讲,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稍小,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但调节力度稍弱,且稳定性极差,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应寻求更为合理的中介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志祥  
文章主要运用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1994年到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货币供应量、利率这两个重要货币政策变量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能对经济产生影响,但它们对GDP的作用效果是有差异的。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思群  
本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85~2009年以来的长期货币需求和短期货币需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货币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大低于理论的预期;短期价格水平变化和货币数量的变化甚至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利率水平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非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无足轻重。这些发现说明中国以消费或零售价格指数为中介指标,以货币数量控制为主要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需要进行调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富国  任鑫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替代的衡量标准及其决定因素,并结合迈克·波尔多 (Micheal D.Bordo)和伊萨·乔瑞(Ehsan U.choudhri)提出的货币替代需求函数,分类提出中国货币替代模型的货币需求函数,最后对这一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货币替代程度较低;汇率因素并不显著,国内外名义收益率之差和通货膨胀率是决定现阶段我国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本外币生息资产的替代是我国现阶段货币替代的主要类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雪峰  吴振信  
本文以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为背景,从经典的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货币需求、国民收入、贷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高利率弹性,货币量、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短期均衡关系,M1主要受收入因素影响而呈现出长期稳定性特征,贷款利率对货币需求有显著调节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栋  
基准利率具有市场性、基础性、测控性、波动性和预测性等五个基本属性,参考FFR和LIBOR的数量属性,利用EGARCH、Granger等模型对2001年至2010年中国货币市场候选基准利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市场性检验、测控性检验、波动性检验、基础性检验及预测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七天期银行间回购利率是当前中国货币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基准利率,同时SHIBOR利率也具有很强的基准利率潜质,但因时间序列较短,难以定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琴  
统一货币政策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本文运用ARMA模型和VAR模型分析了1978~2005年间中国三大产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不同反应。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产业非对称性,高有形资产产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小于低有形资产产业,即第一产业对货币供给冲击的反应最为强烈,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由于各产业的市场结构差异、产业内企业的规模和性质不同使得各产业所面临的金融摩擦存在较大差异,进而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非对称性,在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下货币政策效应在产业层面上表现出了非对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