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5)
- 2023(15214)
- 2022(13298)
- 2021(12684)
- 2020(10724)
- 2019(25464)
- 2018(25398)
- 2017(49092)
- 2016(26821)
- 2015(30698)
- 2014(30982)
- 2013(31100)
- 2012(28794)
- 2011(26320)
- 2010(25974)
- 2009(24215)
- 2008(24107)
- 2007(21102)
- 2006(18047)
- 2005(16242)
- 学科
- 济(114109)
- 经济(113993)
- 管理(73873)
- 业(70806)
- 企(58235)
- 企业(58235)
- 方法(56293)
- 数学(49211)
- 数学方法(48712)
- 中国(29951)
- 农(29246)
- 财(27196)
- 学(25252)
- 业经(23168)
- 贸(23123)
- 贸易(23114)
- 易(22485)
- 地方(20821)
- 制(19542)
- 农业(19244)
- 理论(18613)
- 和(17830)
- 银(17048)
- 银行(16994)
- 务(16966)
- 财务(16895)
- 财务管理(16858)
- 融(16714)
- 金融(16711)
- 环境(16532)
- 机构
- 大学(395422)
- 学院(390223)
- 济(162775)
- 经济(159414)
- 管理(153421)
- 研究(134374)
- 理学(133127)
- 理学院(131633)
- 管理学(129411)
- 管理学院(128727)
- 中国(101570)
- 京(84496)
- 科学(83351)
- 财(72112)
- 所(68721)
- 农(64378)
- 研究所(63012)
- 中心(60249)
- 业大(58866)
- 财经(58695)
- 江(54727)
- 北京(54078)
- 经(53392)
- 范(51253)
- 农业(50953)
- 师范(50806)
- 经济学(50268)
- 院(47853)
- 经济学院(45440)
- 州(44615)
- 基金
- 项目(263793)
- 科学(206275)
- 基金(192174)
- 研究(191101)
- 家(167728)
- 国家(166411)
- 科学基金(141557)
- 社会(119898)
- 社会科(113611)
- 社会科学(113581)
- 基金项目(101971)
- 省(100572)
- 自然(92333)
- 自然科(90139)
- 自然科学(90113)
- 自然科学基金(88506)
- 教育(87558)
- 划(85712)
- 资助(80784)
- 编号(77531)
- 成果(63511)
- 部(59399)
- 重点(59124)
- 发(55850)
- 创(53901)
- 课题(53069)
- 科研(50827)
- 教育部(50746)
- 创新(50381)
- 大学(49673)
- 期刊
- 济(172641)
- 经济(172641)
- 研究(115776)
- 中国(69024)
- 学报(63361)
- 科学(57959)
- 农(57727)
- 财(53855)
- 管理(53110)
- 大学(47136)
- 学学(44296)
- 农业(40075)
- 教育(39640)
- 融(34436)
- 金融(34436)
- 技术(32375)
- 财经(28771)
- 经济研究(28624)
- 业经(26422)
- 经(24597)
- 问题(23080)
- 业(21438)
- 图书(19959)
- 技术经济(19685)
- 贸(19539)
- 理论(19410)
- 版(18005)
- 科技(17907)
- 实践(17531)
- 践(17531)
共检索到563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明喜
本文首先讨论了货币条件指数的理论基础,同时论述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且剖析了其特征。然后笔者构建了中国的动态货币条件指数模型,其中包含了体现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实际利率、汇率传导渠道的实际有效汇率以及信贷传导渠道的贷款增长率。在计算出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贷款增长率的动态权重后,得出中国的动态货币条件指数,其自2000年以来出现了先提高、后降低、再升高的交替态势,表明中国的货币状况自2000年以来处于由紧到松再紧的动态走势。本文最后还根据动态权重的大小及其走势分析了中国货币状况呈现该趋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条件指数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斐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简称MCI,根据汇率和利率两方面的相对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央行已经把MCI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指示器标量,乃至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我国正面临汇率机制的重大改革,而货币政策条件在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尝试建立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条件指数,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 实际利率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刘学红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不同理论主张及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的历史轨迹 ,揭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动态性 ;对我国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则表明 :1.货币供应量在当前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依然具有现实合理性 ,目前我国并不具备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 ;2 .金融对外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使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正在减弱 ,因而一方面需加强央行宏观调控 ,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操作条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放
货币条件指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自1994年由加拿大银行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1998年1季度~2011年3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信贷规模缺口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单方程估计法,通过构造总需求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解释变量的权重,得出中国的实际货币条件指数。并通过分析对比中国汇率、利率、信贷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中国实际货币条件指数对实体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利率 汇率 信贷传导 货币条件指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刚 李放
货币条件指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自1994年由加拿大银行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1998年1季度至2011年3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信贷规模缺口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单方程估计法,通过构造总需求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解释变量的权重,得出我国的货币条件指数。并通过分析,对比我国汇率、利率、信贷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我国货币条件指数对实体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正新
货币需求理论既是货币理论研究的历史起点,也是货币理论的核心范畴。货币需求理论研究国民经济的变动对货币数量的决定、研究货币数量变动后经济部门的各种调整适应活动对国民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从而找出规律性,指导和评价货币政策的规定与操作。因此,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无论是过去、现在抑或是将来都有着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素琴 何国华
本文根据1996~2007年我国短期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季度数据构建了我国近年来的货币形势指数,并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形势指数比率。结果表明,汇率对产出变动的影响较大,而利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环境下,应以货币形势指数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参考指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灵活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邓述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波 朱恩涛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货币政策操作程序这一有效的分析框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涵义、特征和研究目标,并探讨了其对研究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选择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我们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进历程,并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为超额准备金程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志鹏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偏重于数量型调控模式,而非价格型调控模式。但现行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已逐步显现。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深入分析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最优选择问题,并考虑理性预期下货币当局对中间目标的进一步修正和优化,推导出货币政策最优调控模式选择的解析条件,证明当货币需求函数波动性超过利率调控波动性、总需求波动性和总供给波动性一定程度时,价格型调控模式将优于数量型模式。基于近十年的宏观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已随着金融创新、直接融资的发展而变得不稳定,数量型调控模式效果已难以保证,中国的货币政策过渡到价格型调控模式的条件目前已经成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军委
区别于传统方法计算货币量时的简单线性加总,Divisia指数方法考虑了各类货币资产在重要性和流动性上的差异,采取更为合理的加权计算。而且Divisia指数还具有可分性、可传递性以及具有清晰的经济意义,能够为实际应用研究更为便利和科学的帮助。文章以中国货币供应量为例,对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的计算进行了说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徐琨
本文对BGT(2002)模型进行修正,基于2004—2010年中国月度数据估计了动态货币冲销系数,探讨了货币冲销水平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冲销政策的可持续性。结果发现,近年来中国央行总体上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货币冲销,但冲销水平短期内存在明显的波动,这种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以央票利率为代表的冲销成本和国内净资产规模的限制,是造成货币冲销水平波动和冲销政策在长期内难以持续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冲销系数 冲销成本 规模限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明喜 牛学成
本文首先讨论了货币条件指数的理论基础,同时论述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在分析了中国近年来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特征以后,笔者构建了中国的动态货币条件指数模型,其中包含了体现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实际利率、汇率传导渠道的实际有效汇率以及信贷传导渠道的贷款增长率。在计算出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贷款增长率的动态权重后,我们得到了中国的动态货币条件指数,表明其自2000年以来出现了先提高、后降低、再升高的交替态势,表明中国的货币状况自2000年以来处于由紧到松再紧的动态走势。本文最后还根据动态权重的大小及其走势分析了中国货币状况呈现这种走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条件指数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刘东坡
文章基于中国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SV-FAVAR)模型,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突变特征考虑在内,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货币政策能够对产出和通胀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控;相较于价格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作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作用同样呈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其对物价水平的调控效果在危机之后逐渐改善;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进出口、银行信贷等的调控效果较好,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焕永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陈焕永一、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进行的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格局和运行机制,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货币政策。1.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