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1)
- 2023(6686)
- 2022(5591)
- 2021(5327)
- 2020(4348)
- 2019(10341)
- 2018(10130)
- 2017(19607)
- 2016(10420)
- 2015(12068)
- 2014(11625)
- 2013(11880)
- 2012(11187)
- 2011(10324)
- 2010(9968)
- 2009(9107)
- 2008(8901)
- 2007(7412)
- 2006(6446)
- 2005(5946)
- 学科
- 济(45245)
- 经济(45205)
- 管理(24915)
- 业(24911)
- 方法(22607)
- 数学(21122)
- 数学方法(21025)
- 企(16518)
- 企业(16518)
- 中国(16068)
- 贸(13321)
- 贸易(13311)
- 易(13148)
- 农(10365)
- 财(9912)
- 制(9205)
- 银(8455)
- 银行(8454)
- 行(8273)
- 融(8156)
- 金融(8155)
- 业经(7929)
- 服务(6888)
- 出(6748)
- 工作(6329)
- 关系(6297)
- 农业(6258)
- 学(6254)
- 环境(6191)
- 发(5788)
- 机构
- 大学(145598)
- 学院(141678)
- 济(72029)
- 经济(70886)
- 研究(53529)
- 管理(53447)
- 中国(45578)
- 理学(45463)
- 理学院(45006)
- 管理学(44482)
- 管理学院(44216)
- 财(32012)
- 京(30954)
- 科学(27701)
- 所(26085)
- 财经(25879)
- 中心(24945)
- 经济学(24902)
- 经(24038)
- 研究所(23596)
- 经济学院(22623)
- 北京(20370)
- 财经大学(19724)
- 院(18953)
- 农(18598)
- 江(18324)
- 范(17174)
- 师范(17061)
- 融(16131)
- 业大(16126)
- 基金
- 项目(94919)
- 科学(75804)
- 基金(72403)
- 研究(71625)
- 家(62926)
- 国家(62498)
- 科学基金(53393)
- 社会(49477)
- 社会科(47182)
- 社会科学(47171)
- 基金项目(36765)
- 教育(32018)
- 省(31955)
- 资助(31087)
- 自然(31044)
- 自然科(30391)
- 自然科学(30383)
- 自然科学基金(29914)
- 划(28268)
- 编号(27602)
- 成果(23655)
- 部(23328)
- 国家社会(22774)
- 中国(21997)
- 重点(21280)
- 教育部(20681)
- 发(20176)
- 创(19534)
- 人文(19222)
- 大学(18664)
共检索到221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左柏云 付明卫
货币服务指数度量经济中执行交易媒介职能货币的总量。本文构造了我国1997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的货币服务指数。与已有构造方案相比,我们的方案有三个主要创新。根据构造出来的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我国2004年的经济过热和2007~2008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都与经济中的货币服务过多直接相关。经验分析表明,预期通货膨胀率确实不是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机会成本变量;狭义货币服务指数和狭义简单相加货币总量的表现都不好,但广义货币服务指数的表现要比广义简单相加货币总量好。在样本期内,我国的广义简单相加货币总量的短期需求函数确实是不稳定的,但广义货币服务指数的短期需求函数却是稳定的。这些结论为我国用广义货币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坤 程建华
本文分别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累积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各类定义下的中国货币中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M_0、M_1和M_2均存在明显的非中性特征,M_2增速变化会造成实际产出永久性累积损失;实际产出对货币增量变化量的冲击反应具有振荡特征。其隐含的政策启示是:短期内货币量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应权衡货币量的产出稳定目标与产出增长目标;稳定的货币量变化速度有利于经济稳定运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宇峰
中国货币政策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而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本文采用中国1997年1月至2005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楚尔鸣 喻多娇
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正确地认识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确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采用了中国1996—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货币是否为中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不但在短期表现为非中性,在长期也是非中性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凯 黄志国
究竟是利率规则还是货币量规则更适合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目前还尚无定论。为此,文章从中国国情出发,分别选取狭义货币供给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构建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和时变参数麦克勒姆规则,通过理论、模型参数、福利损失函数分析等方面对两种不同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比较。结果证实,中国在2008年以前麦克勒姆规则符合当时的时代需要,能够有效地刺激产出,以其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是合理可行的;而2008年之后,货币当局逐渐弱化了对货币供应量的管控,市场利率渐渐兴起,中国政府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应了时代要求。
关键词:
麦克勒姆规则 泰勒规则 时变参数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凯 黄志国
究竟是利率规则还是货币量规则更适合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目前还尚无定论。为此,文章从中国国情出发,分别选取狭义货币供给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构建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和时变参数麦克勒姆规则,通过理论、模型参数、福利损失函数分析等方面对两种不同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比较。结果证实,中国在2008年以前麦克勒姆规则符合当时的时代需要,能够有效地刺激产出,以其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是合理可行的;而2008年之后,货币当局逐渐弱化了对货币供应量的管控,市场利率渐渐兴起,中国政府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应了时代要求。
关键词:
麦克勒姆规则 泰勒规则 时变参数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海涛 苗文龙
本文利用Logit、Probit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实证,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绩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常常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中国货币政策较为有效。相比之下,调控m0更有利于稳定物价,调控利率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更好。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罗瑜
本文利用样本内和样本外格兰杰因果检验说明了我国货币是内生于经济,不是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外生变量。此时,货币和通货膨胀是同时形成的。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寻找共同推动了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事件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确认了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是投资。如果要控制通货膨胀,关键是保证投资的合理增速。
关键词:
M2 内生货币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尤璞 武戈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一直以来呈下降趋势,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从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角度研究宏观货币流速的变化,分析货币流速下降的实质原因,从微观视角建立中国转型期货币流通速度模型,实证检验影响货币流速下降的因素。并提出应通过深化完善金融制度,强化金融创新,实行利率市场化等措施来改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趋势,并使其维持在合适水平。
关键词:
货币 流通速度 微观模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永红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宏观经济最重要、使用最频繁的两大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为检验中国1978~2006年间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差异性特征,应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积极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均有正效应,而积极财政政策仅在短期内有效,长期内呈现负效应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显著。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失效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是财政支出的供给范围不合理和支出管理失控产生的效率损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脉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平 罗雄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反应函数法首次将中国货币政策运用于检验泰勒规则。通过计算中国货币政策中利率的泰勒规则值 ,并与其实际值进行比较表明 ,泰勒规则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货币政策 ,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之处恰恰是政策操作滞后于经济形势发展之时。这表明泰勒规则能够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参照尺度 ,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GMM估计表明 ,通胀率对利率的调整系数小于 1 ,这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 ,在这一制度下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我实现机制。
关键词:
泰勒规则 中国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袁仕陈 陈莉
采用"G-R模型"检验开放经济下我国央行对基础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一单位外汇占款占货币供应量M2的比重的增长能够使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0.29个单位;货币乘数增长率增加一单位会引起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1.07个单位;利率增长率增加一单位要求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0.02个单位;而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增长一个单位则将引起我国基础货币增长率增长0.8个单位;但汇率和经济增长的变化对基础货币不构成影响。由于我国央行对外汇占款、货币乘数以及美国物价都不具有控制能力,因此,检验结果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极大的挑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江日初 吉鹏
本文以中国1995~2006年季度数据对麦克勒姆规则及其扩展形式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基础货币调控对经济增长反应显著,对通货膨胀反应偏弱,而对汇率的反应则与理论要求相悖。进一步对中国基础货币内生性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投放受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与外汇储备影响较大。呈现出较强的内生性特征。因此,应尽快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调控逐步过渡到价格型调控,提高调控效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吉林 黄辰
传统"麦卡勒姆规则"的线性设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刻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特征。本文使用多机制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麦卡勒姆规则"进行了非线性扩展,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1983-2011年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通货膨胀率为转换变量的三机制模型能较好地刻画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缺口、产出缺口之间的时变非线性关系。根据宏观经济环境,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调节力度与方向在不断变化:在低通货膨胀机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目标是避免通货紧缩和促进经济增长;在温和通货膨胀机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虽具有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作用,但同时更倾向于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增长;在高通货膨胀...
关键词:
麦卡勒姆规则 非线性 货币政策 ST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宏山 李琪
文章利用1993-2004年的季度数据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采用Pesaran et al.(2001)提出的边限检验方法建立实际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汇率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
关键词:
中国 货币需求函数 边限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