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7)
2023(13879)
2022(11797)
2021(11204)
2020(9422)
2019(21800)
2018(21589)
2017(41902)
2016(22820)
2015(26300)
2014(26525)
2013(26352)
2012(25192)
2011(22879)
2010(23000)
2009(21926)
2008(22286)
2007(20346)
2006(17940)
2005(16618)
作者
(66453)
(55862)
(55702)
(53466)
(35788)
(26722)
(25486)
(21608)
(21112)
(20147)
(19167)
(18711)
(17929)
(17890)
(17856)
(17317)
(16790)
(16606)
(16313)
(16209)
(14242)
(13831)
(13539)
(12677)
(12645)
(12623)
(12509)
(12417)
(11269)
(11228)
学科
(96204)
经济(96036)
管理(69062)
(63993)
(51645)
企业(51645)
方法(42288)
数学(37411)
数学方法(36968)
中国(28727)
(28359)
(27876)
(24277)
(22146)
贸易(22135)
(21497)
业经(20150)
(18558)
(17684)
银行(17653)
农业(17104)
(16910)
(16397)
金融(16393)
(16364)
地方(16342)
财务(16289)
财务管理(16241)
(15894)
企业财务(15288)
机构
大学(338844)
学院(336717)
(147821)
经济(144774)
管理(125117)
研究(119695)
理学(106062)
理学院(104850)
管理学(103077)
管理学院(102436)
中国(94902)
(72540)
(72094)
科学(69131)
(61304)
财经(55883)
(55135)
研究所(54827)
中心(54731)
(51976)
(50622)
经济学(46899)
北京(46460)
业大(46062)
(43597)
农业(43287)
师范(43211)
(42386)
经济学院(42196)
财经大学(41135)
基金
项目(210793)
科学(166131)
研究(156606)
基金(154316)
(133356)
国家(132245)
科学基金(112533)
社会(100733)
社会科(95456)
社会科学(95428)
基金项目(79816)
(79511)
教育(72391)
自然(70220)
自然科(68576)
自然科学(68554)
(67703)
自然科学基金(67369)
资助(65145)
编号(63450)
成果(54212)
(48998)
重点(47709)
(45135)
课题(44501)
(42939)
(42562)
教育部(42325)
国家社会(42163)
(41071)
期刊
(169150)
经济(169150)
研究(108519)
中国(71805)
(57440)
(51328)
学报(50295)
管理(47221)
科学(46676)
大学(38699)
(38513)
金融(38513)
学学(36237)
教育(36116)
农业(34213)
经济研究(28850)
财经(28799)
技术(28298)
业经(26258)
(24819)
问题(22181)
(21423)
国际(19028)
(18398)
世界(17565)
技术经济(16837)
理论(16277)
统计(16114)
(15923)
商业(15333)
共检索到526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阮君  
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长期下降的趋势,而其短期波动又体现了顺周期性特征。这种下降的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制约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成效,使其难以充分发挥治理当前通货紧缩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提出刺激货币流通的措施,以改善货币政策运作的货币环境,配合治理通货紧缩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晓青  
: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扩张政策,然并未达成预期,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货币传导机制存在障碍。鉴此,应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约束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采取灵活倾斜政策扶持出口,加快货币市场发展,提高央行调控能力,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推行消费信贷,抓住有利时机,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运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艾洪德  范南  
近几年来 ,货币供应量的超国民经济需求增长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影响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统计分析 ,本文得出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经济货币化程度、金融发达程度、利率和储蓄率。这四个因素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 ,在讨论中国货币政策问题时 ,不能只关注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当前的货币政策重点应该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 ,通过外生变量来调整货币流通速度 ,同时防止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非正常加速而诱发的通货膨胀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昭  张晨曲  
本文从2005-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情况出发,分析其逆变速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冲了货币政策稳定物价水平的一部分效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方向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背离。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诗萌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金融危机时期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不同经济阶段实行了适度宽松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复苏和稳定了经济增长。但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节和中介目标的传递,以及使最终目标朝中央银行合意的目标区间移动的有效性程度,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较低。本文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夏斌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地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表现,分析了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并指出了央行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1996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初步实现了向间接调控的转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更加敏感 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七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作出反应,呈现出阶段性下滑之势。对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中央银行调整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意义上引起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天添  
本文根据费雪方程建立数学模型 ,分析解释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将会对货币政策产生消减作用 ,给出了考虑这一作用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公式 ,并借助IS -LM模型中凯恩斯主义相关理论进行了支持。且利用此模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 ,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蔼婷  李金昌  
为解释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水平之低、下降速度之快的异常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游离于官方GDP指标外的交易规模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修正了传统的货币流通速度测度和变化公式,并测度和分析了1985—2008年我国M1流通速度水平值及变化规律。经验结果表明,随着NOE系统交易量的扩展,基于传统公式测度的货币流通速度水平值明显偏低,NOE系统较高的货币需求弹性致使新增货币的边际收入逐渐下降,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整体水平值的下降。经验结果还验证了官方经济系统、NOE系统货币交易量的变化及两系统货币交易量比重的变化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显著影响。忽视NOE系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必将误读货币与产出间的信号传递,最终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源  
文章基于货币需求函数构建新的货币流通速度方程式和货币流通速度函数模型,并通过两种货币流通速度的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货币化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是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为我国货币当局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提供了调控对象和理论依据,进而最终达到"盘活存量"的目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正  秦娟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特征还存在许多争论,如何度量货币流通速度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以交易方程为基础,将虚拟经济因素整合到方程中,运用1978~2009的数据,分别计算M0、M1、M2的综合货币流通速度,结果表明:以1992年为界,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均呈现先递减后上升的"U型"特征,这与传统的货币流通速度递减假说具有重大差别。为了考察这一现象的成因,分别计算这一期间实体和虚拟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发现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虚拟经济增长引致的货币流通速度加速效应,不仅抵消了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的递减效应,而且使得综合货币流通速度有所提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洁  
作为货币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货币流通速度连接了实体经济的产出和金融领域的货币,能够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要客观、准确地把握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规律,就需要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系统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与货币供需之间的联系。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应结合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进行微调,充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所必需的货币流动性,调整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逐步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肃  李婷婷  
本文从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并没有发挥其应有效用的情况入手,指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是灵敏有效的。继而分析了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存在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诸种障碍。最后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军红  李治国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货币化假说”。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随着时间逐渐增强,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产业结构变动才是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我国狭义货币流通速度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弹性为2.7,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弹性为1.2。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亮  纪明明  张茜  
电子货币通过对传统货币进行替代改变了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较低时,替代转化效应起主导作用;随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不断提高,替代加速效应会起到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流通速度会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形变化特征。基于协整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对M0的替代程度较高,这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电子货币对M1的替代程度相对较低,这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电子货币仍处于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