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9)
- 2023(13527)
- 2022(11274)
- 2021(10605)
- 2020(8881)
- 2019(20581)
- 2018(19880)
- 2017(38866)
- 2016(20815)
- 2015(23669)
- 2014(23395)
- 2013(23521)
- 2012(22317)
- 2011(20267)
- 2010(20394)
- 2009(19374)
- 2008(18879)
- 2007(16861)
- 2006(14760)
- 2005(13590)
- 学科
- 济(90228)
- 经济(90146)
- 管理(57144)
- 业(57066)
- 企(44885)
- 企业(44885)
- 方法(41175)
- 数学(37494)
- 数学方法(37188)
- 中国(32281)
- 融(29213)
- 金融(29211)
- 银(28097)
- 银行(28076)
- 行(27139)
- 财(25445)
- 农(25325)
- 贸(21847)
- 贸易(21831)
- 易(21395)
- 制(21061)
- 业经(18381)
- 地方(18280)
- 农业(16707)
- 学(15624)
- 务(15486)
- 财务(15451)
- 财务管理(15419)
- 企业财务(14651)
- 策(13245)
- 机构
- 大学(299069)
- 学院(298395)
- 济(139066)
- 经济(136494)
- 管理(112900)
- 研究(106516)
- 理学(96251)
- 理学院(95242)
- 管理学(93889)
- 管理学院(93338)
- 中国(90723)
- 财(65106)
- 京(62419)
- 科学(59822)
- 所(53797)
- 财经(51468)
- 中心(50912)
- 研究所(48559)
- 农(48460)
- 经(46902)
- 经济学(45666)
- 江(43924)
- 经济学院(41485)
- 北京(40155)
- 业大(40003)
- 财经大学(38313)
- 农业(38148)
- 院(37502)
- 范(36810)
- 师范(36488)
- 基金
- 项目(191643)
- 科学(151886)
- 研究(142124)
- 基金(142116)
- 家(122708)
- 国家(121747)
- 科学基金(104221)
- 社会(93169)
- 社会科(88705)
- 社会科学(88682)
- 基金项目(73568)
- 省(71675)
- 教育(64777)
- 自然(64553)
- 自然科(63110)
- 自然科学(63091)
- 自然科学基金(62045)
- 划(61113)
- 资助(59971)
- 编号(56448)
- 成果(46698)
- 部(44806)
- 重点(43365)
- 发(42356)
- 创(40014)
- 国家社会(39755)
- 课题(39183)
- 教育部(38940)
- 创新(37603)
- 人文(37378)
- 期刊
- 济(147567)
- 经济(147567)
- 研究(95079)
- 中国(58616)
- 财(49548)
- 融(48755)
- 金融(48755)
- 农(44051)
- 学报(42231)
- 科学(40248)
- 管理(40175)
- 大学(32349)
- 学学(30587)
- 农业(29016)
- 教育(26267)
- 财经(26180)
- 经济研究(25972)
- 技术(24098)
- 经(22606)
- 业经(21953)
- 问题(19686)
- 贸(19667)
- 国际(18146)
- 世界(16073)
- 业(16052)
- 技术经济(15272)
- 理论(15209)
- 统计(14918)
- 实践(13369)
- 践(13369)
共检索到459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申国 刘兰凤
文章使用SUR计量方法,对制造业30个子类行业的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大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有15个行业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另外15个行业中,金属制品业表现出最大的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效应大小为1.982%,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最小,效应大小为0.50%,其他行业的行业层面金融加速器效应大小在0.56%—1.73%之间。这些结论对政府的信贷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效应 货币政策 行业差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申国 卢万青
笔者使用月度数据,建立19个行业的VAR系统,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从行业层面分别分析了各行业投资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程度和各行业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下投资变化程度的大小。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各个行业投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有10个行业的投资对紧缩性政策的反应大于扩张性政策,8个行业则相反,1个行业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投资效应 行业差异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环 席莹
文章以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高科技企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证实了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不对称现象,发现货币政策对高科技小企业投资和净值的影响比对高科技大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也意味着在制定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时需要考虑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申国
文章利用1999~2008年月度数据,使用VAR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中国房地产信贷市场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传导过程中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得出结论:在23个省市研究对象中,广西等7个省市房地产信贷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不符合金融加速器理论;上海等16个省市则存在明显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上海市金融加速器效应最大,其次是江西省和云南省,效应最小的是辽宁省和陕西省。这些结论对政府制定货币和信贷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加速器效应 区域差异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晓 杨开忠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主要是统一的全国性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货币政策的不同需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中部、西部依次减弱。文章认为,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
关键词:
差异性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向量自回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德权 黄学军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进行实证。协整检验表明,广义货币供应、信贷规模、城镇收入、农村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脉冲响应表明,相较农村收入而言,城镇收入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更敏感,作用时间更长;方差分解表明货币供应对城镇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信贷规模对农村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因此,基于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显著,完全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差异化的城乡货币政策十分必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城乡差异 SVAR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涛
货币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即货币政策是否存在行业效应,是关系到中央银行能否运用货币政策有效调节经济的问题。本文利用理论和经验方法,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行业效应与各行业的产品特征和财务状况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行业效应 信息不对称 融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川 黎新 周镇峰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中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信贷因素,并检验了"金融加速器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通过信贷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受信贷市场中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宏观经济变量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模型模拟出的产出、实际利率和投资等主要变量的相对标准差都与实际经济数据相似;同时,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显示,相对产出等其他变量,货币政策对于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有着更好的控制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明确了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程诚
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对我国货币对内、对外安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度分析,指出在未来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货币增长减速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与隐患。劳动力增长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双放缓"带来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与经济驱动力向消费的转换导致货币供给高增长基础改变,此轮经济周期累积的局部"过度负债"问题使经济、金融系统相对脆弱,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将通过下行周期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对经济产生加倍收缩;经济再平衡过程中,货币错配导致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放大资本流出、汇率贬值的冲击。因此,在经济减速过程中,资产泡沫的调控政策与手段要渐进与审慎,货币政策需建立灵活的资产价格应对规则,房地产等资...
关键词:
货币安全 金融加速器 资产泡沫 货币错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鸥 虞伟荣
现代西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指出 ,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加速器效应是阻碍信贷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我国尤为突出。文章介绍和分析了这两个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有关概念 ,以及它们在我国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证明信贷传导不畅是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偏低的重要原因 ,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在于疏通信贷渠道中存在的货币政策传导障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骆祚炎
以信息非对称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经济主体的净财富等影响因素,金融加速器效应理论得以产生,并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多种机制和模型。在传统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近年来的研究在银行体系的特殊属性造成金融加速器的变异、货币政策嵌入金融加速器效应的机制、杠杆率对金融加速器的冲击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是,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分析面临的困惑、金融加速器中的"减速器"、经济主体内部的信息非对称等问题,对金融加速器理论形成新的冲击,需要进行更深层次和更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信息非对称 货币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重
新兴市场国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如债务美元化、资本逆转,使得开放经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较传统经济理论更能适应新兴市场国货币政策分析需要。通过构建以中国经济数据作为参数选择依据的开放经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规则的表现排序会因冲击性质不同而出现变化;当世界利率冲击是主要的冲击来源时,浮动汇率的优势依然明显,这意味着新兴市场国的汇率"浮动恐惧症"的合理性尚待商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泽华 周闯
利用2005-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Panel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对比分析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和央行沟通的货币政策效果。结果表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均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并会加剧经济波动;而央行沟通的政策效果则更加迅速及时,且有效地避免加剧经济波动的不合意现象;受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经济主体市场化水平差异的影响,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调节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效应;总体而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作用相对显著,而央行沟通对实现稳定物价目标更具优势。因此,央行应围绕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卢盛荣
货币需求是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研究主要从整体上把握,很少注意区域差异。因此,本文对货币需求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从东部、中部、西部呈梯度递增;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从东部、中部、西部呈梯度递减,且中西部地区货币需求的结构都不稳定。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各地区货币需求的差异,降低中西部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并改革利率的形成机制,使利率逐步市场化,同时稳定公众对经济政策的心理预期,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地区货币需求 规模变量 机会成本变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雁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法,利用1998年至2003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以此试图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