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5)
2023(9961)
2022(8552)
2021(8242)
2020(6925)
2019(16423)
2018(16115)
2017(31494)
2016(17207)
2015(19785)
2014(19794)
2013(19959)
2012(19065)
2011(17529)
2010(17513)
2009(16576)
2008(16664)
2007(14977)
2006(13021)
2005(11931)
作者
(49392)
(41455)
(41310)
(39864)
(26625)
(19749)
(19004)
(16123)
(15691)
(14926)
(14239)
(13714)
(13345)
(13315)
(13118)
(12999)
(12468)
(12281)
(12043)
(12038)
(10455)
(10243)
(10128)
(9539)
(9415)
(9403)
(9165)
(9101)
(8398)
(8264)
学科
(76211)
经济(76145)
管理(46413)
(44944)
方法(35866)
(34634)
企业(34634)
数学(32684)
数学方法(32396)
中国(22859)
(21693)
(19337)
(19065)
贸易(19057)
(18676)
(14774)
业经(13985)
(13848)
农业(13703)
地方(13152)
(12992)
银行(12972)
(12488)
(12108)
金融(12106)
(12097)
(10864)
财务(10838)
财务管理(10811)
环境(10714)
机构
大学(254191)
学院(252245)
(117575)
经济(115426)
管理(95667)
研究(92161)
理学(81484)
理学院(80584)
管理学(79424)
管理学院(78935)
中国(73031)
(53670)
(53538)
科学(52435)
(47163)
研究所(42604)
财经(42225)
中心(42003)
(41554)
(38485)
经济学(37873)
(37117)
北京(34753)
经济学院(34277)
业大(34275)
农业(32798)
(32329)
(32315)
师范(32085)
财经大学(31255)
基金
项目(159884)
科学(126355)
研究(118663)
基金(118265)
(102340)
国家(101546)
科学基金(86142)
社会(76799)
社会科(72959)
社会科学(72939)
基金项目(60945)
(58998)
教育(54408)
自然(53669)
自然科(52412)
自然科学(52394)
自然科学基金(51530)
(51049)
资助(50619)
编号(47583)
成果(40122)
(37827)
重点(36170)
(35072)
课题(33129)
教育部(32616)
国家社会(32541)
(32531)
中国(31703)
人文(31035)
期刊
(127079)
经济(127079)
研究(80322)
中国(48218)
(40497)
(37657)
学报(35956)
科学(34406)
管理(33820)
(29505)
金融(29505)
大学(27261)
学学(25558)
农业(25378)
教育(23829)
经济研究(22110)
财经(21480)
技术(20770)
业经(18604)
(18547)
(17581)
问题(17321)
国际(15813)
世界(14458)
(14382)
技术经济(13337)
统计(12947)
理论(12379)
(11239)
(10917)
共检索到385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卫华  
本文运用一个基本的宏观金融博弈分析模型 ,并在其中定义了经济运行透明度和目标偏好透明度 ,然后分析了这两个透明度对通货膨胀分布、货币政策可信度和中央银行声誉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提高经济运行透明度和降低目标偏好透明度可以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和波动幅度、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信度和中央银行声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在提高其货币政策透明度时应注意需要提高的是经济运行透明度而不是目标偏好透明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勇  
本文在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框架下,通过构建一个明确包含中央银行行为方程和货币政策透明度模块的DSGE模型,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经验研究。基于中国1992~2013年季度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结论得到了中国实践经验和跨国数据的双重支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低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低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彼此强化,成为导致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少林  
货币政策透明化是过去二十年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制度选择。为度量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现状与发展趋势,文章拓展了现有的指标体系,考虑了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构造了更为全面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标体系。测算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总体上比较低,但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卜振兴  侯继磊  
近年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已经成为各国央行的一种趋势。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政策调控工具,"预期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我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也受到了政府和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状况,文章利用指标体系方法测度了中国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运用动态指数方法测度了中国在市场反应方面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将信息披露评价与市场反应评价相结合,建立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综合评价指数,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测算结果,文章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演变情况,同时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程均丽  
货币政策透明度是中央银行的政策性私人信息披露,它与信息对称或确定性相对应。如果着眼于货币政策交流问题,它可以划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货币政策信息不对称有两个源泉,一是中央银行的偏好不可观测;一是中央银行拥有信息优势。总体上,货币政策透明度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决策透明度三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长征  
透明度的提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维护央行的动态可信性、形成声誉效应以及提高独立性等方面分析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同时,对国外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其实践经验无疑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楠  
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传导是中央银行与市场利益各相关方博弈的动态传导过程,预期是其中的关键。通过构建包含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可以研究中央银行实施预期管理的宏观效应、预期引导和货币政策主动性。预期管理可以降低通胀水平和波动幅度,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预期引导效果正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中央银行政策的主动性。因此,中央银行应重视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探索实施通胀目标制,赋予中央银行更高的独立性,并应提高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水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冰  
向公众公开货币政策及其相关信息,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已成为当前国际上货币政策发展的新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综合了当前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对货币政策度的提出与发展、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涵、货币政策透明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以及透明度的度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进一步加强对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研究,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琳  孙子惠  赵登攀  
在全球范围经济下行、国内外经济复杂性、不确定性因素叠加背景下,2015年以来央行多次强调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从异质性预期角度出发,以社会融资规模作为监测指标,构建社会网络模型研究社融规模的预期形成机制,选取2015年1月—2019年2月的月度社融规模数据,动态模拟检验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有效性及央行透明度对预期管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预期最终的共识性与央行透明度和央行预期管理力度没有关系,不同路径下的预期管理策略存在明显差异性,通过提高央行的透明度有助于加快社会预期达成共识的速度和提升央行的公信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穆良平  程均丽  
近年来,大多数中央银行视透明度为其货币政策框架的一个关键要素,如何最充分、准确、及时地向公众提供关于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与结果的信息,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探究了货币政策透明度产生的理论背景、促成货币政策透明度制度确立的三大历史事件,并附带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廖洪强  吴伟军  
文章主要研究了货币政策透明度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是为了从货币政策透明性这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认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对货币区域效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理论推导的结论。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文章总结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京阳  
本文基于E&G指标体系打分法研究中国的最优货币政策透明度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在货币政策透明度方面努力的目标并不是让E&G体系中的所有指标都透明。而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货币政策透明度中的"度",即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最优货币政策透明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子财  杜胜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透明度两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凤鸣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金融动荡频繁发生的今天,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并由此引起关于中央银行与公众交流策略的讨论和争议。本文从国际金融学界以及中央银行家们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与公信力的关系、货币政策透明度在引导市场预期中的作用、强化货币政策透明度可能产生的利益和成本、中央银行与公众交流的策略等几个方面,对货币政策透明度和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拓展做一述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卜振兴  鹿媛媛  
分析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利弊之间的分歧和争论;梳理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以及整体宏观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