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3)
- 2023(16175)
- 2022(13600)
- 2021(13051)
- 2020(10857)
- 2019(24838)
- 2018(24279)
- 2017(46996)
- 2016(25094)
- 2015(28388)
- 2014(28004)
- 2013(27596)
- 2012(25193)
- 2011(22520)
- 2010(22195)
- 2009(20874)
- 2008(20650)
- 2007(18158)
- 2006(16035)
- 2005(14700)
- 学科
- 济(97643)
- 经济(97506)
- 管理(83640)
- 业(74164)
- 企(63366)
- 企业(63366)
- 方法(44983)
- 数学(39592)
- 数学方法(39124)
- 财(32214)
- 制(29517)
- 中国(29307)
- 农(26461)
- 银(25578)
- 银行(25432)
- 行(23991)
- 业经(22208)
- 贸(21266)
- 贸易(21249)
- 易(20856)
- 务(19880)
- 财务(19813)
- 财务管理(19762)
- 融(19481)
- 金融(19478)
- 企业财务(18725)
- 策(17299)
- 体(17038)
- 农业(16729)
- 度(15945)
- 机构
- 大学(344956)
- 学院(343131)
- 济(153564)
- 经济(150586)
- 管理(139630)
- 理学(118042)
- 理学院(116889)
- 管理学(115357)
- 管理学院(114651)
- 研究(113471)
- 中国(97771)
- 财(77207)
- 京(71726)
- 科学(60796)
- 财经(59479)
- 中心(54687)
- 经(54314)
- 所(53748)
- 江(51656)
- 经济学(48422)
- 研究所(47929)
- 农(47004)
- 北京(45317)
- 财经大学(44543)
- 经济学院(43532)
- 业大(42597)
- 范(41424)
- 师范(41086)
- 院(40986)
- 州(40721)
- 基金
- 项目(222923)
- 科学(179209)
- 研究(168927)
- 基金(166764)
- 家(142478)
- 国家(141340)
- 科学基金(123963)
- 社会(111293)
- 社会科(105856)
- 社会科学(105833)
- 基金项目(86618)
- 省(82684)
- 教育(78173)
- 自然(77341)
- 自然科(75613)
- 自然科学(75596)
- 自然科学基金(74295)
- 划(70367)
- 资助(68648)
- 编号(67618)
- 成果(55619)
- 部(52303)
- 重点(49549)
- 国家社会(47430)
- 创(47032)
- 制(46966)
- 发(46960)
- 教育部(46354)
- 课题(46046)
- 人文(44915)
- 期刊
- 济(167887)
- 经济(167887)
- 研究(110185)
- 中国(70939)
- 财(62647)
- 管理(56313)
- 融(50005)
- 金融(50005)
- 科学(43770)
- 农(42228)
- 学报(42181)
- 大学(34920)
- 教育(33986)
- 学学(32743)
- 技术(30862)
- 财经(30623)
- 农业(27322)
- 经济研究(27266)
- 经(26365)
- 业经(24929)
- 问题(21474)
- 贸(20004)
- 国际(18730)
- 理论(17426)
- 世界(17073)
- 技术经济(16779)
- 业(16150)
- 现代(16063)
- 财会(15428)
- 实践(15358)
共检索到535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刘枭
简单的最优货币政策是促使通货膨胀与产出二者之间达到"神奇巧合"的货币政策。本文立足于最优货币政策共识和预期的异质性,全面分析了中央银行预期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中的问题主要是信息问题,透明度与交流是预期管理的关键货币政策工具,着重于信息提供和中央银行的意图表达,能够盯住更多的目标。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依靠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作用于价格稳定目标,比较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形成预期管理的内生机制。本文建议,当下中国在经济疲弱、价格剧烈动荡之际,应率先推出"准通货膨胀目标制",管理经济下行风险,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预期管理 目标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正新 李爽
对我国预期通胀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综合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标通胀率、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率三者之间是正向关联。目标通胀率对预期通胀率的影响程度显著但具有滞后性,"目标锚"的引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通胀预期陷阱在我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际通胀率的波动幅度较大且上升有利于拉动正产出缺口,货币当局确实有人为地调高目标通胀和实际通胀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故意,货币政策时间的非一致性存在但并非显著。我国通胀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众通胀预期推动的,结论凸显了货币政策管理预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近年来备受推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都实施了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改革。本文依据不同的方法测算出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中央银行独立性加强与政策信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中央银行独立性 通货膨胀目标 信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剑平 蔚立柱 陆长荣
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用核心通货膨胀来取代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借助开放经济新凯恩斯模型,将国际收支余额纳入央行福利损失函数,通过一阶条件得到最优利率规则,考察核心通货膨胀在最优利率规则中的作用,并运用GMM法比较分析盯住核心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反应,研究得出:与通货膨胀相比,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能避免利率过度调整,减少中国人民银行福利损失,能降低美联邦基准利率对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冲击;此外,外汇市场干预系数与实际汇率系数在核心通货膨胀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反应中呈现不同的特征。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韦 郑中华
近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界对我国通胀的担忧。对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检验结果都显著。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调节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资金流动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窗口指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新松 李明扬
基于对历史上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考察,在分析货币政策的时间非一致性基础上,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跟通货膨胀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通货膨胀大小受中央银行对其偏好的影响。
关键词:
时间非一致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通货膨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鹰飞
当前中国正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当局必须寻求有效的政策工具驯服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升息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的"Patman效应"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将成本渠道引入一个标准的新凯恩斯模型并使用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模拟,发现在数据支持的参数取值范围内,正利率冲击确实能够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基于中国季度和月度数据的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也发现,从数据中识别的正利率冲击同样会带来通货膨胀稳健的正初始响应。因此,货币当局应该将利率工具可能具有的Patman效应纳入考虑,在应对通货膨胀时谨慎使用利率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晓辉 陈继明
本文运用H-P滤波方法对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经验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953-1977年,我国产出缺口主要受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1978-2007年,产出缺口不仅受到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未预期到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的影响;并且,未预期到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产出缺口的影响远高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重点关注价格稳定目标的同时,还应关注汇率稳定目标;在汇率政策上,中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而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关键词:
实际汇率 通货膨胀 产出缺口 H-P滤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春蕾
金融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一度加大,央行货币政策调控陷入多重的两难困境。管理通胀预期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具备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优势,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社会融资总规模"指标的提出,表现了当局货币调控的决心。有效调控通货膨胀需对我国货币政策运作框架作出适时调整。我国应考虑分阶段、有过渡地推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适时构建、测算并公布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以有效管理通胀预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田勇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机理,肯定了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和在央行制定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论证了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存在的困难。密切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改进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是我国央行的现实选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朱燕宇 刘婵婵
基于HP滤波法对中国1997—2011年各季度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出与通货膨胀实时缺口的估算偏差能够对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并引发货币政策的过度反应;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这种系统性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中央银行需要适当降低货币政策规则当中产出与通货膨胀缺口的实时反应系数,即现实的货币政策的实时反应系数应该比计量模型估算的(理论上的)反应系数更小一些。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审慎,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活动的日常监测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微调",同时还需要努力构筑防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刘晒珍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或者通货膨胀的现有研究文献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哪种价格指数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的通货膨胀信息。文章首次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基于泰勒规则,引入利率平滑、前瞻性等因素,构建了中国货币政策动态反应函数,并采用GMM方法比较了四种不同的通货膨胀率指标所隐含的信息。研究发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为货币政策提供的通胀信息要多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同时RPI又略优于CPI;不管基于哪种指标计算通货膨胀率,我国利率均存在明显的平滑行为。在以CPI和RPI作为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指标时,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大多数样本区间是稳健的,但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项后军 于洋
通过纳入通货膨胀预期,本文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房价和股价)反应的方式、非对称性和急缓程度,结果表明:①货币政策在对房价和股价的反应中,通货膨胀预期起到明显不同的作用;②货币政策"关注"房价而"盯住"股价,即货币政策"间接地"根据通货膨胀预期调整对房价的反应,但通常并未考虑通货膨胀预期就"直接"调整对股价的反应;③货币政策在整个样本期内均对房价作出正向反应,且随通货膨胀预期的不断攀升反应逐渐增强,但对股价却采取所谓"调牛不调熊"的非对称反应,且随股价涨幅的增加反应逐渐增强;④这两种非对称反应均是逐渐(平滑)调整的。最后,本文还从政策层面上讨论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的持续性问题。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关注 盯住 非对称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熊海芳 王志强
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分析了通货膨胀预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外和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反应,并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货币政策意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中短期通胀预期,对长期通胀预期的影响不大;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利率调整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三种货币政策操作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央行惯例沟通对通胀预期没有影响,央行行长讲话会加大通胀预期波动;货币政策操作和央行沟通行为对通胀预期的冲击在2008~2009年出现了结构性变化;通胀预期管理效果一直不佳,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胀预期形成及其传导机制并改善央行的政策操作与沟通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