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5)
2023(14283)
2022(12410)
2021(11938)
2020(9875)
2019(23094)
2018(22783)
2017(44055)
2016(24046)
2015(27145)
2014(26965)
2013(26762)
2012(24952)
2011(22756)
2010(22531)
2009(20754)
2008(20141)
2007(17455)
2006(15503)
2005(13865)
作者
(69739)
(57805)
(57280)
(54849)
(37115)
(27579)
(26095)
(22720)
(22149)
(20746)
(19723)
(19687)
(18567)
(18384)
(18223)
(17984)
(17422)
(17032)
(16686)
(16553)
(14426)
(14414)
(13961)
(13248)
(12956)
(12892)
(12890)
(12681)
(11685)
(11507)
学科
(95738)
经济(95628)
管理(66465)
(62278)
(50826)
企业(50826)
方法(44249)
数学(38946)
数学方法(38503)
中国(28049)
(25871)
(23701)
(21039)
(20903)
贸易(20893)
(20425)
业经(20005)
(17799)
地方(17565)
农业(16860)
(15405)
银行(15353)
(15050)
理论(15027)
(15022)
环境(14794)
(14736)
(14509)
金融(14508)
(14023)
机构
大学(342989)
学院(339035)
(142187)
经济(139281)
管理(133010)
研究(122593)
理学(114730)
理学院(113458)
管理学(111578)
管理学院(110997)
中国(93036)
科学(74902)
(74433)
(63857)
(62307)
研究所(56964)
(56396)
中心(54292)
财经(51001)
业大(50443)
(48239)
北京(47923)
(46671)
(44515)
农业(44483)
(44435)
师范(44068)
经济学(43133)
(38962)
经济学院(38841)
基金
项目(231163)
科学(181467)
基金(169121)
研究(168180)
(148647)
国家(147467)
科学基金(125247)
社会(105548)
社会科(100009)
社会科学(99983)
基金项目(88476)
(86904)
自然(82036)
自然科(80113)
自然科学(80090)
自然科学基金(78690)
教育(76566)
(74948)
资助(71455)
编号(67477)
成果(55955)
(52169)
重点(51943)
(49399)
(47471)
课题(46999)
教育部(44508)
科研(44357)
创新(44354)
国家社会(43631)
期刊
(153444)
经济(153444)
研究(105593)
中国(64549)
学报(55117)
科学(51145)
(51034)
管理(49144)
(45940)
大学(41449)
学学(38910)
教育(37008)
农业(35844)
(33227)
金融(33227)
技术(27896)
经济研究(25698)
财经(24902)
业经(23070)
(21317)
问题(19884)
(18919)
(18128)
图书(17730)
理论(16677)
国际(16362)
技术经济(16249)
世界(16233)
科技(15875)
现代(15059)
共检索到505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文理  王曦  
准确度量货币政策立场是货币政策实证研究的基础,文章通过总结货币政策立场度量指标的发展历程,借鉴加拿大中央银行构建的货币条件指标方法构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MCI。MCI综合考虑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种重要的货币政策指标,克服单一货币政策度量指标的片面性,使货币政策指标的度量指标更为全面和可靠。此外,研究还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仍然不够有效,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问题上效果更好,在刺激实体经济方面效果欠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勇  
本文在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框架下,通过构建一个明确包含中央银行行为方程和货币政策透明度模块的DSGE模型,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经验研究。基于中国1992~2013年季度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结论得到了中国实践经验和跨国数据的双重支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低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低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彼此强化,成为导致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虹檠  黄鹏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实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政策效力的城乡差异。本文分别实证检验了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影响。经济计量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扩张性货币政策下,农村比城市的反应更敏感;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农村受政策紧缩的影响更大。同时,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均明显小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过热的抑制作用。文章进一步对货币政策效力城乡差异的形成进行了解释,分析了其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效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贞  
中国货币供应是否为导致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此次研究。研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宏观经济、货币金融学相关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具体分析框架,就中国货币政策是否为导致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具体影响路径展开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为中国保持物价稳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志祥  
文章主要运用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1994年到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货币供应量、利率这两个重要货币政策变量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能对经济产生影响,但它们对GDP的作用效果是有差异的。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高云峰  阮莉莉  
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对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差异。从贷款投放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来看,中部、东北和东部地区省份的效果比较明显,而西部地区的效果较差。对于资本投入相对不足的西部地区,要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移;对于资本积累充足的东部地区,要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率,提高经济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长青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显著,但货币政策城乡效应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通过估计货币供给方程将货币政策分解为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运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城乡效应异质性规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城镇地区人均收入对正向货币政策冲击反应强烈,但农村地区人均收入对负向货币政策冲击反应强烈;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会加剧中国城乡经济差异;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和制度安排不合理之间的"错位"现象是中国货币政策城乡效应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田勇  
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我国金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 :科学合理地界定“币值稳定”的内涵 ,不仅是完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的需要 ,而且直关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应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币值稳定” ,(1 )合理的“量度” ,该“量度”应是一个目标区 ,高于该值的通货膨胀和低于该值的通货紧缩都是币值不稳定的表现 ;(2 )可行的指标体系 ,包括检讨指标和预警指标 ,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重点关注和参考预警指标 ,以克服货币政策时滞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于龙  
如何既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又使得通货膨胀处于较低水平,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通过对改革以来我国经济情况的实证分析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和低通货膨胀二者之间是可以寻求一种最佳组合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货币供给量必须相应增加,但为了不致引起高通货膨胀,维护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必须要稳定物价,而事实已经证明稳定物价的关键在于控制货币发行量,于是货币发行量控制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才能既保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又保证通货膨胀处于较低水平,这个“量”的把握就成了货币政策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厉骞  李文兴  
以总量调节为手段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对不同产业产生非对称的影响,是一个关系到货币政策能否有效调节经济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理论模型,说明了不同资本存量的产业会对货币政策反应存在差异。接着利用非线性的面板门槛模型实际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产生与行业资本存量、行业财务负担以及行业要素密集度有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定华  
通过对中国1984~2005年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因此,中国货币政策选择中,适时、谨慎地采取相机抉择规则的货币政策并采取渐进微调的方式进行操作是中国中央银行的现实选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艳丽  王霞  
本文提出了具有时变阈值的门限泰勒规则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1992-2014年间货币政策规则中的时变门限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时变阈值的引入揭示了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三大显著特征:第一,非对称性,即高通胀时期利率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值均大于低通胀时期;第二,不稳定性,即不论通胀率高低,利率对通胀缺口的反应系数均非显著大于1;第三,时变性,即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所参考的阈值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