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8)
2023(11075)
2022(9392)
2021(8953)
2020(7476)
2019(17584)
2018(17098)
2017(33556)
2016(18202)
2015(20834)
2014(20673)
2013(20893)
2012(19906)
2011(18225)
2010(18201)
2009(17073)
2008(17227)
2007(15393)
2006(13352)
2005(12209)
作者
(52092)
(43759)
(43700)
(42089)
(28032)
(20871)
(19957)
(17020)
(16549)
(15703)
(14951)
(14454)
(14112)
(14024)
(13771)
(13725)
(13104)
(12933)
(12704)
(12694)
(10996)
(10809)
(10659)
(10050)
(9921)
(9896)
(9713)
(9524)
(8812)
(8712)
学科
(81191)
经济(81118)
管理(50062)
(48282)
方法(38288)
(37297)
企业(37297)
数学(34926)
数学方法(34629)
中国(24335)
(22591)
(20834)
(19991)
贸易(19983)
(19572)
(16208)
业经(15279)
(14804)
银行(14783)
农业(14444)
(14380)
(14200)
地方(14010)
(13588)
金融(13586)
(12352)
(11813)
环境(11812)
财务(11787)
财务管理(11759)
机构
大学(267871)
学院(266067)
(124810)
经济(122598)
管理(101620)
研究(96219)
理学(86897)
理学院(85957)
管理学(84732)
管理学院(84223)
中国(76752)
(57057)
(56245)
科学(54593)
(49015)
财经(45205)
研究所(44292)
中心(43883)
(43431)
(41275)
经济学(40594)
(38989)
经济学院(36875)
北京(36251)
业大(36100)
农业(34278)
(33872)
(33629)
财经大学(33581)
师范(33367)
基金
项目(171005)
科学(135710)
基金(127243)
研究(126303)
(110216)
国家(109370)
科学基金(93308)
社会(82748)
社会科(78723)
社会科学(78703)
基金项目(65792)
(63082)
自然(58188)
教育(57842)
自然科(56859)
自然科学(56840)
自然科学基金(55912)
(54491)
资助(53911)
编号(50034)
成果(41580)
(40504)
重点(38607)
(37428)
国家社会(35346)
(35085)
教育部(35065)
课题(34676)
中国(33658)
人文(33475)
期刊
(133084)
经济(133084)
研究(84410)
中国(50780)
(43089)
(39146)
学报(38012)
科学(36397)
管理(35826)
(31773)
金融(31773)
大学(28895)
学学(27196)
农业(26396)
教育(24122)
经济研究(23548)
财经(22992)
技术(21686)
(19891)
业经(19735)
(18336)
问题(18079)
国际(16501)
(14982)
世界(14926)
技术经济(14082)
统计(13673)
理论(12932)
(11994)
商业(11831)
共检索到403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涛  
货币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即货币政策是否存在行业效应,是关系到中央银行能否运用货币政策有效调节经济的问题。本文利用理论和经验方法,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行业效应与各行业的产品特征和财务状况等因素有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永琴  
经典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意味着相同程度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显著强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本文通过构建四类货币供给方程全面测度中国货币政策冲击,藉此验证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存在性及表现形式。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当期正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大于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但滞后两期和四期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则分别大于相应滞后期的正向货币冲击的影响力度;考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整个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比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卢盛荣  
货币需求是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研究主要从整体上把握,很少注意区域差异。因此,本文对货币需求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从东部、中部、西部呈梯度递增;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从东部、中部、西部呈梯度递减,且中西部地区货币需求的结构都不稳定。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各地区货币需求的差异,降低中西部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并改革利率的形成机制,使利率逐步市场化,同时稳定公众对经济政策的心理预期,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陈柳钦  
本文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朝晖  
本文比较分析了199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效应,认为信贷和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利率传导渠道的作用得到发挥,资本市场传导渠道效应开始显现,汇率传导渠道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并分析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本艳  
文章在分析中国利率调解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平均处理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中国央行的利率调节干预对CPI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平均幅度较小,正向调整和负向调整、对称调整和非对称调整的频率基本相同,利率水平总体保持平稳。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效应来看,降息可以促使CPI上升,但作用效果尚不显著,而加息可以促使CPI降低,且作用效果较为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申国  卢万青  
笔者使用月度数据,建立19个行业的VAR系统,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从行业层面分别分析了各行业投资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程度和各行业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下投资变化程度的大小。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各个行业投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有10个行业的投资对紧缩性政策的反应大于扩张性政策,8个行业则相反,1个行业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雁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法,利用1998年至2003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以此试图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娄峰  
本文基于FAVAR模型理论,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提取出反映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两个潜在因子,并结合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单变量和中国货币政策多变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活跃性有所降低;利率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影响;广义货币M2和新增贷款的冲击不会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造成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传导机制趋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娄峰  
本文基于FAVAR模型理论,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提取出反映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两个潜在因子,并结合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单变量和中国货币政策多变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活跃性有所降低;利率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影响;广义货币M2和新增贷款的冲击不会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造成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传导机制趋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创  付蓉  徐曼  
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和GARCH族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波动性及其原因,并通过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波动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货币政策波动性较大时,其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明显减弱,甚至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不仅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更是新常态下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军  
本文以利率政策为核心,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中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工业行业层面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即着重探讨八个工业行业对利率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并导致行业层面出现了明显的"价格之谜"现象,而利率政策的变化确实能够对行业层面的"价格之谜"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军  
以利率政策为核心,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中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工业行业层面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着重探讨了八个工业行业对利率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并导致行业层面出现了明显的"价格之谜"现象,而利率政策的变化确实能够对这种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申国  刘兰凤  
文章使用SUR计量方法,对制造业30个子类行业的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大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有15个行业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另外15个行业中,金属制品业表现出最大的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效应大小为1.982%,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最小,效应大小为0.50%,其他行业的行业层面金融加速器效应大小在0.56%—1.73%之间。这些结论对政府的信贷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晓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变动及其实施影响所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运作的基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资产价格渠道出现前后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下,传导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企业(居民)。这里,商业银行处于关键地位。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首先作用于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中央银行→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企业(居民)这样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新的传导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