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3)
- 2023(9937)
- 2022(8387)
- 2021(8156)
- 2020(6547)
- 2019(15179)
- 2018(14962)
- 2017(28229)
- 2016(15572)
- 2015(17512)
- 2014(17690)
- 2013(17407)
- 2012(16388)
- 2011(15073)
- 2010(15097)
- 2009(13805)
- 2008(13895)
- 2007(12326)
- 2006(10970)
- 2005(10246)
- 学科
- 济(61487)
- 经济(61420)
- 管理(42758)
- 业(40116)
- 企(31588)
- 企业(31588)
- 方法(26377)
- 数学(23594)
- 数学方法(23320)
- 中国(20995)
- 农(17735)
- 财(17428)
- 贸(16399)
- 贸易(16389)
- 易(16131)
- 制(14199)
- 银(12432)
- 银行(12423)
- 业经(12282)
- 行(11992)
- 策(11744)
- 学(11729)
- 融(11136)
- 金融(11135)
- 农业(11056)
- 务(10149)
- 财务(10123)
- 财务管理(10094)
- 地方(9666)
- 理论(9631)
- 机构
- 学院(219180)
- 大学(218161)
- 济(98954)
- 经济(97013)
- 研究(80528)
- 管理(78996)
- 理学(66455)
- 理学院(65692)
- 中国(65303)
- 管理学(64681)
- 管理学院(64256)
- 财(47978)
- 京(46565)
- 科学(44999)
- 所(40880)
- 财经(37268)
- 研究所(36581)
- 中心(36498)
- 经(34110)
- 江(33400)
- 农(33304)
- 经济学(32211)
- 北京(30358)
- 经济学院(28998)
- 院(28820)
- 范(28756)
- 师范(28511)
- 财经大学(27780)
- 业大(27375)
- 州(26832)
- 基金
- 项目(136079)
- 科学(107567)
- 研究(102937)
- 基金(100052)
- 家(86937)
- 国家(86223)
- 科学基金(73104)
- 社会(66114)
- 社会科(62762)
- 社会科学(62749)
- 基金项目(50454)
- 省(49711)
- 教育(48251)
- 自然(45115)
- 自然科(44102)
- 自然科学(44091)
- 自然科学基金(43383)
- 资助(43131)
- 划(43058)
- 编号(41198)
- 成果(35415)
- 部(32145)
- 重点(30944)
- 课题(29756)
- 发(29520)
- 性(29090)
- 国家社会(28299)
- 创(27983)
- 教育部(27944)
- 中国(27859)
共检索到347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小滨 陶登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是有效需求不足,为刺激需求增长,自199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7次降息,但一直未收到明显效果,经济增长率继续处于下滑态势。我国经济是否已落入“流动陷井”之中?货币政策是否对我国经济已经失效?文章将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效果 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鄢莉莉 刘鹏
1.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变量,然而在官定利率政策下,利率难以真正发挥其度量资金价值的功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形成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使利率可以真正反映资金成本,从而用市场的手段来更有效地配置资金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春霞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 货币供应量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 ,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传导效果及扰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中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斌
本文从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传导性失效的三大原因。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给出了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间接调控方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召
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之所以存在障碍 ,主要是因为传导链条中间利率出了问题。 ( 1 )采用年度数据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率和 GDP的计量结果显示 ,在1 978- 1 988年和 1 989- 2 0 0 0年这两个时间区间 ,对实际投资作用方式有明显不同 :在前一个时期 ,实际投资主要由收入来决定 ,而对利率的弹性不显著 ;而在后一个时期 ,实际利率对投资具有反向刺激作用 ,尽管弹性非常微弱 ,但是与典型市场经济规律相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利率水平对投资的作用是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同时 ,利用误差纠正模型 ( Error Correction Model)在两个时期中间都可以发现投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利率 市场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崔建军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在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经验实证表明 ,中国 18年货币政策操作经历了反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两方面的考验 ,总体来说是有效的。当前妨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内部存在信贷收缩机制。要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调控 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豫媚 陈伟泽 陈彦斌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已出现下降,表现为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波动的能力明显减弱。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预期误差冲击和预期管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现状,从而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时预期管理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预期管理通过逆周期引导市场通货膨胀预期,能够大幅减小经济波动并使经济更快收敛至稳态。同时,福利损失分析表明,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引入预期管理,可以使得社会福利损失下降近40%。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背景下应加强对预期管理的重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预期管理 经济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雄 蒋中其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认为,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政策不影响产出,只影响储备水平的变化;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影响产出。克鲁格曼则提出了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完全稳定与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不可兼得的“三元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客观基础,分析了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梦瑶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常常发现一些"异常现象",被经济学家们总结为"流动性之谜""价格之谜""汇率之谜"和"远期贴现偏向之谜"。本文采用Kim and Roubini(2000)的非递归当期约束的结构型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2000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利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时间间隔点,本文进一步区分了总样本和2008年9月至2017年11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子样本,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政策有效性的变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有效性 SVAR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英章 金戈
目前关于不良金融资产问题 ,人们更多是从金融风险角度来讨论不良金融资产的成因及其化解等问题 ,而对于不良金融资产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则缺乏深入研究。从宏观经济总量角度看 ,不良金融资产使市场化改革中的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发生变异 ,相应使商业银行作为主要传导中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强化宏观金融的调控效率 ,应充分考虑巨额不良金融资产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金融资产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伟 林燕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及最小二乘法等计量方法,对198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信贷传导机制仍然是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形式;提高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利率传导机制作用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前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郡 阳洁
文章总结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生成背景,以及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然性。文章着重分析了近期货币政策时滞延长、效力受损的具体原因,分析了传导机制不顺畅的制约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有效性 分析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