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9)
- 2023(3100)
- 2022(2619)
- 2021(2413)
- 2020(2028)
- 2019(4845)
- 2018(4583)
- 2017(9841)
- 2016(4868)
- 2015(5554)
- 2014(5468)
- 2013(5446)
- 2012(5138)
- 2011(4794)
- 2010(4537)
- 2009(4157)
- 2008(4000)
- 2007(3448)
- 2006(2870)
- 2005(2433)
- 学科
- 济(26216)
- 经济(26192)
- 方法(15515)
- 数学(15019)
- 数学方法(14907)
- 管理(14383)
- 业(13588)
- 企(10501)
- 企业(10501)
- 贸(6713)
- 贸易(6711)
- 中国(6688)
- 易(6633)
- 财(6004)
- 农(5726)
- 制(3843)
- 业经(3772)
- 出(3705)
- 环境(3592)
- 农业(3474)
- 银(3426)
- 银行(3426)
- 务(3394)
- 财务(3389)
- 策(3386)
- 财务管理(3383)
- 融(3371)
- 金融(3371)
- 行(3320)
- 企业财务(3232)
- 机构
- 大学(73995)
- 学院(72834)
- 济(39534)
- 经济(39043)
- 管理(30212)
- 理学(26866)
- 理学院(26652)
- 管理学(26376)
- 管理学院(26233)
- 研究(23297)
- 中国(18251)
- 财(16876)
- 经济学(14416)
- 财经(14237)
- 京(14146)
- 经济学院(13343)
- 经(13322)
- 科学(11402)
- 财经大学(11000)
- 中心(10914)
- 所(10433)
- 研究所(9590)
- 北京(8906)
- 商学(8880)
- 商学院(8803)
- 江(8773)
- 经济管理(8691)
- 农(8545)
- 业大(8402)
- 院(8294)
- 基金
- 项目(51510)
- 科学(42531)
- 基金(40958)
- 研究(38217)
- 家(35065)
- 国家(34830)
- 科学基金(30756)
- 社会(27346)
- 社会科(26276)
- 社会科学(26272)
- 基金项目(20957)
- 自然(18857)
- 自然科(18493)
- 自然科学(18491)
- 自然科学基金(18198)
- 教育(17886)
- 资助(17767)
- 省(17522)
- 划(15360)
- 编号(13892)
- 部(13394)
- 国家社会(12490)
- 教育部(12154)
- 重点(11503)
- 中国(11445)
- 人文(11413)
- 创(10981)
- 发(10942)
- 成果(10599)
- 大学(10417)
共检索到97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茜 张永刚
自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被指定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央行在不同的时点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它的多重政策目标,所以没有单个政策工具能持续地暗示央行的政策态度。考虑到此特点,本文运用伯南克-米霍夫半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查中国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构表明:货币政策对于产出和通货膨胀有明确的影响;流动性效应存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冲击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茜 张永刚
自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被指定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央行在不同的时点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它的多重政策目标,所以没有单个政策工具能持续地暗示央行的政策态度。考虑到此特点,本文运用伯南克-米霍夫半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查中国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构表明:货币政策对于产出和通货膨胀有明确的影响;流动性效应存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冲击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供给到产出的传导机理,建立了中国省际货币政策传导的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模型以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在模型中引入了空间变量,中国货币供给量M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季节虚拟变量等为解释变量或控制变量;空间变量的设置以中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区划为基础,并考虑北京、上海和广东经济影响的特殊性,设置了空间权重指示指标矩阵。并按八大经济区域分别估计省际方程,共得到31个方程和398个系数。通过显著性分析,研究了省际货币传导效应、空间效应和个体效应。最后归纳出三点结论,提出了在货币政策创新中可能要关注"点灌"的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雁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法,利用1998年至2003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以此试图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琴
统一货币政策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本文运用ARMA模型和VAR模型分析了1978~2005年间中国三大产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不同反应。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产业非对称性,高有形资产产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小于低有形资产产业,即第一产业对货币供给冲击的反应最为强烈,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由于各产业的市场结构差异、产业内企业的规模和性质不同使得各产业所面临的金融摩擦存在较大差异,进而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非对称性,在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下货币政策效应在产业层面上表现出了非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业效应 市场结构 传导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涛
货币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即货币政策是否存在行业效应,是关系到中央银行能否运用货币政策有效调节经济的问题。本文利用理论和经验方法,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行业效应与各行业的产品特征和财务状况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行业效应 信息不对称 融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永琴
经典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意味着相同程度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显著强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本文通过构建四类货币供给方程全面测度中国货币政策冲击,藉此验证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存在性及表现形式。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当期正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大于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但滞后两期和四期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则分别大于相应滞后期的正向货币冲击的影响力度;考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整个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比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对称效应 货币冲击 测度指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卢盛荣
货币需求是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研究主要从整体上把握,很少注意区域差异。因此,本文对货币需求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从东部、中部、西部呈梯度递增;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从东部、中部、西部呈梯度递减,且中西部地区货币需求的结构都不稳定。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各地区货币需求的差异,降低中西部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并改革利率的形成机制,使利率逐步市场化,同时稳定公众对经济政策的心理预期,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地区货币需求 规模变量 机会成本变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明生 范从来
本文运用SVAR模型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民间投资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宽松对民间投资的促进作用较弱。分产业来看,货币供给增加对第一、三产业民间投资起到较弱的推动作用,但对第二产业民间投资产生抑制作用;利率下降对第二产业民间投资产生推动作用,对第一产业民间投资产生较弱的抑制作用,而对第三产业民间投资的影响不明显。该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民间投资的总体影响较小,并且难以有效地推动民间投资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杨子荣
作为金融超级大国,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他国货币政策的冲击是全球性的。然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它在国际贸易中占比的提升,中国不应仅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它的货币政策也可能对美国产生一定的冲击。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关键中介目标也产生了外溢效应以及溢出程度,构成本文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作为中介指标的利率和汇率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和溢出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其传导机理给予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的利率和汇率均存在溢出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更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弱。另外,美国对华贸...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素香 汪增群
对于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且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的大国而言,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的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两项计量工具,实证检验了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存在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产出的影响,还是对物价的影响,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都要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陈柳钦
本文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行业效应 利率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冯斐
文章应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并基于30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从省际角度对1997~2006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和省际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小于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力;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省际影响差异,各省际单位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货币政策短期内对内陆经济水平较低省份的影响力较大,中期内对沿海或靠近沿海地带省份有较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省际效应 面板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永刚 周子瑜
文章选取我国省域层面2003~2014年的月度工业数据,在考虑区域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区域G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各区域工业产出和工业品价格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GVAR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晓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变动及其实施影响所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运作的基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资产价格渠道出现前后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下,传导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企业(居民)。这里,商业银行处于关键地位。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首先作用于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中央银行→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企业(居民)这样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新的传导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影响调控效果吗——基于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应对——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市场预期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基于结构因子向量自回归模型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门槛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研究——基于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因子增广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美国货币政策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基于分位点向量自回归模型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要素扩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估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效应——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构VAR模型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