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5)
- 2023(17285)
- 2022(14559)
- 2021(13742)
- 2020(11555)
- 2019(26854)
- 2018(26509)
- 2017(50986)
- 2016(27521)
- 2015(31468)
- 2014(31282)
- 2013(30890)
- 2012(28746)
- 2011(26121)
- 2010(26406)
- 2009(24643)
- 2008(24248)
- 2007(21444)
- 2006(18807)
- 2005(17015)
- 学科
- 济(131402)
- 经济(131280)
- 管理(78447)
- 业(73781)
- 企(60067)
- 企业(60067)
- 方法(56893)
- 数学(50976)
- 数学方法(50237)
- 中国(33574)
- 农(31804)
- 财(29629)
- 地方(26063)
- 业经(25358)
- 贸(24810)
- 贸易(24797)
- 易(24145)
- 学(23783)
- 制(22054)
- 农业(20809)
- 银(18874)
- 银行(18849)
- 理论(18480)
- 融(18418)
- 金融(18415)
- 行(18082)
- 环境(17907)
- 务(17712)
- 和(17676)
- 财务(17641)
- 机构
- 学院(400344)
- 大学(398862)
- 济(179023)
- 经济(175622)
- 管理(154729)
- 研究(137605)
- 理学(133192)
- 理学院(131771)
- 管理学(129354)
- 管理学院(128619)
- 中国(106356)
- 京(83193)
- 科学(80410)
- 财(79973)
- 所(69049)
- 财经(63855)
- 中心(63094)
- 研究所(62501)
- 农(61882)
- 江(58905)
- 经(58029)
- 经济学(56368)
- 业大(55399)
- 北京(52768)
- 范(50720)
- 经济学院(50653)
- 师范(50266)
- 院(48972)
- 农业(48489)
- 财经大学(47240)
- 基金
- 项目(262223)
- 科学(208131)
- 基金(192815)
- 研究(191676)
- 家(167357)
- 国家(166029)
- 科学基金(143313)
- 社会(123769)
- 社会科(117520)
- 社会科学(117491)
- 省(100571)
- 基金项目(100269)
- 自然(92019)
- 自然科(89979)
- 自然科学(89955)
- 教育(89343)
- 自然科学基金(88380)
- 划(85077)
- 资助(81302)
- 编号(76794)
- 成果(62409)
- 部(59467)
- 重点(59066)
- 发(56825)
- 创(54277)
- 课题(53382)
- 国家社会(51879)
- 教育部(51573)
- 创新(50829)
- 科研(50253)
- 期刊
- 济(196395)
- 经济(196395)
- 研究(120392)
- 中国(75287)
- 财(61674)
- 管理(58059)
- 学报(57015)
- 农(55673)
- 科学(55026)
- 大学(44145)
- 学学(41744)
- 融(39923)
- 金融(39923)
- 教育(39647)
- 农业(37872)
- 技术(37507)
- 经济研究(33391)
- 财经(32281)
- 业经(29464)
- 经(27873)
- 问题(25393)
- 统计(23011)
- 贸(22898)
- 技术经济(21735)
- 业(20890)
- 策(20447)
- 国际(20259)
- 世界(19840)
- 决策(18661)
- 理论(17979)
共检索到598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娄峰
本文基于FAVAR模型理论,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提取出反映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两个潜在因子,并结合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单变量和中国货币政策多变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活跃性有所降低;利率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影响;广义货币M2和新增贷款的冲击不会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造成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传导机制趋同。
关键词:
中国货币政策 FAVAR模型 宏观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娄峰
本文基于FAVAR模型理论,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提取出反映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两个潜在因子,并结合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单变量和中国货币政策多变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活跃性有所降低;利率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影响;广义货币M2和新增贷款的冲击不会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造成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传导机制趋同。
关键词:
中国货币政策 FAVAR模型 宏观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首先采集中国1999—2011年季度数据,构建由GDP、外汇储备、CPI和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组成的四变量SVAR模型族,然后通过Cholesky分解施加约束,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在中短期内对产出波动具有最多不超过11%的影响,且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冲击效应要强于价格型中介目标;多数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且解释程度多在12%左右。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价格波动的根源,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随着M2可控性的逐步减弱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逐渐丧失,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向利率转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少林 林建浩 李仲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追求货币政策的透明化,这一制度选择已成为央行实践的重要现象,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则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焦点。为对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化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在传统VA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PTVP-SV-FAVAR模型:首先,设定概率时变的斜率系数以刻画转轨经济体中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行为的时变性;其次,引入随机波动率以捕捉经济结构冲击波动的时变性;最后,通过扩展因子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包含经济系统的完整信息。实证结果发现:(1)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化在1998-2006年期间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而在2007-2011年期间提高了通货膨胀水平;(2)货币政策透明化增...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透明度 通货膨胀 产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创 付蓉 徐曼
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和GARCH族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波动性及其原因,并通过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波动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货币政策波动性较大时,其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明显减弱,甚至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不仅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更是新常态下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稳存
本文根据估计的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政策规则,在具有粘性价格和垄断竞争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的分析框架上,考察了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由于中国利率政策规则不是积极的反通货膨胀规则,利率仅根据通货膨胀采取包容性的调整,因此,经济不存在惟一的稳定均衡,即经济不会向某一特定的稳态收敛,并且中国经济有可能存在多重均衡和内生波动。所以,在目前的利率政策规则下,中国经济可以长期处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状态。本文最后的经验考察表明,以上结论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所表现的特点是一致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规则 宏观经济稳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剑平 刘璐
基于2012年4月30日至2018年12月17日的银行间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本文首次使用波动率回归拟合的方法,从政策利率的角度改进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程度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收集和构建10项宏观经济新闻后,本文发现当市场参与者普遍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政策变化的情形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显著减弱。当货币政策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市场对未来政策判断的分歧加剧,进而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不足。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增加央行的汇率沟通,可以发挥其对宏观经济新闻的补充作用,同时增强市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的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经济后果以及宏观经济新闻的人民币汇率效应相关理论研究,而且为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为货币当局进行有效外汇市场干预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升国 郭文璇 胡婧玮
为了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货币数量论构建一个五变量的TVP-VAR模型,运用2007-2017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中国出现输入型通胀,这种溢出效应的持续性不强;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在不同滞后期波动幅度较大,从长期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利于中国同美国的出口贸易;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长期不利于中国产出水平的发展;中国的货币供应量随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呈现较显著的反应。据此建议:加强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研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推动我国出口工业产业升级,以提升我国抵御国外货币政策变化冲击的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刘东坡
文章基于中国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SV-FAVAR)模型,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突变特征考虑在内,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货币政策能够对产出和通胀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控;相较于价格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作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作用同样呈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其对物价水平的调控效果在危机之后逐渐改善;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进出口、银行信贷等的调控效果较好,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桥红
基于FAVAR模型和199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169期的月度数据,本文研究了以市场利率和美元流动性调整所反映的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市场利率的正向冲击,会导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产生同方向变动,并对中国GDP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美国利率的正向冲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出口规模的增加;另一方面,美元流动性的负向冲击会导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同时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对于中国GDP并未造成明显影响。综合来看,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于中国货币市场造成了显著的冲击效应。
关键词:
美国 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FAVAR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胡家连 张玉娟
本文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存在性检验和强度测算两个方面予以分析,运用虚拟变量刻画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并引入Gumbel Copula上尾相依系数来检测其波动效应的存在。实证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也证明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负波动效应,以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间的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郑冠群
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普遍做法,但其调控效果和潜在风险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和研究。本文将中国中央银行"提前宽松"式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分段线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借助Occbin工具进行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考察了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的宏观经济效应,揭示了其造成的潜在金融风险。研究发现: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系统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推动经济繁荣、抑制经济衰退的效果不仅不显著,且会导致利率长期低于均衡水平。因此,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徐洋
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影子银行体系在内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重点探究了当影子银行体系存在部分"金融窖藏"功能时,即影子银行系统中有部分资金无法贷出,参与货币创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冲击对总产出、消费、投资、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金融窖藏"现象时,不论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其有效性都受到了削弱。
关键词:
影子银行 DSGE模型 货币窖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徐洋
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影子银行体系在内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重点探究了当影子银行体系存在部分"金融窖藏"功能时,即影子银行系统中有部分资金无法贷出,参与货币创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冲击对总产出、消费、投资、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金融窖藏"现象时,不论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其有效性都受到了削弱。
关键词:
影子银行 DSGE模型 货币窖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琳 王磊
在当前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通货膨胀回落至相对合理水平,外部因素不容乐观的形势下,笔者赞同稳定经济增长为政策调控的重点。本文通过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降低利率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回落。而准备金率的下调则是针对经济中的流动性。其中外汇占款是影响准备金率变动最为重要的因素。当前,下调利率及准备金率对稳定增长、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政策成本等方面均有益处。预计2013年中央银行将继续下调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