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5)
- 2023(11199)
- 2022(9537)
- 2021(9061)
- 2020(7723)
- 2019(18212)
- 2018(17763)
- 2017(35105)
- 2016(19119)
- 2015(22017)
- 2014(21889)
- 2013(22117)
- 2012(21119)
- 2011(19357)
- 2010(19264)
- 2009(18243)
- 2008(18328)
- 2007(16391)
- 2006(14117)
- 2005(12892)
- 学科
- 济(87618)
- 经济(87539)
- 管理(53139)
- 业(52090)
- 方法(43728)
- 企(40660)
- 企业(40660)
- 数学(40088)
- 数学方法(39748)
- 中国(24718)
- 农(23724)
- 财(22635)
- 贸(20662)
- 贸易(20655)
- 易(20180)
- 制(16276)
- 业经(15790)
- 农业(15165)
- 学(15094)
- 地方(14991)
- 银(14283)
- 银行(14261)
- 融(13908)
- 金融(13906)
- 行(13663)
- 务(13323)
- 财务(13296)
- 财务管理(13262)
- 策(12900)
- 企业财务(12593)
- 机构
- 大学(283484)
- 学院(280887)
- 济(130589)
- 经济(128262)
- 管理(108317)
- 研究(99789)
- 理学(92876)
- 理学院(91900)
- 管理学(90595)
- 管理学院(90060)
- 中国(79034)
- 财(60153)
- 京(59106)
- 科学(56395)
- 所(50523)
- 财经(47864)
- 中心(45853)
- 研究所(45565)
- 农(45434)
- 经(43656)
- 经济学(42219)
- 江(41068)
- 经济学院(38298)
- 业大(38198)
- 北京(38028)
- 农业(35887)
- 财经大学(35573)
- 范(35254)
- 院(35137)
- 师范(34974)
- 基金
- 项目(180122)
- 科学(142938)
- 基金(134141)
- 研究(132818)
- 家(115828)
- 国家(114941)
- 科学基金(98241)
- 社会(86781)
- 社会科(82549)
- 社会科学(82529)
- 基金项目(69155)
- 省(66545)
- 自然(61597)
- 教育(61373)
- 自然科(60196)
- 自然科学(60177)
- 自然科学基金(59201)
- 资助(57659)
- 划(57365)
- 编号(52627)
- 成果(44073)
- 部(42757)
- 重点(40603)
- 发(38957)
- 教育部(37156)
- 国家社会(36862)
- 创(36704)
- 课题(36584)
- 人文(35457)
- 中国(34807)
- 期刊
- 济(138572)
- 经济(138572)
- 研究(88063)
- 中国(51859)
- 财(45459)
- 农(40526)
- 学报(40142)
- 科学(38046)
- 管理(37930)
- 融(32701)
- 金融(32701)
- 大学(30655)
- 学学(28832)
- 农业(27288)
- 教育(25369)
- 财经(24518)
- 经济研究(24253)
- 技术(22894)
- 经(21085)
- 业经(20293)
- 贸(19169)
- 问题(18911)
- 国际(16844)
- 世界(15486)
- 统计(15479)
- 业(15319)
- 技术经济(14949)
- 理论(14021)
- 策(13467)
- 决策(12495)
共检索到423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斐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简称MCI,根据汇率和利率两方面的相对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央行已经把MCI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指示器标量,乃至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我国正面临汇率机制的重大改革,而货币政策条件在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尝试建立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条件指数,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 实际利率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硕 周俊桃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和零售市场(贷款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响应关系,为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以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调控零售市场利率的方式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间接调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存款基准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耀楷 索瓦洛
在当前中国不断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名义锚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锚 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雁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法,利用1998年至2003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以此试图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高 杨林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根据中介指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来判定。根据我国国情,货币供应量指标仍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基础货币投放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应理顺银企之间的产权关系,拓宽货币传导渠道,改变社会公众的预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迎春 邹舒
在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汇率制度面临选择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备受关注。本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基本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汇率浮动幅度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时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差异,发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放宽汇率管制并不能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邓述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陈柳钦
本文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行业效应 利率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晓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变动及其实施影响所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运作的基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资产价格渠道出现前后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下,传导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企业(居民)。这里,商业银行处于关键地位。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首先作用于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中央银行→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企业(居民)这样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新的传导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友
货币政策理论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货币供应量、贷款利率和外汇储备衡量的货币政策对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理论有效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刘学红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不同理论主张及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的历史轨迹 ,揭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动态性 ;对我国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则表明 :1.货币供应量在当前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依然具有现实合理性 ,目前我国并不具备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 ;2 .金融对外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使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正在减弱 ,因而一方面需加强央行宏观调控 ,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操作条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丹凤 Bienvenido S.Cortes 秦大忠
本文主要目的是采用VAR方法对1980-2004年期间的中国全国及各省货币政策对真实产出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比较衡量货币政策的两种替代性指标—货币供应量(M2)和利率,发现与利率相比,货币供应量是描述中国货币政策的较好指标。其次,依据省际VAR模型产生的脉冲反应函数,发现沿海省份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要比内陆省份强烈。最后,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因素,发现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与各省国有企业的百分比负相关,与向工业企业提供的贷款比例和一次产业GDP占比正相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向量自回归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陈涛 潘慧峰 樊夕
利用1998~2009年的季度数据,检验了广义货币供给量M2增长率、不动产贷款余额增长率、长期贷款利率这三种货币政策变量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变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M2增长率、不动产贷款余额增长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季度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季度变化具有负向影响,其中M2增长率的影响力度最大。实证结果解释了中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对称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少强 张记伟
对中国外汇市场压力(Exchange Market Pressure,EMP)、国内货币供给、利率、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表明:为应对外汇占款增加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是紧缩性的。但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又会引起EMP增大。因此,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只能是短期性的。此外,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利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及资金流动的信号作用已经比较明显。在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为解决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货币政策困境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货币政策 S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