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8)
2023(15485)
2022(13437)
2021(13001)
2020(10793)
2019(25079)
2018(24814)
2017(47611)
2016(26223)
2015(29392)
2014(29388)
2013(29132)
2012(26973)
2011(24433)
2010(24339)
2009(22434)
2008(22189)
2007(19454)
2006(17243)
2005(15619)
作者
(74438)
(61855)
(61168)
(58610)
(39592)
(29403)
(28009)
(24129)
(23431)
(22282)
(21053)
(20918)
(19829)
(19556)
(19419)
(19043)
(18443)
(18251)
(17726)
(17687)
(15455)
(15295)
(14820)
(13948)
(13855)
(13734)
(13724)
(13680)
(12510)
(12246)
学科
(100591)
经济(100479)
管理(81287)
(73939)
(62429)
企业(62429)
方法(46693)
数学(40379)
数学方法(39910)
(29212)
中国(29202)
(26885)
业经(22021)
(21705)
(21403)
贸易(21393)
(20978)
(20920)
(18710)
财务(18632)
财务管理(18597)
地方(18070)
(18018)
银行(17980)
企业财务(17667)
(17519)
农业(17451)
(17092)
理论(16957)
(16521)
机构
大学(367702)
学院(364502)
(151245)
经济(147975)
管理(146340)
研究(126975)
理学(124660)
理学院(123260)
管理学(121356)
管理学院(120661)
中国(99295)
(79447)
科学(76538)
(71822)
(64013)
研究所(58256)
中心(57471)
(56996)
财经(56348)
(53295)
业大(51815)
(51506)
北京(51051)
(47544)
师范(47149)
(45913)
经济学(45649)
农业(44570)
(43209)
财经大学(42141)
基金
项目(243327)
科学(191564)
研究(178724)
基金(178023)
(155211)
国家(153947)
科学基金(131806)
社会(112667)
社会科(106826)
社会科学(106796)
基金项目(93413)
(91561)
自然(85672)
自然科(83693)
自然科学(83674)
自然科学基金(82206)
教育(81897)
(78341)
资助(74670)
编号(72111)
成果(59776)
(55061)
重点(54207)
(51145)
(50006)
课题(49809)
教育部(47344)
创新(46723)
国家社会(46565)
科研(46505)
期刊
(166292)
经济(166292)
研究(113037)
中国(71934)
管理(56732)
学报(56286)
(55411)
科学(52973)
(51286)
大学(42851)
教育(40121)
学学(40117)
(38067)
金融(38067)
农业(35630)
技术(30821)
财经(27956)
经济研究(27004)
业经(24927)
(23980)
问题(21192)
(20676)
图书(19235)
(18860)
理论(17944)
技术经济(17734)
国际(17107)
现代(16828)
世界(16640)
科技(16586)
共检索到551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豫媚  陈伟泽  陈彦斌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已出现下降,表现为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波动的能力明显减弱。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预期误差冲击和预期管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现状,从而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时预期管理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预期管理通过逆周期引导市场通货膨胀预期,能够大幅减小经济波动并使经济更快收敛至稳态。同时,福利损失分析表明,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引入预期管理,可以使得社会福利损失下降近40%。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背景下应加强对预期管理的重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 ,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传导效果及扰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小滨  陶登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是有效需求不足,为刺激需求增长,自199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7次降息,但一直未收到明显效果,经济增长率继续处于下滑态势。我国经济是否已落入“流动陷井”之中?货币政策是否对我国经济已经失效?文章将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鄢莉莉  刘鹏  
1.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变量,然而在官定利率政策下,利率难以真正发挥其度量资金价值的功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形成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使利率可以真正反映资金成本,从而用市场的手段来更有效地配置资金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春霞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的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斌  
本文从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传导性失效的三大原因。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给出了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崔建军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在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经验实证表明 ,中国 18年货币政策操作经历了反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两方面的考验 ,总体来说是有效的。当前妨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内部存在信贷收缩机制。要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琳  孙子惠  赵登攀  
在全球范围经济下行、国内外经济复杂性、不确定性因素叠加背景下,2015年以来央行多次强调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从异质性预期角度出发,以社会融资规模作为监测指标,构建社会网络模型研究社融规模的预期形成机制,选取2015年1月—2019年2月的月度社融规模数据,动态模拟检验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有效性及央行透明度对预期管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预期最终的共识性与央行透明度和央行预期管理力度没有关系,不同路径下的预期管理策略存在明显差异性,通过提高央行的透明度有助于加快社会预期达成共识的速度和提升央行的公信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梦瑶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常常发现一些"异常现象",被经济学家们总结为"流动性之谜""价格之谜""汇率之谜"和"远期贴现偏向之谜"。本文采用Kim and Roubini(2000)的非递归当期约束的结构型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2000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利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时间间隔点,本文进一步区分了总样本和2008年9月至2017年11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子样本,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政策有效性的变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伟  林燕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及最小二乘法等计量方法,对198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信贷传导机制仍然是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形式;提高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利率传导机制作用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前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雯  
本文通过货币效用函数论证了货币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通过国内外对泰勒规则的验证,认为调整实际利率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重点分析中国信贷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银行覆盖面低、小型信贷机构比重过低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集中与金融风险集中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主要政策建议:改革和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加快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恰当的市场化利率规则,为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重要条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佳佳  张晨燕  龚晓晶  
随着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跨境资本频繁流动必将引发系统性风险,冲击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最终严重威胁中国的经济金融稳定。在分析跨境资本流动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采用边限检验和ARDL-ECM模型,对比分析长短期内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评估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张谊诰  
本文基于新颖的和交叉性统计数据,通过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是低效的。(2)货币政策在整体上却有效。这从侧面可以证明:相比较于其他几个货币传导机制,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的阻塞效用更强,即其对货币政策总体绩效的贡献度相对最小。(3)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时滞效应。本文认为,解决目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低效性的主要方法还是要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