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0)
2023(10719)
2022(9114)
2021(8793)
2020(7345)
2019(17431)
2018(17072)
2017(33234)
2016(18102)
2015(20816)
2014(20874)
2013(21004)
2012(20045)
2011(18492)
2010(18546)
2009(17641)
2008(17867)
2007(16050)
2006(13997)
2005(12919)
作者
(52295)
(43877)
(43808)
(42276)
(28295)
(20979)
(20053)
(17119)
(16679)
(15851)
(15059)
(14553)
(14139)
(14112)
(13916)
(13841)
(13143)
(12965)
(12815)
(12677)
(11090)
(10779)
(10766)
(10063)
(10024)
(9942)
(9728)
(9627)
(8870)
(8807)
学科
(81862)
经济(81786)
管理(49295)
(47500)
方法(38479)
(37492)
企业(37492)
数学(34083)
数学方法(33742)
中国(23816)
(22477)
(20280)
(19601)
贸易(19594)
(19164)
(16278)
(15708)
业经(15590)
农业(14285)
(13983)
银行(13963)
地方(13631)
(13427)
(13051)
金融(13049)
(12827)
理论(11991)
(11983)
(11430)
财务(11404)
机构
大学(272331)
学院(269428)
(124317)
经济(121981)
管理(101982)
研究(97488)
理学(87010)
理学院(86040)
管理学(84723)
管理学院(84203)
中国(77180)
(57636)
(57242)
科学(55648)
(49789)
财经(45168)
研究所(44965)
中心(44108)
(43184)
(41151)
经济学(40261)
(39616)
北京(37330)
经济学院(36315)
业大(36010)
(35184)
师范(34924)
(34170)
农业(34066)
财经大学(33462)
基金
项目(169476)
科学(134090)
研究(126067)
基金(125334)
(108228)
国家(107385)
科学基金(91294)
社会(81570)
社会科(77427)
社会科学(77408)
基金项目(64471)
(62465)
教育(58134)
自然(56818)
自然科(55487)
自然科学(55467)
自然科学基金(54549)
(54022)
资助(53532)
编号(50679)
成果(42999)
(40140)
重点(38398)
(36972)
课题(35226)
教育部(34723)
(34474)
国家社会(34402)
中国(33352)
人文(33033)
期刊
(135794)
经济(135794)
研究(86059)
中国(51453)
(43468)
(39042)
学报(38429)
科学(36806)
管理(36447)
(30520)
金融(30520)
大学(29229)
学学(27373)
教育(26855)
农业(26250)
经济研究(23324)
财经(23242)
技术(22025)
(20114)
业经(19578)
问题(18398)
(18330)
国际(16298)
世界(15068)
(14735)
技术经济(14120)
统计(13748)
理论(13203)
(11932)
(11808)
共检索到411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波  朱恩涛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货币政策操作程序这一有效的分析框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涵义、特征和研究目标,并探讨了其对研究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选择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我们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进历程,并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为超额准备金程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陈峥嵘  陈新明  
文章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形成机制从单一行政管制向双轨制过渡,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已初步实现了从准备金总量程序向利率程序演化。在利率双轨制约束的操作程序下,人民银行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有效降低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良松  
2008年金融危机终结了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调控模式而转向"多目标、多工具"。在分析价格型调控可能失效的几种情形后,作者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未来可建立价格型调控为主、兼用数量型调控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并采用"短期利率为主+数量型指标"的双重操作目标模式。正常情况下,央行应维护操作目标利率稳定,但特殊情形时,也可在操作目标利率稳定和流动性指标稳定之间权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卞志村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通常有"相机抉择"和"规则"两种方式,但究竟哪种方式更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和规则性货币政策成分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是:中国目前是以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操作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对采用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明显减少中国经济的波动。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由目前的相机抉择型操作向规则型操作转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辉  刘洋  
如何制约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倾向,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性,是现在货币政策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提供的一个备选答案是引入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新工具。本文在说明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的定价原理和均衡价格形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基础货币进而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机制。文章认为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具有易操作性、独立性和内在稳定性,可以设计成为一种供中央银行选择的货币政策新型工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海涛  苗文龙  
本文利用Logit、Probit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实证,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绩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常常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中国货币政策较为有效。相比之下,调控m0更有利于稳定物价,调控利率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更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焕永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陈焕永一、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进行的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格局和运行机制,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货币政策。1.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焕永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陈焕永货币政策的效应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开放经济中与在封闭经济中不同,在浮动汇率制下与在固定汇率制下也不同。加强对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应的认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友  
货币政策理论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货币供应量、贷款利率和外汇储备衡量的货币政策对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刘学红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不同理论主张及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的历史轨迹 ,揭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动态性 ;对我国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则表明 :1.货币供应量在当前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依然具有现实合理性 ,目前我国并不具备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 ;2 .金融对外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使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正在减弱 ,因而一方面需加强央行宏观调控 ,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操作条件。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陈涛  潘慧峰  樊夕  
利用1998~2009年的季度数据,检验了广义货币供给量M2增长率、不动产贷款余额增长率、长期贷款利率这三种货币政策变量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变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M2增长率、不动产贷款余额增长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季度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季度变化具有负向影响,其中M2增长率的影响力度最大。实证结果解释了中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对称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焕永  
文章对金融衍生市场、举借国债、金融创新、政策性银行、外汇储备、国际游资、市场一体化、浮动汇率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货币政策的效应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开放经济中与在封闭经济中不同,在浮动汇率制下与在固定汇率制下也不同。加强对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应的认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扩大内需的总体宏观经济政策,执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控措施,在缓解外部冲击、促进内需增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9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扩大内需的需要,执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