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1)
2023(10609)
2022(8890)
2021(8524)
2020(7034)
2019(16205)
2018(15741)
2017(30932)
2016(16552)
2015(18569)
2014(17843)
2013(17902)
2012(16967)
2011(15398)
2010(15493)
2009(14726)
2008(14639)
2007(12896)
2006(11366)
2005(10298)
作者
(43353)
(36223)
(35987)
(34365)
(23501)
(17231)
(16360)
(13854)
(13758)
(13143)
(12495)
(12173)
(11705)
(11581)
(11488)
(11224)
(10740)
(10667)
(10540)
(10110)
(9146)
(8697)
(8606)
(8300)
(8247)
(8181)
(7979)
(7826)
(7171)
(7101)
学科
(74023)
经济(73961)
管理(53651)
(52283)
(43452)
企业(43452)
方法(35614)
数学(32772)
数学方法(32518)
中国(22536)
(21936)
(18603)
(18374)
贸易(18362)
(18003)
(15512)
技术(14846)
(14323)
银行(14317)
业经(14289)
(13643)
(13636)
财务(13625)
财务管理(13596)
(13540)
金融(13540)
企业财务(12988)
(12488)
农业(11881)
地方(11511)
机构
大学(232642)
学院(230980)
(114370)
经济(112558)
管理(92835)
研究(79941)
理学(79376)
理学院(78652)
管理学(77837)
管理学院(77383)
中国(68996)
(54597)
(47981)
财经(42863)
科学(40240)
(39280)
(38141)
中心(37596)
经济学(37535)
经济学院(33967)
研究所(33909)
(33595)
财经大学(32158)
北京(30979)
(30422)
(28441)
(27010)
师范(26838)
(26726)
商学(26591)
基金
项目(146667)
科学(119304)
研究(111978)
基金(111941)
(95119)
国家(94394)
科学基金(82797)
社会(76618)
社会科(73131)
社会科学(73119)
基金项目(57143)
(52900)
教育(51341)
自然(50021)
自然科(48980)
自然科学(48972)
自然科学基金(48199)
资助(47431)
(45095)
编号(42827)
成果(36024)
(35764)
国家社会(33329)
(33010)
重点(32518)
教育部(32084)
(31402)
创新(31124)
人文(30830)
中国(29995)
期刊
(120585)
经济(120585)
研究(78577)
中国(45408)
(42129)
管理(36631)
(36366)
金融(36366)
科学(27869)
(26784)
学报(26027)
财经(22474)
经济研究(21881)
大学(21675)
教育(20949)
学学(20278)
技术(19377)
(19307)
农业(17408)
(16940)
业经(16928)
问题(15810)
国际(15229)
世界(13662)
技术经济(12834)
统计(11810)
理论(11387)
(11158)
(10474)
现代(10059)
共检索到361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勇  李开伟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流动性因素的货币信贷模型,以研究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信贷的动态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的相关季度数据,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贷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中国信贷调控的影响与理论模型分析得到的动态影响机制比较一致;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使得债券利率在调控信贷中的作用在2010年后出现失效的现象。建议中国在调控信贷方面还应以贷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综合手段为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涛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阶段,离利率全面市场化仅一步之遥。当前央行货币政策调控主要依靠信贷规划管理,文章剖析信贷规划管理在控制M2和解决流动性泛滥问题中的高效性及其局限性,建议在存款利率全面市场化后逐渐淡化信贷规划,更多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定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发挥利率传导机制作用,实现由行政干预向市场调控转变的目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0年来,一直以稳定货币、发展经济为己任。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逐渐完善货币政策体系,货币政策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不断完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斌  
本文从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传导性失效的三大原因。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给出了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劼  
现有关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非对称性的研究没有实证检验非对称性是否只存在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中,也没有实证检验巴塞尔协议是否影响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因此,试图从三个方面探索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影响:首先,研究同一货币政策对两类银行的贷款供给的影响;其次,比较两类货币政策对同类银行贷款冲击的单独效应;最后,比较巴塞尔协议实施前后银行贷款的变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余栋  李法瑾  
在Kashyap等(1993)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短期融资券和短期贷款所构建的金融市场总量融资结构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确实存在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在货币条件趋紧的情形下,宏观经济放缓过程中银行信贷供给相对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金融市场信息不完全是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必要条件。融资溢价分析表明,信贷配给仍是中国信贷市场的重要特征。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与实体经济关系非常密切,并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预测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雷  杨源源  
本文通过构建DSGE模型,采用贝叶斯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估计,并结合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工具的动态模拟分析和调控效率数值分析以系统考察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面临经济冲击时的调控效率,最后据此遴选出最优政策工具。研究结论认为: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较数量型能更有效地吸收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带来的影响,引致经济均衡偏离程度最小;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外生冲击引致的宏观经济波动较小,经济偏离的稳态收敛速度也明显快于数量型;无论是面临总需求冲击抑或总供给冲击,价格型工具的货币调控效率均明显高于数量型工具。为此,本文认为"十三五规划"关于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的战略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未来央行应强化价格型工具调控;同时,央行可适当将提高宏观调控效率作为今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要求和政策取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雷  杨源源  
本文通过构建DSGE模型,采用贝叶斯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估计,并结合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工具的动态模拟分析和调控效率数值分析以系统考察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面临经济冲击时的调控效率,最后据此遴选出最优政策工具。研究结论认为: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较数量型能更有效地吸收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带来的影响,引致经济均衡偏离程度最小;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外生冲击引致的宏观经济波动较小,经济偏离的稳态收敛速度也明显快于数量型;无论是面临总需求冲击抑或总供给冲击,价格型工具的货币调控效率均明显高于数量型工具。为此,本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勇  李开伟  
文章通过构建信贷模型,以研究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信贷调控的动态影响机制,并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用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的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对信贷调控的影响与理论分析得到的动态影响机制比较吻合;债券利率对银行信贷调控中的作用在2010年后出现扭曲现象。由此,我国对其信贷的调控还应以贷款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的综合手段为主,而债券利率在信贷调控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志祥  
文章主要运用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1994年到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货币供应量、利率这两个重要货币政策变量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能对经济产生影响,但它们对GDP的作用效果是有差异的。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