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2)
2023(10707)
2022(9042)
2021(8648)
2020(7072)
2019(16271)
2018(15898)
2017(30758)
2016(16856)
2015(18691)
2014(18586)
2013(18694)
2012(17644)
2011(16307)
2010(16366)
2009(15297)
2008(15333)
2007(13653)
2006(12278)
2005(11422)
作者
(48429)
(40214)
(40169)
(38729)
(26110)
(19436)
(18175)
(15516)
(15471)
(14670)
(14069)
(13501)
(13262)
(13238)
(13077)
(12604)
(12037)
(11825)
(11670)
(11343)
(10504)
(9923)
(9800)
(9307)
(9167)
(9154)
(9120)
(8527)
(8142)
(8078)
学科
(74275)
经济(74193)
管理(47875)
(46479)
(37562)
企业(37562)
方法(33436)
数学(29859)
数学方法(29528)
中国(23259)
(20458)
(19379)
(17547)
贸易(17539)
(17232)
(16419)
(15368)
业经(14461)
(13897)
银行(13883)
(13374)
(13078)
金融(13077)
(12639)
农业(12100)
(11926)
财务(11901)
财务管理(11876)
企业财务(11430)
地方(11349)
机构
大学(251959)
学院(247922)
(115331)
经济(113323)
研究(91968)
管理(91507)
理学(77722)
理学院(76850)
管理学(75689)
管理学院(75207)
中国(72988)
(55208)
(53317)
科学(51776)
(46879)
财经(43587)
研究所(42226)
中心(40333)
(39955)
经济学(38234)
(38121)
(36563)
北京(34543)
经济学院(34401)
(32743)
财经大学(32714)
(32653)
师范(32463)
业大(31876)
农业(29690)
基金
项目(156839)
科学(125466)
基金(118542)
研究(115076)
(103650)
国家(102859)
科学基金(87608)
社会(76892)
社会科(73228)
社会科学(73208)
基金项目(59846)
(56083)
自然(54764)
自然科(53566)
自然科学(53550)
教育(53025)
自然科学基金(52698)
资助(50986)
(49286)
编号(43711)
(37703)
成果(37596)
重点(35630)
(33655)
国家社会(33572)
教育部(32800)
(31764)
中国(31579)
(31433)
课题(31297)
期刊
(126356)
经济(126356)
研究(84193)
中国(48670)
(42093)
学报(37986)
科学(35773)
管理(35657)
(34491)
(30556)
金融(30556)
大学(29354)
学学(27515)
教育(25502)
财经(23986)
农业(23248)
经济研究(22348)
(20769)
技术(19820)
业经(17381)
(17371)
问题(17125)
国际(15697)
世界(14435)
(13054)
技术经济(12999)
统计(12405)
理论(11055)
现代(10857)
(10839)
共检索到386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雪  郭俊余  
我国货币政策正处于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挑战是政策工具向其他市场利率,尤其向债券收益率传导的有效性问题。文章从国债收益率角度,充分考虑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期混合采用政策工具等特征,着重考察了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在收益率曲线长短端的传导效果。文章基于微观与宏观两个维度刻画收益率曲线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收益率曲线的变化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且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收益率曲线的传导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传统型政策工具中,相较于数量型,价格型工具在收益率曲线的传导中效果较为突出。而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使用对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有限,尤其依据宏观经验法刻画的收益率曲线对结构性政策的反应更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木材  牛霖琳  
传统宏观金融研究中利用短期利率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做法,不符合中国货币政策具有数量和价格双重中介指标的现实背景,因而其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偏误。本文基于收益率曲线日度数据,引入不依赖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设定的异方差假设,在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对中国货币政策冲击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在央行的各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中,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使收益率曲线产生了显著的高波动区制,为研究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提供了充分的识别信息;由本文方法识别出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收益率曲线的影响是短期利率冲击的6至7倍,更具持久性,能够有效传导至收益率曲线中长端。本文强调了货币政策转型期间准确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重要意义,为有效评估中国货币政策的收益率曲线传导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艳丽  
基于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分解,本文分析了价格型中介目标(以R007为代表)向国债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总体来看, R007向长期收益率具备一定传导效率,但传导效率还不高。分解来看, R007向国债收益率传导的主要渠道是信号渠道,在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上传导相对较弱。短期利率波动过高会直接提高长期国债期限溢价,同时制约价格型中介目标在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上向长期收益率的传导。在M2高企的货币政策环境中,价格型中介目标很难影响长期收益率,尤其是无法影响其期限溢价部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梦瑶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常常发现一些"异常现象",被经济学家们总结为"流动性之谜""价格之谜""汇率之谜"和"远期贴现偏向之谜"。本文采用Kim and Roubini(2000)的非递归当期约束的结构型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2000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利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时间间隔点,本文进一步区分了总样本和2008年9月至2017年11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子样本,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政策有效性的变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郡  阳洁  
文章总结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生成背景,以及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然性。文章着重分析了近期货币政策时滞延长、效力受损的具体原因,分析了传导机制不顺畅的制约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飞鸣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导途径的通畅。在中国利率非市场化、金融市场存在缺陷和银行贷款对绝大多数企业是不可替代的资金来源的条件下,银行贷款传导信用渠道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信用传导途径不畅导致中国近年货币政策作用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改善信用传导渠道阻滞的经济环境,进而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刁节文  章虎  
本文利用1998年-2010年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有效性研究。在运用Joh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因果检验确定存在长期稳定和因果关系后,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认为:贷款总量和利率对货币供给量M1的影响是显著的;货币供给量M1对产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而对物价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同时,在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模型研究中得出政策传导机制流畅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快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张谊诰  
本文基于新颖的和交叉性统计数据,通过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是低效的。(2)货币政策在整体上却有效。这从侧面可以证明:相比较于其他几个货币传导机制,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的阻塞效用更强,即其对货币政策总体绩效的贡献度相对最小。(3)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时滞效应。本文认为,解决目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低效性的主要方法还是要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推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既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判断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债收益率曲线是一切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在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相对于一个国家内部所有其他债务凭证而言,国债的违约风险是最低的,因此国债收益率曲线通常被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小滨  陶登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是有效需求不足,为刺激需求增长,自199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7次降息,但一直未收到明显效果,经济增长率继续处于下滑态势。我国经济是否已落入“流动陷井”之中?货币政策是否对我国经济已经失效?文章将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鄢莉莉  刘鹏  
1.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变量,然而在官定利率政策下,利率难以真正发挥其度量资金价值的功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形成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使利率可以真正反映资金成本,从而用市场的手段来更有效地配置资金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春霞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的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 ,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传导效果及扰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