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6)
- 2023(15812)
- 2022(13367)
- 2021(12728)
- 2020(10895)
- 2019(25320)
- 2018(24782)
- 2017(48114)
- 2016(25897)
- 2015(29463)
- 2014(29221)
- 2013(28947)
- 2012(26971)
- 2011(24179)
- 2010(24004)
- 2009(22462)
- 2008(22361)
- 2007(19546)
- 2006(16814)
- 2005(15168)
- 学科
- 济(110842)
- 经济(110736)
- 管理(75319)
- 业(73488)
- 企(60195)
- 企业(60195)
- 方法(54295)
- 数学(49038)
- 数学方法(48513)
- 财(30526)
- 中国(29942)
- 农(29791)
- 贸(23743)
- 贸易(23733)
- 易(23142)
- 业经(22006)
- 制(21101)
- 地方(20220)
- 学(19996)
- 务(19576)
- 财务(19524)
- 财务管理(19483)
- 农业(19326)
- 企业财务(18560)
- 银(17531)
- 银行(17505)
- 融(17264)
- 金融(17261)
- 行(16713)
- 环境(15592)
- 机构
- 大学(368335)
- 学院(367824)
- 济(161252)
- 经济(158285)
- 管理(145604)
- 理学(125697)
- 理学院(124409)
- 研究(122988)
- 管理学(122442)
- 管理学院(121754)
- 中国(97197)
- 京(76474)
- 财(74759)
- 科学(71332)
- 所(60476)
- 财经(59887)
- 中心(58355)
- 农(56486)
- 经(54676)
- 研究所(54673)
- 江(53341)
- 业大(50773)
- 经济学(50461)
- 北京(48353)
- 范(46402)
- 师范(45974)
- 经济学院(45680)
- 财经大学(44697)
- 农业(44365)
- 院(44050)
- 基金
- 项目(244298)
- 科学(194667)
- 基金(181485)
- 研究(179067)
- 家(156652)
- 国家(155417)
- 科学基金(135008)
- 社会(116123)
- 社会科(110272)
- 社会科学(110245)
- 基金项目(95199)
- 省(92051)
- 自然(87113)
- 自然科(85172)
- 自然科学(85142)
- 自然科学基金(83680)
- 教育(83123)
- 划(78848)
- 资助(75877)
- 编号(71820)
- 成果(58302)
- 部(56320)
- 重点(54550)
- 发(51907)
- 创(50590)
- 课题(49094)
- 教育部(49000)
- 国家社会(48657)
- 人文(47422)
- 创新(47363)
- 期刊
- 济(169867)
- 经济(169867)
- 研究(108838)
- 中国(67128)
- 财(58604)
- 管理(52120)
- 学报(51838)
- 科学(50089)
- 农(49984)
- 大学(40251)
- 融(39717)
- 金融(39717)
- 学学(38066)
- 教育(34082)
- 农业(33978)
- 技术(31654)
- 财经(29836)
- 经济研究(28985)
- 业经(26548)
- 经(25588)
- 问题(22784)
- 贸(21252)
- 统计(19310)
- 业(18597)
- 国际(18335)
- 技术经济(18273)
- 理论(17633)
- 世界(17445)
- 策(17379)
- 商业(16349)
共检索到542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巍
本文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股市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在股市渠道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效的。但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在第二阶段从整体来说并非有效。文中构建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的结论得到了相互印证,增强了实证结论的可靠性。最后,文章对疏通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股市渠道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股市渠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硕 周俊桃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和零售市场(贷款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响应关系,为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以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调控零售市场利率的方式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间接调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存款基准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储小俊 刘思峰
本文研究了我国股市微观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在假定所有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建立VAR系统,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的方法分别讨论了市场收益、波动及货币政策对股市微观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并无显著影响,货币政策的松紧、"宏观流动性"的增强或减弱并不必然导致股市微观流动性的增强或减弱;市场的波动对股市流动性也无显著的影响效应,但市场的收益状态却决定着股市微观流动性的强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市场状态 微观流动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澜 陈浪南 贾哓伟
考虑到我国经济结构会随着时间进行调整,本文运用系数及扰动项均具有时变特征的VAR模型(TVP-VAR)和最近十多年的数据,探讨了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是否会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产生影响。结果发现:首先,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无论是利率还是货币供应量,短期内都对股市波动率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在不同的经济时期,无论是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对股市波动率的冲击都是不同的。相较于货币供应量,股市供应量对利率的脉冲响应更加稳定,因此货币当局应当以价格型调控政策为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股市波动 TVP-VAR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熊劼
理论和实证证据表明,银行业的稳健程度和信贷行为可以改变货币政策影响通货膨胀和产出的方式。近年来,一些理论研究还表明,银行资本监管在银行贷款决定中可能发挥潜在作用。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引入资本缓冲率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交互乘积项来识别货币政策的银行资本渠道,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资本约束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信贷发放的调节效应。同时,考虑到我国资本监管制度的施行与效力发挥时间点上的不一致,本文引入时间虚拟变量,对2004年前后和2008年前后我国的银行资本渠道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
关键词:
资本监管 银行资本渠道 银行贷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晓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变动及其实施影响所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运作的基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资产价格渠道出现前后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下,传导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企业(居民)。这里,商业银行处于关键地位。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首先作用于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中央银行→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企业(居民)这样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新的传导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新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国的货币政策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偏紧缩的政策转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适度宽松的政策。本文通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冲击反应分析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并且信贷传导渠道具有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渠道 向量自回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朝晖
本文比较分析了199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效应,认为信贷和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利率传导渠道的作用得到发挥,资本市场传导渠道效应开始显现,汇率传导渠道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并分析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效应 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祁玉清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相比,2000—2021年中国的M_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偏差的波动性更大;从M_2/GDP看,2000—2022年,中国M_2/GDP的值从1.34增加到2.2,平均值为1.78,明显高于同时期的美国(0.64)、日本(1.63)和欧盟(0.88)。中国货币政策指标相对宽松的原因可能包括:市场生产结构延长、生产的专业化和资本深化,不断叠加的货币政策价格影响的滞后效应,存量资产交易影响等。中国利率走廊区间相对较宽,货币政策的数量型特征较为明显;货币政策在债券市场传导渠道通畅,但实际作用还待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总体对货币政策利率不敏感,存贷差大制约贷款利率下降空间。优化货币政策,需充分认识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尽可能避免对利率的长期扭曲和干扰,统筹考虑货币政策短期效果和长期经济发展演变态势,健全与LPR改革相适应的FTP体系,提高投资对当期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利率市场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秦艳梅 黄东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宏观经济中的高通货膨胀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物价水平趋于稳定。而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却显著加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面临新的挑战。这一点在中国当前的资本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上证综指从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最高上攻至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涨幅高达513.49%。指数的上涨得益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市场资金面的充裕、上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斐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简称MCI,根据汇率和利率两方面的相对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央行已经把MCI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指示器标量,乃至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我国正面临汇率机制的重大改革,而货币政策条件在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尝试建立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条件指数,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 实际利率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耀楷 索瓦洛
在当前中国不断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名义锚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锚 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