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2)
- 2023(12302)
- 2022(10498)
- 2021(10033)
- 2020(8607)
- 2019(20005)
- 2018(19678)
- 2017(37738)
- 2016(20921)
- 2015(23913)
- 2014(23903)
- 2013(23962)
- 2012(23032)
- 2011(21227)
- 2010(21305)
- 2009(20221)
- 2008(20362)
- 2007(18504)
- 2006(16475)
- 2005(15256)
- 学科
- 济(88164)
- 经济(88068)
- 管理(57411)
- 业(54492)
- 企(42757)
- 企业(42757)
- 方法(39648)
- 数学(35475)
- 数学方法(35100)
- 中国(27049)
- 农(25854)
- 财(23128)
- 贸(20856)
- 贸易(20844)
- 易(20382)
- 制(19108)
- 学(19071)
- 业经(17260)
- 农业(16399)
- 地方(16175)
- 银(16002)
- 银行(15962)
- 行(15366)
- 融(14657)
- 金融(14655)
- 策(13939)
- 务(12813)
- 财务(12779)
- 和(12764)
- 财务管理(12741)
- 机构
- 大学(308518)
- 学院(304949)
- 济(134143)
- 经济(131407)
- 研究(114216)
- 管理(112092)
- 理学(94756)
- 理学院(93628)
- 管理学(92021)
- 管理学院(91463)
- 中国(90273)
- 科学(68188)
- 京(66811)
- 财(63284)
- 所(59876)
- 农(57217)
- 研究所(54038)
- 中心(52424)
- 财经(48940)
- 江(48159)
- 农业(45355)
- 业大(45272)
- 经(44483)
- 北京(43259)
- 经济学(42345)
- 院(40280)
- 范(39824)
- 师范(39369)
- 经济学院(38166)
- 州(37612)
- 基金
- 项目(193015)
- 科学(150932)
- 基金(141279)
- 研究(139048)
- 家(124638)
- 国家(123623)
- 科学基金(103530)
- 社会(88327)
- 社会科(83712)
- 社会科学(83689)
- 基金项目(72645)
- 省(72565)
- 自然(66719)
- 自然科(65159)
- 自然科学(65128)
- 教育(64312)
- 自然科学基金(64039)
- 划(63059)
- 资助(60693)
- 编号(55248)
- 成果(47278)
- 部(44603)
- 重点(44379)
- 发(42143)
- 课题(39578)
- 创(39209)
- 教育部(37848)
- 科研(37413)
- 国家社会(37046)
- 创新(36864)
- 期刊
- 济(151139)
- 经济(151139)
- 研究(98161)
- 中国(65013)
- 农(52126)
- 学报(50908)
- 财(48330)
- 科学(46078)
- 管理(41572)
- 大学(38066)
- 融(36253)
- 金融(36253)
- 学学(35545)
- 农业(34802)
- 教育(32845)
- 经济研究(25551)
- 财经(25039)
- 技术(25017)
- 业经(22520)
- 经(21633)
- 问题(20188)
- 贸(19734)
- 业(19177)
- 国际(17769)
- 世界(16521)
- 技术经济(15587)
- 图书(15012)
- 版(14945)
- 统计(14691)
- 理论(14654)
共检索到48075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祁玉清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相比,2000—2021年中国的M_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偏差的波动性更大;从M_2/GDP看,2000—2022年,中国M_2/GDP的值从1.34增加到2.2,平均值为1.78,明显高于同时期的美国(0.64)、日本(1.63)和欧盟(0.88)。中国货币政策指标相对宽松的原因可能包括:市场生产结构延长、生产的专业化和资本深化,不断叠加的货币政策价格影响的滞后效应,存量资产交易影响等。中国利率走廊区间相对较宽,货币政策的数量型特征较为明显;货币政策在债券市场传导渠道通畅,但实际作用还待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总体对货币政策利率不敏感,存贷差大制约贷款利率下降空间。优化货币政策,需充分认识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尽可能避免对利率的长期扭曲和干扰,统筹考虑货币政策短期效果和长期经济发展演变态势,健全与LPR改革相适应的FTP体系,提高投资对当期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利率市场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硕 周俊桃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和零售市场(贷款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响应关系,为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以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调控零售市场利率的方式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间接调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存款基准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朝晖
本文比较分析了199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效应,认为信贷和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利率传导渠道的作用得到发挥,资本市场传导渠道效应开始显现,汇率传导渠道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并分析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效应 分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夏斌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地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表现,分析了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并指出了央行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调控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巍
本文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股市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在股市渠道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效的。但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在第二阶段从整体来说并非有效。文中构建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的结论得到了相互印证,增强了实证结论的可靠性。最后,文章对疏通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股市渠道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股市渠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晓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变动及其实施影响所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运作的基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资产价格渠道出现前后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下,传导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企业(居民)。这里,商业银行处于关键地位。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首先作用于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中央银行→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企业(居民)这样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新的传导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郡 阳洁
文章总结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生成背景,以及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然性。文章着重分析了近期货币政策时滞延长、效力受损的具体原因,分析了传导机制不顺畅的制约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有效性 分析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1996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初步实现了向间接调控的转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更加敏感 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七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作出反应,呈现出阶段性下滑之势。对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中央银行调整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意义上引起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木材 牛霖琳
传统宏观金融研究中利用短期利率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做法,不符合中国货币政策具有数量和价格双重中介指标的现实背景,因而其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偏误。本文基于收益率曲线日度数据,引入不依赖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设定的异方差假设,在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对中国货币政策冲击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在央行的各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中,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使收益率曲线产生了显著的高波动区制,为研究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提供了充分的识别信息;由本文方法识别出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收益率曲线的影响是短期利率冲击的6至7倍,更具持久性,能够有效传导至收益率曲线中长端。本文强调了货币政策转型期间准确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重要意义,为有效评估中国货币政策的收益率曲线传导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兵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其作用发挥关键在于传导。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市场并对货币政策冲击作出反应。文章分析了数字金融视角下的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效应差异,并选取2011—2021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影响;进一步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畅通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有助于企业资本成本的降低;同时弱化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的传导效果,减少了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利率渠道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熊劼
理论和实证证据表明,银行业的稳健程度和信贷行为可以改变货币政策影响通货膨胀和产出的方式。近年来,一些理论研究还表明,银行资本监管在银行贷款决定中可能发挥潜在作用。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引入资本缓冲率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交互乘积项来识别货币政策的银行资本渠道,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资本约束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信贷发放的调节效应。同时,考虑到我国资本监管制度的施行与效力发挥时间点上的不一致,本文引入时间虚拟变量,对2004年前后和2008年前后我国的银行资本渠道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
关键词:
资本监管 银行资本渠道 银行贷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雯
本文通过货币效用函数论证了货币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通过国内外对泰勒规则的验证,认为调整实际利率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重点分析中国信贷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银行覆盖面低、小型信贷机构比重过低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集中与金融风险集中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主要政策建议:改革和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加快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恰当的市场化利率规则,为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重要条件。
关键词:
货币 信贷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商业银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朝举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本质上都是货币现象 ,源于货币政策的扩张性或紧缩性。持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将对一国实体经济的长期增长造成诸多危害。要避免经济增长过热或过冷 ,出路在于既反通货膨胀 ,亦反通货紧缩 ,为此应实施中立性的货币政策 ,通过前瞻性的微调来熨平经济增长的波峰和波谷 ,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中立性货币政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伟 袁小惠
在外汇占款增速出现阶段性放缓的背景下,我国陆续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三种货币政策创新工具。创新工具的运用增强了基础货币的供给能力,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对于减小市场利率波动和降低流动性风险产生了积极作用。在我国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创新工具保持流动性中性适度,同时加快货币政策创新工具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的转变,促进市场利率走廊机制的形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