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8)
- 2023(17796)
- 2022(15317)
- 2021(14561)
- 2020(12242)
- 2019(28656)
- 2018(28319)
- 2017(55170)
- 2016(30085)
- 2015(34232)
- 2014(34305)
- 2013(34127)
- 2012(31854)
- 2011(29025)
- 2010(28966)
- 2009(27032)
- 2008(27014)
- 2007(23914)
- 2006(20805)
- 2005(18827)
- 学科
- 济(125819)
- 经济(125684)
- 管理(86552)
- 业(82953)
- 企(68116)
- 企业(68116)
- 方法(59505)
- 数学(51868)
- 数学方法(51300)
- 农(34278)
- 中国(34269)
- 财(32728)
- 学(26813)
- 业经(26549)
- 贸(26123)
- 贸易(26114)
- 易(25385)
- 地方(23748)
- 制(23381)
- 农业(22570)
- 理论(20477)
- 务(20339)
- 财务(20260)
- 财务管理(20215)
- 银(20033)
- 银行(19981)
- 和(19534)
- 融(19253)
- 金融(19250)
- 企业财务(19157)
- 机构
- 大学(440245)
- 学院(436917)
- 济(183545)
- 经济(179720)
- 管理(172010)
- 研究(150040)
- 理学(148755)
- 理学院(147087)
- 管理学(144664)
- 管理学院(143876)
- 中国(114102)
- 京(93443)
- 科学(90782)
- 财(84332)
- 所(76185)
- 农(70249)
- 研究所(69242)
- 财经(67705)
- 中心(67646)
- 业大(63299)
- 江(63178)
- 经(61572)
- 北京(59828)
- 范(57822)
- 师范(57354)
- 经济学(56232)
- 农业(55283)
- 院(53641)
- 州(51077)
- 经济学院(50753)
- 基金
- 项目(290499)
- 科学(228425)
- 研究(213592)
- 基金(211657)
- 家(183593)
- 国家(182075)
- 科学基金(155837)
- 社会(134801)
- 社会科(127764)
- 社会科学(127731)
- 基金项目(111305)
- 省(111081)
- 自然(100624)
- 教育(98434)
- 自然科(98230)
- 自然科学(98203)
- 自然科学基金(96478)
- 划(94288)
- 资助(88965)
- 编号(87233)
- 成果(72108)
- 部(65740)
- 重点(64967)
- 发(61764)
- 课题(60123)
- 创(59421)
- 教育部(56521)
- 科研(55469)
- 创新(55454)
- 国家社会(55222)
- 期刊
- 济(198468)
- 经济(198468)
- 研究(132686)
- 中国(79612)
- 学报(67186)
- 财(63602)
- 农(63413)
- 科学(62176)
- 管理(60937)
- 大学(50603)
- 学学(47473)
- 教育(47012)
- 农业(43516)
- 融(41642)
- 金融(41642)
- 技术(36531)
- 财经(33376)
- 经济研究(32711)
- 业经(31193)
- 经(28561)
- 问题(26169)
- 贸(22984)
- 业(22927)
- 技术经济(21849)
- 图书(21767)
- 理论(21158)
- 统计(19957)
- 版(19657)
- 国际(19566)
- 世界(19351)
共检索到643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刘学红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不同理论主张及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的历史轨迹 ,揭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动态性 ;对我国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则表明 :1.货币供应量在当前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依然具有现实合理性 ,目前我国并不具备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 ;2 .金融对外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使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正在减弱 ,因而一方面需加强央行宏观调控 ,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操作条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关键词:
货币政策;协整检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高 杨林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根据中介指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来判定。根据我国国情,货币供应量指标仍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基础货币投放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应理顺银企之间的产权关系,拓宽货币传导渠道,改变社会公众的预期。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晓芳 景长新
以普勒基本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效率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基础性冲击仍然主要来自于商品市场,并且货币供应量与真实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因此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仍然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但是合理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效率性,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货币供应量的低效性进行了证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耀楷 索瓦洛
在当前中国不断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名义锚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锚 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邓述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军新
引言 在西方货币理论,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其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个重要的环节。中介目标的名义锚功能:为减缓货币政策作用机理的滞后性和波动性,也为避免政策制定者的机会行为,有必要为货币当局设定一个名义锚,以考量实施效果,便于公众观察和判断货币当局的言行是否一致。因而,充当名义锚的指标必须容易控制和观察,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云虹
文章在IMF的金融规划的框架内,通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货币供应量应与实际利率共同构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面对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有选择地采用不同中介目标,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并从这一角度分析了我国借鉴、运用金融规划的金融环境。
关键词:
金融规划 计量分析方法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汤大杰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陈浪南,汤大杰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中介目标是实现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调控更具弹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达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斐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简称MCI,根据汇率和利率两方面的相对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央行已经把MCI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指示器标量,乃至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我国正面临汇率机制的重大改革,而货币政策条件在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尝试建立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条件指数,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 实际利率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硕 周俊桃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和零售市场(贷款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响应关系,为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以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调控零售市场利率的方式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间接调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存款基准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雁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法,利用1998年至2003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以此试图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友
货币政策理论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货币供应量、贷款利率和外汇储备衡量的货币政策对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理论有效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