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1)
- 2023(7471)
- 2022(6268)
- 2021(6008)
- 2020(4807)
- 2019(11231)
- 2018(10914)
- 2017(21385)
- 2016(11280)
- 2015(12860)
- 2014(12603)
- 2013(12572)
- 2012(11914)
- 2011(11072)
- 2010(10914)
- 2009(10261)
- 2008(10076)
- 2007(8700)
- 2006(7879)
- 2005(7367)
- 学科
- 济(50995)
- 经济(50952)
- 管理(30483)
- 业(27962)
- 方法(21646)
- 企(20948)
- 企业(20948)
- 数学(20250)
- 数学方法(20076)
- 中国(17764)
- 贸(14953)
- 贸易(14946)
- 易(14729)
- 农(14218)
- 财(11548)
- 制(9993)
- 策(9747)
- 银(9290)
- 银行(9289)
- 业经(9117)
- 行(9078)
- 地方(8776)
- 融(8769)
- 金融(8769)
- 农业(8762)
- 及其(7753)
- 环境(7714)
- 出(7417)
- 关系(7197)
- 政策(7068)
- 机构
- 大学(162085)
- 学院(160740)
- 济(82620)
- 经济(81365)
- 研究(62056)
- 管理(61390)
- 理学(52052)
- 理学院(51531)
- 中国(51152)
- 管理学(50976)
- 管理学院(50662)
- 财(37209)
- 京(34193)
- 科学(31629)
- 所(30505)
- 财经(29194)
- 中心(27509)
- 研究所(27384)
- 经济学(27366)
- 经(26918)
- 经济学院(24669)
- 北京(22673)
- 江(22421)
- 院(21925)
- 财经大学(21866)
- 农(21251)
- 范(20285)
- 师范(20163)
- 科学院(18211)
- 业大(17811)
- 基金
- 项目(101868)
- 科学(82464)
- 研究(78332)
- 基金(77778)
- 家(66616)
- 国家(66148)
- 科学基金(56898)
- 社会(53520)
- 社会科(51031)
- 社会科学(51025)
- 基金项目(38855)
- 教育(35466)
- 省(35072)
- 资助(33763)
- 自然(33642)
- 自然科(32903)
- 自然科学(32896)
- 自然科学基金(32373)
- 划(31119)
- 编号(29947)
- 成果(25582)
- 部(25258)
- 国家社会(23562)
- 中国(23242)
- 重点(22945)
- 发(22877)
- 教育部(22363)
- 课题(21512)
- 人文(21098)
- 创(21076)
共检索到255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志勇
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影响产出水平,但是政策的效果、时滞各不相同。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表明,在政府福利最大化目标下,汇率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的相互替代取决于政府福利函数对两种政策的敏感程度和产出对两种政策的弹性。我们对中国的经验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产出短期波动的影响要比汇率政策的影响大,时滞也要短。
关键词:
汇率 通货膨胀率 产出波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新月 郭红兵 黄振军
探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形成冲突的原因并寻求二者之间更好的协调机制是当前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也是我国货币当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四个典型化事实证明,由于美元霸权的渗透和影响以及政策国际协调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在一系列政策国际协调中处于不利地位,并由此造成我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常性冲突,其中美元霸权的渗透和影响是关键性的。据此,本文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甘世雄 王朝弟 吴育华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力工具,必须保持彼此之间的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政策工具的协调、政策时效的协调、政策功能的协调以及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控制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我国的财政政策正向公共财政模式过渡,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现阶段,应该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从而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协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袁仕陈
货币替代和反替代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我国当前同时存在着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其中货币替代的程度在不断下降,而货币反替代的程度则不断增强。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本文运用回归方法检验了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程度。结论是,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都会影响到我国的货币供给,进而会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货币替代的影响更加强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丽丽 韩继云
实现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努力达到的政策目标,而货币政策传导的灵敏有效与协调运行则是取得政策效果的关键。本文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中非协调性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一些工作思路。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调控 协调运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王安安
一)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和汇率政策协调理论———汇率目标区模型理论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国家改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可是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并未如自由派经济学家所宣称那样趋于稳定,反而更频繁、更剧烈的波动,向各国的内外经济均衡提出挑战。八十年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建平
由外汇干预引起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协调管理 ,即在外部经济内部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冲销干预和中和的财政政策。其中 ,第一个层次又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部间接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操作和弹性汇率制度三个子层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自 1994年来经历了 1994 - 1996年间和 1998-2 0 0 0年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两次冲突 ,中央银行先后运用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两种货币政策进行冲销干预。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进一步融合要求我们更好地协调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记伟 许少强
实证分析表明,将外汇市场干预变量放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的分析框架内是必要的。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国内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则外汇市场干预与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利率的提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下行态势为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外汇市场干预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全功 程蹊
开放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理论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并结合我国1994年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进行分析。文章发现,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的实践并不多,与汇率政策之间多次存在冲突,与美国货币政策有过简单协调。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实际上来自我国货币政策如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协调。从过去实践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在现存汇率体制下实现货币供给的独立性。文章认为,在进行汇率调整基础上,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的难度将降低。
关键词:
开放条件 货币政策 冲突 国际协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春 王青林 苏志伟
本文认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而政府和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因此,解决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根本对策是:在制度改革上有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从而真正扩大中国的内需并形成由市场主体自担汇率风险的市场机制。在此基础上,中国就可以通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来彻底解决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冲突 收入分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本文基于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协调配合基本原理的深刻剖析,把制约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因素划分为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两大类型,并着重分析了当前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技术路径和具体举措。作者认为,在运用这两项经济政策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调结构、货币政策控总量的基本特点,同时强调,在中央财政大数额投资计划带动地方政府出台数十亿刺激经济方案的情形下,不宜采用太宽松的货币政策,否则,极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与产能过剩并存局面的再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而全球化逆流泛起加大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经历各种波动和危机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各种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但一些经济体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这并不奇怪。一国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主权性、防御性、竞争性,他国难以控制,国际规则约束力也不如预期的强。因此,对任何经济体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因时而变,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宏观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弹性和效率。
关键词:
国际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