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1)
- 2023(13432)
- 2022(11443)
- 2021(11034)
- 2020(9243)
- 2019(21538)
- 2018(21364)
- 2017(40258)
- 2016(21904)
- 2015(25056)
- 2014(25002)
- 2013(24362)
- 2012(22249)
- 2011(20145)
- 2010(20135)
- 2009(18400)
- 2008(18145)
- 2007(15623)
- 2006(13575)
- 2005(12307)
- 学科
- 济(91244)
- 经济(91143)
- 管理(61479)
- 业(57179)
- 企(48116)
- 企业(48116)
- 方法(45475)
- 数学(40122)
- 数学方法(39420)
- 中国(26116)
- 农(22996)
- 财(22506)
- 贸(19158)
- 贸易(19142)
- 业经(18964)
- 易(18727)
- 理论(17384)
- 制(17203)
- 学(16825)
- 银(14939)
- 银行(14930)
- 农业(14771)
- 行(14273)
- 地方(14105)
- 务(13938)
- 财务(13874)
- 财务管理(13836)
- 融(13754)
- 金融(13752)
- 和(13620)
- 机构
- 大学(306209)
- 学院(305012)
- 济(131121)
- 经济(128608)
- 管理(118380)
- 理学(101770)
- 理学院(100739)
- 研究(99490)
- 管理学(98728)
- 管理学院(98172)
- 中国(80473)
- 京(64360)
- 财(60612)
- 科学(56950)
- 财经(48544)
- 所(48154)
- 中心(47420)
- 江(45114)
- 经(44374)
- 研究所(43365)
- 农(42711)
- 经济学(42003)
- 北京(40819)
- 业大(40342)
- 范(39255)
- 师范(38883)
- 经济学院(37843)
- 财经大学(36394)
- 州(36104)
- 院(35878)
- 基金
- 项目(200977)
- 科学(159907)
- 研究(149470)
- 基金(148366)
- 家(128208)
- 国家(127178)
- 科学基金(110506)
- 社会(95904)
- 社会科(91058)
- 社会科学(91039)
- 基金项目(76691)
- 省(75821)
- 教育(71358)
- 自然(70675)
- 自然科(69137)
- 自然科学(69122)
- 自然科学基金(67907)
- 划(64470)
- 资助(63085)
- 编号(60497)
- 成果(49271)
- 部(46088)
- 重点(45384)
- 发(42266)
- 创(42257)
- 课题(41805)
- 国家社会(40572)
- 教育部(40528)
- 创新(39478)
- 大学(39440)
- 期刊
- 济(139161)
- 经济(139161)
- 研究(92397)
- 中国(60066)
- 财(48096)
- 管理(45567)
- 学报(42083)
- 科学(40559)
- 农(37996)
- 教育(37366)
- 大学(33661)
- 融(31956)
- 金融(31956)
- 学学(31235)
- 技术(30207)
- 农业(25667)
- 财经(24615)
- 经济研究(23272)
- 经(21268)
- 业经(20846)
- 问题(18347)
- 贸(16973)
- 统计(16301)
- 技术经济(15462)
- 图书(15310)
- 国际(14700)
- 业(14548)
- 世界(14415)
- 策(14262)
- 理论(14196)
共检索到456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江春 李征
我国货币内生性效应的增强是限制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传统的IS-LM模型由于其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假定,缺少了对于这一现象解释的微观基础。基于银行贷款和证券两种资产的不可完全替代性假设,引入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这一因素,修正了传统的IS-LM模型。通过对于修正后IS-LM模型的分析,商业银行的贷款意愿、外汇占款以及因金融创新等因素所改变的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内生性 货币政策 IS-LM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浩 唐吉平
货币供给是一个值得借用理论框架进行分析的问题,本文也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首先提出了三层次的货币供给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商业银行意愿层面的货币供给函数,通过建立内生环境中的IS-LM模型将货币供给现象纳入到宏观经济理论分析中,进而以新的视角分析了货币供给的混合性质,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性 外生性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红驹
本文应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 1 979- 2 0 0 0年间的货币需求函数 ,结果说明 M1实际余额与实际 GDP和 1年期存款利率存在同积关系 ,M2 与实际 GDP和 1年期存款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存在同积关系 ,这表明实际货币余额与实际 GDP和利率或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但是 M1和 M2 货币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并不稳定 ,这给短期货币需求的预测增加了困难 ,不利于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政策操作
关键词:
误差修正模型 货币需求函数 M1 M2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蕾
本文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并发现指数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更加符合我国短期的货币需求函数。通过检验,我们发现非线性模型的转换变量为滞后一期的真实国民收入,该结论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另外,通过检验发现非线性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因此,非线性模型将会给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需求 ESTAR 非嵌套检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青龙
本文以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为分析框架,将人民币国际化因子融入到该模型中,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程度的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会对货币政策的利率、汇率、消费、收入和经常项目收支效应,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分析表明在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有所增加。为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建议加快利率市场化,增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加快人民币资产市场、国债市场的建设步伐,同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IS-LM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罗希
统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效果。本文运用IS-LM模型检验2003~2005三年紧货币松财政和2006上半年以来紧货币紧财政政策组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状况的影响,以期找出不同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与地区差异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货币政策效应的工作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建军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既不是利率也不是货币供给量,而是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因此,可用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Em=f(p')+f(y')+f(u'),并结合实际统计资料进行经验实证,进而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理论模型 经验实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巍 徐颖
本文对近代中国(1927—1936年)的宏观货币需求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证考察。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近代中国货币需求理论函数得以运行的前提假设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抽象。(2)建立了1927—1936年中国货币需求理论函数。(3)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该理论函数做了实证,用Beta系数分析了各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用双对数回归方程考察了货币需求量对各解释变量的弹性
关键词:
货币需求,理论函数,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谢小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并超过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本文尝试用货币政策乘数效应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①,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变参数IS-LM模型来估计中国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并证明了中国货币政策乘数效应的不断下降是导致M2/GDP不断攀升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货币政策乘数下降的原因,发现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边际进口倾向上升、税率的提高使经济体中的漏出倾向增加,货币交易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增加、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增加共同作用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乘数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说明中国M2/GDP居于高位,并不是中国金融深化或金融体系发展成熟的结果,而是由于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莉
本文应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95-2004年各季度的相关数据,对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说明:1995年以来的实际货币余额一直与GDP、一年期存款利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保持着协整关系,这一实证分析的结果说明十年以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中长期关系相对稳定。同时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中国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M1增长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M2实际余额的短期调整速度要低于M1实际余额的短期调整速度。
关键词:
误差修正模型 货币需求函数 M1 M2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涤非
本文以1953-2003年作为样本期,建立了中国的传统货币需求模型,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该模型存在结构变化。经检验确认,金融创新是导致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发生结构变化的原因。由此表明,金融创新因素影响了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关键词:
货币需求函数 稳定性 金融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永刚 周子瑜
文章选取我国省域层面2003~2014年的月度工业数据,在考虑区域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区域G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各区域工业产出和工业品价格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GVAR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龚旭云
本文使用Divisia指数测算了2007-2017年每个季度的货币供给总量增长,结果表明:与传统货币加总方法相比,前一种方法所测算的货币供给增长较为平稳,能更加科学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货币供给的真实需求,更加有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进行管控。同时,从货币供给增长结构看,定期存款增长对货币总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活期存款,影响最小的是现金。因此,在管控货币供给总量M2时,应当重点加强对定期存款的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冯斐
文章应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并基于30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从省际角度对1997~2006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和省际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小于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力;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省际影响差异,各省际单位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货币政策短期内对内陆经济水平较低省份的影响力较大,中期内对沿海或靠近沿海地带省份有较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省际效应 面板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勇 姚慧丽 李小琪
文章在购买时间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推导了开放经济下的货币需求模型,并采用1996~2007年的季度数据,基于SVECM方法估计了我国的包含汇率预期和外国利率变量的货币需求函数。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体现了货币余额与相关经济变量间的随机性协整关系;货币余额的动态调整受到汇率预期的显著影响,人民币预期贬值将减少我国的货币需求;外国利率变动对我国货币余额的影响不显著;经济的开放性总体上对我国货币需求产生有限影响。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开放经济 SVEC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