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9)
- 2023(16777)
- 2022(14527)
- 2021(13850)
- 2020(11592)
- 2019(27240)
- 2018(26893)
- 2017(52600)
- 2016(28227)
- 2015(31621)
- 2014(31324)
- 2013(31010)
- 2012(28237)
- 2011(25355)
- 2010(25046)
- 2009(22899)
- 2008(22088)
- 2007(18768)
- 2006(16177)
- 2005(14135)
- 学科
- 济(116658)
- 经济(116541)
- 管理(77407)
- 业(74184)
- 企(61100)
- 企业(61100)
- 方法(57639)
- 数学(51415)
- 数学方法(50650)
- 中国(31009)
- 农(29930)
- 财(27955)
- 业经(24027)
- 学(23482)
- 贸(22434)
- 贸易(22422)
- 易(21885)
- 地方(21220)
- 农业(19824)
- 制(19804)
- 理论(19033)
- 务(17599)
- 财务(17516)
- 财务管理(17480)
- 和(17112)
- 技术(16776)
- 环境(16600)
- 企业财务(16528)
- 银(16525)
- 银行(16480)
- 机构
- 大学(393407)
- 学院(391541)
- 济(164016)
- 经济(160916)
- 管理(156403)
- 理学(136731)
- 理学院(135284)
- 管理学(132594)
- 管理学院(131914)
- 研究(131387)
- 中国(99805)
- 京(83209)
- 科学(79946)
- 财(72022)
- 所(64616)
- 农(60297)
- 中心(59609)
- 研究所(59343)
- 财经(59097)
- 业大(57580)
- 经(54135)
- 江(53394)
- 北京(52637)
- 经济学(50877)
- 范(50026)
- 师范(49526)
- 院(47829)
- 农业(47219)
- 经济学院(46010)
- 财经大学(44364)
- 基金
- 项目(273445)
- 科学(216294)
- 基金(201099)
- 研究(198184)
- 家(175669)
- 国家(174309)
- 科学基金(150510)
- 社会(126007)
- 社会科(119607)
- 社会科学(119577)
- 基金项目(105753)
- 省(104233)
- 自然(98687)
- 自然科(96513)
- 自然科学(96492)
- 自然科学基金(94768)
- 教育(92022)
- 划(88462)
- 资助(84808)
- 编号(79474)
- 成果(63315)
- 部(61274)
- 重点(61262)
- 发(57656)
- 创(56707)
- 课题(54509)
- 教育部(52970)
- 创新(52967)
- 国家社会(52610)
- 科研(52541)
- 期刊
- 济(167308)
- 经济(167308)
- 研究(114143)
- 中国(69018)
- 学报(60621)
- 管理(56839)
- 科学(56836)
- 财(53940)
- 农(53555)
- 大学(46730)
- 学学(44160)
- 教育(40986)
- 农业(37587)
- 技术(35548)
- 融(33389)
- 金融(33389)
- 经济研究(29192)
- 财经(28653)
- 业经(26145)
- 经(24610)
- 问题(21803)
- 业(20241)
- 统计(19940)
- 技术经济(19395)
- 理论(18430)
- 图书(18273)
- 贸(18214)
- 科技(17938)
- 策(17750)
- 版(17375)
共检索到557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龚旭云
本文使用Divisia指数测算了2007-2017年每个季度的货币供给总量增长,结果表明:与传统货币加总方法相比,前一种方法所测算的货币供给增长较为平稳,能更加科学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货币供给的真实需求,更加有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进行管控。同时,从货币供给增长结构看,定期存款增长对货币总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活期存款,影响最小的是现金。因此,在管控货币供给总量M2时,应当重点加强对定期存款的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雪松 林欣 谢林林 王志勇
文章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通过市场利率的中介效应产生的;市场利率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长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短期对货币供应量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市场利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影响均不显著;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对彼此的影响都不显著。文章深入分析了实证研究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意见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雪松 林欣 谢林林 王志勇
文章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通过市场利率的中介效应产生的;市场利率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长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短期对货币供应量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市场利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影响均不显著;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对彼此的影响都不显著。文章深入分析了实证研究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意见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军委
区别于传统方法计算货币量时的简单线性加总,Divisia指数方法考虑了各类货币资产在重要性和流动性上的差异,采取更为合理的加权计算。而且Divisia指数还具有可分性、可传递性以及具有清晰的经济意义,能够为实际应用研究更为便利和科学的帮助。文章以中国货币供应量为例,对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的计算进行了说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凡惠
采用中国2002年1月至2012年10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对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三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中,高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当出现高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蕾
本文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并发现指数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更加符合我国短期的货币需求函数。通过检验,我们发现非线性模型的转换变量为滞后一期的真实国民收入,该结论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另外,通过检验发现非线性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因此,非线性模型将会给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需求 ESTAR 非嵌套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邓述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强
本文对货币供给、实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数量关系在 1993年前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表现 ,进行了相关实证性描述 ,指出 1993年后货币供给存量代替增量支持实质资本形成、准货币M2 1代替狭义货币M1的增长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 ;因而在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选择上 ,应以持续推进资本形成与转换的票据及证券化为要领推进资本市场建立 ,并逐步转向以市场性利率为关键中介变量。
关键词:
资本形成 经济增长 中介变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放
货币条件指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自1994年由加拿大银行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1998年1季度~2011年3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信贷规模缺口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单方程估计法,通过构造总需求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解释变量的权重,得出中国的实际货币条件指数。并通过分析对比中国汇率、利率、信贷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中国实际货币条件指数对实体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利率 汇率 信贷传导 货币条件指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刚 李放
货币条件指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自1994年由加拿大银行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1998年1季度至2011年3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信贷规模缺口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单方程估计法,通过构造总需求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解释变量的权重,得出我国的货币条件指数。并通过分析,对比我国汇率、利率、信贷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我国货币条件指数对实体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泽涛
为了解释中国"高货币化"之谜,文章基于新的视角,把地下隐形经济纳入规模变量考察范围,把货币总量划分为M1和M2-M1两部分,建立相应的货币需求理论模型。选取1992-2016年数据,运用计量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货币M1需求相关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包含地下隐形经济的国民收入总额;二是中国经济运行的货币化水平,与准货币M2-M1需求相关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不包含地下隐形经济的国民收入;二是利率;三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文章认为,货币M1高发部分被不断扩张和深化的经济运行货币化以及社会事业运行货币化所吸纳,准货币M2-M1高发部分被社会经济主体巨大的投机性需求力量、投资性需求力量和预防性需求力量所吸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辉莉
文章根据Tobin模型,选取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等变量,基于1978~2007年的年度数据时间序列,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数量方法分析中国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货币供给增加会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Tobin模型 内生性 协整 脉冲响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富国 任鑫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替代的衡量标准及其决定因素,并结合迈克·波尔多 (Micheal D.Bordo)和伊萨·乔瑞(Ehsan U.choudhri)提出的货币替代需求函数,分类提出中国货币替代模型的货币需求函数,最后对这一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货币替代程度较低;汇率因素并不显著,国内外名义收益率之差和通货膨胀率是决定现阶段我国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本外币生息资产的替代是我国现阶段货币替代的主要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永刚 周子瑜
文章选取我国省域层面2003~2014年的月度工业数据,在考虑区域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区域G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各区域工业产出和工业品价格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GVAR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贤
货币供给的外生(或内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函义的一个问题。如果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等于说,货币供给总是被动地取决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能确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货币当局则能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