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0)
2023(7425)
2022(6127)
2021(5807)
2020(4800)
2019(11345)
2018(10978)
2017(21599)
2016(11394)
2015(12436)
2014(11945)
2013(12315)
2012(11774)
2011(11060)
2010(10896)
2009(10034)
2008(10251)
2007(8705)
2006(7629)
2005(7168)
作者
(32914)
(27665)
(27647)
(26534)
(17713)
(13161)
(12283)
(10625)
(10618)
(9882)
(9736)
(9226)
(9150)
(9076)
(8889)
(8625)
(8257)
(8146)
(8130)
(7583)
(7267)
(6753)
(6682)
(6366)
(6244)
(6236)
(6190)
(5520)
(5499)
(5468)
学科
(55111)
经济(55063)
管理(28302)
(26820)
方法(26316)
数学(24244)
数学方法(24098)
(20870)
企业(20870)
中国(16951)
(13407)
贸易(13400)
(13170)
(13047)
(12434)
(10725)
(10693)
(9783)
(9782)
金融(9781)
银行(9760)
业经(9518)
(9384)
(7918)
农业(7747)
产业(7599)
环境(7529)
(7458)
财务(7453)
财务管理(7439)
机构
大学(174339)
学院(168661)
(84897)
经济(83827)
研究(66500)
管理(60772)
中国(53601)
理学(52522)
理学院(51871)
管理学(51050)
管理学院(50747)
(38153)
科学(37738)
(36834)
(33984)
财经(31319)
研究所(31230)
经济学(30147)
(28987)
中心(28280)
(27972)
经济学院(27445)
财经大学(23878)
北京(23813)
(23381)
业大(22655)
(22422)
农业(22013)
(21032)
师范(20808)
基金
项目(113269)
科学(90984)
基金(88355)
研究(79344)
(78801)
国家(78285)
科学基金(66176)
社会(55321)
社会科(52878)
社会科学(52867)
基金项目(45324)
自然(41634)
自然科(40697)
自然科学(40681)
自然科学基金(40063)
(38411)
资助(37569)
教育(35744)
(34650)
(27873)
编号(27539)
重点(26386)
国家社会(25635)
中国(25374)
教育部(24183)
(24096)
(23025)
成果(22959)
人文(22028)
科研(21942)
期刊
(84985)
经济(84985)
研究(55910)
中国(29601)
学报(28565)
(27895)
科学(27330)
(24561)
管理(22262)
(21864)
金融(21864)
大学(21732)
学学(20784)
财经(16926)
经济研究(16729)
农业(16648)
(14753)
(13047)
国际(12164)
问题(12097)
世界(11737)
技术(11204)
教育(10817)
业经(10261)
(9766)
统计(8704)
技术经济(8550)
(7859)
(7210)
理论(7110)
共检索到251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建  唐成千  
文章引入混频信息,运用贝叶斯理论地构造了中国货币传导机制的贝叶斯混频向量自回归(BMF-VAR)模型,从通货与资产的双重膨胀效应视角对中国货币供给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具有不同活性结构的M1和准货币整体上对通货和资产的膨胀效应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性。M1正向冲击对CPI表示的通货膨胀具有推高作用,对资产膨胀具有抑制作用,作用时滞短,整体具有短期效应;但准货币对通货膨胀则具有抑制作用,对资产膨胀具有推高作用且作用时滞长,整体长期效应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厚刚  
关于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理论上,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在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有"货币因素",也有"非货币因素"。实证检验表明:中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但货币供应量是物价指数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然。事实上,中国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压力一方面是与货币供给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结构性因素有关。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的低通胀运行:一是实行总量均衡和结构合理的货币供给模式;二是采取更有效的货币政策;三是推进经济结构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方方  田野  
根据传统主流货币经济学理论,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一种大致平行的关系,但是,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情况的差异和实证分析中计量模型和数据选择的不同,传统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拟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给量和通货膨胀相关性的实际数据。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实证结果做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光  
本文在协整分析的框架内,首先使用年度数据检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而后通过Andrews和Kim(2003)样本端点结构变化检验的自举分析,使用季度数据研究1993—1996年的高通胀和2007年新一轮通胀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M1和M2的需求函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发生了结构变化。与90年代高通胀不同,新一轮价格上涨没有影响到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以期为央行近期的货币政策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罗瑜  
本文利用样本内和样本外格兰杰因果检验说明了我国货币是内生于经济,不是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外生变量。此时,货币和通货膨胀是同时形成的。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寻找共同推动了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事件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确认了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是投资。如果要控制通货膨胀,关键是保证投资的合理增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田勇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机理,肯定了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和在央行制定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论证了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存在的困难。密切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改进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是我国央行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玮  苏珺  
采用中国1978~2008年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对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效应。主要进行了脉冲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并结合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的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出有影响,在长期是中性的;(2)货币供应量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都对物价具有系统性影响;(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但效果有限;(4)中国货币供应量受到物价和产出变动一定的影响,即货币供给具有一定内生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鹰飞  
当前中国正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当局必须寻求有效的政策工具驯服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升息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的"Patman效应"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将成本渠道引入一个标准的新凯恩斯模型并使用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模拟,发现在数据支持的参数取值范围内,正利率冲击确实能够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基于中国季度和月度数据的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也发现,从数据中识别的正利率冲击同样会带来通货膨胀稳健的正初始响应。因此,货币当局应该将利率工具可能具有的Patman效应纳入考虑,在应对通货膨胀时谨慎使用利率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洪武  李新鹏  
在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框架下,根据消费、储蓄与投资的时间先后逻辑,货币结构被划分为自愿储蓄与真实货币量,通货膨胀就取决于自愿储蓄与真实货币量的结构比例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货币化储蓄的显著降低体现了社会公众应对通货膨胀的努力;人们的时间偏好伴随经济成长发生内在改变,倾向于储蓄更多,体现为证券化储蓄上升和选择以背负更多债务购买房产,进而导致2000年以来通货膨胀对货币扩张的敏感度下降和房产价格快速上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永强  
通货膨胀是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本文将从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出发,探讨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一、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引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既有体制的因素,又有决策的因素;既有主观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崎  隆欣  
本文对1994—2016年间我国货币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我国货币结构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货币结构指标(M2'-M1')与通货膨胀(CPI)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执行交易职能的货币数量下降,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不断下降,更多的货币流入金融市场,导致资产价格上涨。我国资产价格对未来通货膨胀具有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未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要注意货币总量与结构调控并重,前瞻性地考虑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崎  隆欣  
本文对1994—2016年间我国货币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我国货币结构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货币结构指标(M2'-M1')与通货膨胀(CPI)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执行交易职能的货币数量下降,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不断下降,更多的货币流入金融市场,导致资产价格上涨。我国资产价格对未来通货膨胀具有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未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要注意货币总量与结构调控并重,前瞻性地考虑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晓辉  陈继明  
本文运用H-P滤波方法对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经验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953-1977年,我国产出缺口主要受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1978-2007年,产出缺口不仅受到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未预期到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的影响;并且,未预期到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产出缺口的影响远高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重点关注价格稳定目标的同时,还应关注汇率稳定目标;在汇率政策上,中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而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正新  李爽  
对我国预期通胀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综合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标通胀率、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率三者之间是正向关联。目标通胀率对预期通胀率的影响程度显著但具有滞后性,"目标锚"的引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通胀预期陷阱在我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际通胀率的波动幅度较大且上升有利于拉动正产出缺口,货币当局确实有人为地调高目标通胀和实际通胀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故意,货币政策时间的非一致性存在但并非显著。我国通胀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众通胀预期推动的,结论凸显了货币政策管理预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雪松  
文章基于VAR模型,对中国货币供应量、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中国1979年-2016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了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函数分析的方法,展开了三者关系的分析和检验,得出中国货币供应量、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三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货币供应量增加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短期内会具有一个正向的影响和冲击,但长期影响不大,产出对通货膨胀短期和长期影响均不大,通货膨胀对产出短期内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而长期却具有正向影响的基本结论,提出我国应将现在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改为调整利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变量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优化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