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24.40.5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49)
2023(19449)
2022(16616)
2021(15514)
2020(12930)
2019(30071)
2018(29461)
2017(57026)
2016(30475)
2015(34511)
2014(34249)
2013(34099)
2012(31150)
2011(28213)
2010(28107)
2009(26100)
2008(25262)
2007(21989)
2006(19312)
2005(17145)
作者
(87630)
(73223)
(72788)
(69248)
(46738)
(35068)
(32977)
(28614)
(27891)
(26070)
(24817)
(24679)
(23237)
(23236)
(22646)
(22632)
(21672)
(21135)
(21027)
(21011)
(18201)
(17896)
(17644)
(16727)
(16506)
(16282)
(16019)
(15694)
(14885)
(14226)
学科
(141906)
经济(141769)
管理(88846)
(83504)
(68864)
企业(68864)
方法(63521)
数学(56405)
数学方法(55631)
中国(35189)
(33333)
(31174)
业经(28366)
地方(27271)
(27261)
(25236)
贸易(25218)
(24468)
(22865)
农业(22310)
理论(21207)
(20405)
金融(20403)
(19998)
银行(19947)
环境(19559)
(19482)
(19393)
财务(19304)
财务管理(19263)
机构
大学(441770)
学院(439952)
(190813)
经济(187177)
管理(174214)
理学(151324)
研究(149834)
理学院(149710)
管理学(146853)
管理学院(146074)
中国(115056)
(93111)
科学(89049)
(84587)
(74428)
财经(68857)
研究所(67791)
(67535)
中心(67409)
业大(63104)
(62855)
(61892)
经济学(59616)
北京(59042)
(55196)
师范(54681)
(53961)
经济学院(53607)
农业(52813)
财经大学(51460)
基金
项目(298688)
科学(236287)
基金(219999)
研究(215948)
(191952)
国家(190454)
科学基金(164540)
社会(138974)
社会科(131988)
社会科学(131954)
基金项目(115016)
(113764)
自然(107289)
自然科(104901)
自然科学(104878)
自然科学基金(103032)
教育(99793)
(96094)
资助(93037)
编号(85875)
成果(68595)
(66955)
重点(66559)
(63087)
(61623)
课题(59092)
国家社会(58188)
教育部(58063)
创新(57624)
科研(57103)
期刊
(204458)
经济(204458)
研究(131996)
中国(80040)
学报(66863)
管理(65398)
(63727)
科学(62946)
(60333)
大学(51434)
学学(48799)
教育(42755)
(42266)
金融(42266)
农业(41625)
技术(39970)
经济研究(35099)
财经(34624)
业经(30730)
(29733)
问题(26030)
统计(23434)
技术经济(23094)
(22635)
(22543)
(20979)
理论(20505)
世界(20232)
国际(19900)
商业(19774)
共检索到64585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雪松  林欣  谢林林  王志勇  
文章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通过市场利率的中介效应产生的;市场利率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长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短期对货币供应量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市场利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影响均不显著;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对彼此的影响都不显著。文章深入分析了实证研究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意见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雪松  林欣  谢林林  王志勇  
文章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通过市场利率的中介效应产生的;市场利率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长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短期对货币供应量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市场利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影响均不显著;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对彼此的影响都不显著。文章深入分析了实证研究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意见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苏文  赵政安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界密切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本文根据1978-2008年31年的数据,基于VAR模型,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了货币在短期内非中性、货币政策存在时带等重要结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菊娥  
中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郭菊娥货币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它与社会的再生产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运动形式是:G(货币)→W(商品)→P(生产过程)→W'(新商品)→G'(新货币)。换句话讲,货币是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最基本、...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军  
通过对比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可以发现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过多的流动性带来通胀的预期。随后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了在18个月内,广义货币供应量对消费者价格指数有较大程度的正的影响。之后建立的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也得出了中国的物价波动较大程度上受到货币政策影响的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云飚  张子璇  
文章根据人民币汇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通过选取2015年8月—2021年3月的每月平均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广义货币(M2)是汇率USD/CNY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汇率的变动主要是靠自身的变动以及自身滞后期的推动,其次才会受到广义货币M2的影响,而与流通货币(M0)和狭义货币(M1)并无直接关系。鉴于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精准调控广义货币(M2)的供应量,重视汇率改革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性,由此促进我国的汇率改革之路能够更加平稳且健康地向前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志雄  
经济运行离不开货币,货币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交换媒介,货币政策也一直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1990-2013年货币供应量为基础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据此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何志雄  
本文以我国1990年至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基础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手段,实证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玉霞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现实社会争论的热点,也是学术界论证研究的热题。本文从新的视角出发,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为指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来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货币供应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虽然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具有协整关系,但是建立协整修正模型时,相关系数过小,小于0.3,因此明显模型匹配度不够。这说明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有限,无法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来论证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进一步论证发现,货币供应量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反而经济增长是解释货币供应量的原因,这进一步说明货币政策失效的可能性非常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阮泽伟  张维佳  
本文利用我国1990到2013年的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货币供应量、外商直接投资与物价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其本身的影响是显著的,货币供应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消费价格指数均能产生正向作用,并且都是消费价格指数的Granger原因。因此,正确制定货币政策与合理利用外资对构建健康的经济环境至关重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红兵  
国内外的经济发展表明,货币政策与经济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利用1995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的货币与产出有着显著的关系,而且货币变动是引起产出变动的原因。这表明在我国,货币是非中性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鹭  郝联峰  
货币供应量是否合适,可以从实际货币供应量与中性货币供应量差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中性货币供应量是指与一国经济自然增长率和正常货币深化系数相适应的货币供应量。本文通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计算出中国经济的自然增长率和货币深化系数,从而得出相应的中性货币供应量。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个评价中国货币政策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进行评价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凡惠  
采用中国2002年1月至2012年10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对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三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中,高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当出现高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