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5)
- 2023(9679)
- 2022(8231)
- 2021(7857)
- 2020(6755)
- 2019(15902)
- 2018(15551)
- 2017(30255)
- 2016(16476)
- 2015(18841)
- 2014(18900)
- 2013(19262)
- 2012(18220)
- 2011(16643)
- 2010(16504)
- 2009(15448)
- 2008(15593)
- 2007(13867)
- 2006(11706)
- 2005(10825)
- 学科
- 济(73918)
- 经济(73849)
- 管理(42675)
- 业(42477)
- 方法(37165)
- 数学(33847)
- 数学方法(33607)
- 企(32708)
- 企业(32708)
- 中国(21605)
- 财(18979)
- 农(18931)
- 贸(17276)
- 贸易(17269)
- 易(16921)
- 学(14754)
- 制(14068)
- 业经(12930)
- 银(12669)
- 银行(12646)
- 融(12316)
- 金融(12314)
- 农业(12220)
- 行(12131)
- 地方(11413)
- 务(11302)
- 财务(11283)
- 财务管理(11250)
- 企业财务(10686)
- 和(10075)
- 机构
- 大学(247015)
- 学院(242246)
- 济(111771)
- 经济(109775)
- 管理(89747)
- 研究(89691)
- 理学(77164)
- 理学院(76237)
- 管理学(75073)
- 管理学院(74607)
- 中国(70849)
- 科学(52668)
- 京(52386)
- 财(50383)
- 所(46487)
- 农(43101)
- 研究所(42418)
- 中心(40725)
- 财经(40562)
- 经(37158)
- 经济学(37158)
- 业大(35334)
- 农业(34291)
- 江(34103)
- 经济学院(33743)
- 北京(33640)
- 院(31243)
- 范(30662)
- 财经大学(30477)
- 师范(30359)
- 基金
- 项目(159055)
- 科学(125331)
- 基金(119163)
- 研究(113532)
- 家(105062)
- 国家(104300)
- 科学基金(87805)
- 社会(74430)
- 社会科(70774)
- 社会科学(70755)
- 基金项目(62044)
- 省(57690)
- 自然(56054)
- 自然科(54817)
- 自然科学(54798)
- 自然科学基金(53906)
- 教育(51979)
- 划(50626)
- 资助(50530)
- 编号(43402)
- 部(37794)
- 重点(36410)
- 成果(36251)
- 发(33973)
- 创(32496)
- 教育部(32423)
- 国家社会(32383)
- 中国(31547)
- 科研(31162)
- 性(30730)
共检索到360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治国 徐寒飞
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困扰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货币流通速度最低的主要经济国家,中国货币之谜更存在特殊性。货币政策的多任务性影响货币供给形成过程,基础货币调整与货币乘数变动同时出现失衡,从而导致资金流动性过剩。货币当局的资产结构和公众的资产偏好分别影响着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形成中国货币之谜的根源,而消除流动性过剩也须借助转变货币当局资产结构和公众资产偏好来实现。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之谜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建
自2006年年初以来,流动性过剩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当前,过剩的流动性正在强劲地推动中国的资产价格上涨,从而开始酝酿出日益扩大的资产泡沫风险。为了防范这个风险,政府一方面在加强回收过剩流动性的力度,一方面在努力预防和消除地产和股市的泡沫。这些做法无疑都是正确的,但要“治本”还得从消除产生过剩流动性的根源入手。在我看来,流动性过剩的成因有太多的谜团,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下面四大谜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自去年初以来直到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不仅因为央行在最近几年虽然不断治理过剩的货币流动性,仍未见较好的结果,也因为巨大的过剩货币正在强劲地推动我国的资产价格上涨,从而开始积攒起日益扩大的资产“泡沫”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如胜
流动性过剩之谜的具体成因:即是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大量外汇占款,从而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入量。目前央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传统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工具,即主要通过:(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票据买卖来扩张或收缩(即吞吐基础货币);(3)上调存贷款利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过剩 具体运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黎明 陈俊秀 李正辉
文章在对货币流动性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按流动性强弱将广义货币M2划分为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准货币三个部分,再根据货币的演化机制定义货币流动性结构系数,采用HP滤波法分析货币流动性结构的特征演化;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后加权得到实体经济综合指标,并运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货币流动性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演化。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流动性结构的演化可分为四个周期,其长期演化特征是货币的流动性越来越弱;活期存款和准货币流动性结构系数上升幅度与波动幅度具有差异性;活期存款和准货币流动性结构对实体经济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
关键词:
货币流动性 结构系数 特征演化 关联演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治国
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更为严重,不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上升而导致的过度货币需求,而且是因为不良贷款引发的货币供给有效性减弱。缓解流动性过剩必须从经济转型时期的货币需求弹性、有效货币供给以及货币市场非均衡等多个方面寻找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林乐芬 高文芳
本文对当前造成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巨额外汇储备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因素;过剩的流动性是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也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股票市场的繁荣虽不是流动性过剩的必然结果,但充裕的货币流动性则可能有利于股票市场通过整合获得健康发展。合理制定有利于房市、股市发展的以"疏"为主的政策,其利要大于以"堵、抑"为主的政策,利用过剩的流动性消化成长中可能产生的泡沫,不仅有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更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建军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成为了我国宏观经济的要害性问题。所谓"流动性导流",就是将目前过剩的流动性通过若干可能的渠道疏导到实体经济之外,使之基本不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由外向型经济结构引起的外汇过多流入造成的,在经济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且人民币升值预期难以根本逆转的情况下,只能从疏导过多流动性的角度来寻找防治通胀之道。具体的疏导渠道包括将一部分流动性导向境外和在境内扩大虚拟经济以吸收一部分流动性。后者是解决当前通胀压力和股市扩容压力的一箭双雕之策,也是本文的新观点所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长生 马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比率持续上升,现已高达2.0左右,居世界前列,这种中国特色的高货币化现象被称为"中国货币之谜"。我国货币化率的上升主要由准货币(定期存款)快速上升造成的,居民资产性货币需求的上升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基本原因。不断上升的储蓄率提升了我国经济主体的资产规模;金融抑制从融资约束和投资限制两个渠道加强了经济主体对资产性货币需求的偏好。正是由于资产性货币需求或准货币占GDP的比率不断上升,我国偏高的M2/GDP比率并未对通胀产生很大压力,但将对房价、股价等资产价格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可能引致资产泡沫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流动性过剩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资金相对过剩。把握资金过剩的直接指标应是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资金过剩不是由全球流动性过刺引致的,也不是由外贸顺差快速增长引致的,它源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储蓄>资本形成+外贸顺差"格局,因此,这种资金过剩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的。与此对应,缓解这一现象的对策,应从中国经济内部去寻求。
关键词:
银行体系 资金过剩 成因分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宝昌 李楠
本文从货币主义的角度对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加以解释,利用货币主义的经典模型建立了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的标准,并进一步探讨当发生流动性过剩时整个经济体系的变化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本文得出流动性过剩通过自身以及外部调节呈现向过剩减轻方向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主义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货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执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占比逐年下降,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已成为主体,使货币总量对物价的影响力减弱,这是形成货币总量高速增长中物价持续性处于低位的“中国货币之谜”的主因。更重要的是,货币的结构变化致使货币运行发生了重大转变:货币供求均衡的主导力量已由供给转向需求方面,货币均衡的表现也由物价转为包含资产价格和金融指标在内的综合价格,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亦由总量为主转为总量与结构兼有。因此,政策调控需要更加重视货币需求,采用综合变量指标考察货币运行,调控的重点也需要转为总量与结构并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望远 李仲飞 黄金波
本文坚持传统的二分法,避开短期问题的复杂性,利用非参数回归方法和新的数据处理方法,着重研究了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关系。实证检验结果否定我国存在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反常规"关系,得出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长期正相关关系,而且随着观察间隔期的延长,这种正相关关系越来越显著,以上结果对于三种不同的货币度量口径和两种不同的回归方法(参数和非参数)都是非常显著和稳健的;长期内,M0和M1增长率变动能解释通货膨胀率变动的90%,但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边际影响小于1;对非参数估计结果与参数估计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我国的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现非线性关系;最后,我们认为基...
关键词:
数量方程 长期数据 非参数 局部线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联
运用H-P滤波法,考察1990~2006年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绝对和相对规模,并通过分析货币波动与经济波动的联动关系,揭示经济波动对货币波动的解释力度,进而对中国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做出解释。研究显示:从绝对量上看,现阶段有货币流动性过剩规模最大且有上升的趋势;从相对量上看,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并非处于历史的高点。同时,中国货币波动能部分被经济波动所解释,受投机、制度变迁等外生因素的影响较大,反映出中国货币波动的脆弱性。
关键词:
货币流动性过剩 经济波动 联动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怀 耿刚德
货币流动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金融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目前出现的"钱荒"背景是实际货币严重超发,从而增加了对其解释的难度。鉴于此,结合中国的国情,从经济与金融政策、国内金融市场、货币外流、经济形态、军费支出等视角,讨论了中国"钱荒"问题产生的根源,给出了消除"钱荒"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流动性趋紧 货币中性 深化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