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8)
2023(6086)
2022(5070)
2021(4786)
2020(4010)
2019(9447)
2018(9061)
2017(18020)
2016(9398)
2015(10949)
2014(10446)
2013(10948)
2012(10427)
2011(9750)
2010(9392)
2009(8792)
2008(8570)
2007(7082)
2006(6054)
2005(5588)
作者
(25377)
(21306)
(21197)
(20368)
(13824)
(10170)
(9773)
(8208)
(8186)
(7487)
(7394)
(7279)
(6889)
(6851)
(6698)
(6591)
(6309)
(6277)
(6234)
(5727)
(5456)
(5114)
(5037)
(4884)
(4843)
(4776)
(4602)
(4265)
(4172)
(4100)
学科
(52092)
经济(52046)
方法(30047)
数学(28634)
数学方法(28541)
管理(24569)
(23726)
(17923)
企业(17923)
中国(14940)
(13247)
贸易(13240)
(13015)
(11225)
(10343)
(8312)
金融(8312)
(7907)
(7836)
银行(7836)
(7567)
业经(7448)
(6939)
农业(6687)
(6465)
财务(6462)
财务管理(6449)
关系(6308)
企业财务(6242)
环境(6118)
机构
大学(145032)
学院(139711)
(76196)
经济(75347)
管理(54451)
研究(50667)
理学(47520)
理学院(47075)
管理学(46600)
管理学院(46340)
中国(42797)
(33407)
(29466)
财经(27958)
经济学(27303)
(26024)
经济学院(24966)
科学(24795)
(24057)
中心(22891)
研究所(21791)
财经大学(21461)
北京(19159)
(17758)
(17682)
(17572)
金融(17541)
(17005)
商学(16586)
商学院(16442)
基金
项目(92967)
科学(75652)
基金(74144)
研究(67791)
(63901)
国家(63505)
科学基金(55137)
社会(49078)
社会科(47054)
社会科学(47049)
基金项目(37696)
自然(33109)
资助(32704)
自然科(32452)
自然科学(32446)
自然科学基金(31983)
教育(31161)
(30117)
(26845)
(24120)
编号(23695)
国家社会(22864)
中国(22054)
教育部(21778)
重点(20657)
人文(20177)
成果(19608)
(19141)
大学(19064)
(18913)
期刊
(71603)
经济(71603)
研究(46209)
(23683)
中国(23220)
(19610)
金融(19610)
管理(19491)
学报(18403)
科学(18243)
财经(15275)
大学(15031)
(14703)
经济研究(14632)
学学(14110)
(13150)
(12519)
国际(11277)
世界(10400)
农业(10243)
问题(10242)
技术(10104)
统计(9067)
业经(8029)
教育(7847)
技术经济(7685)
(7551)
决策(6998)
理论(6650)
(6638)
共检索到205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楚尔鸣  喻多娇  
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正确地认识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确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采用了中国1996—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货币是否为中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不但在短期表现为非中性,在长期也是非中性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坤  程建华  
本文分别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累积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各类定义下的中国货币中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M_0、M_1和M_2均存在明显的非中性特征,M_2增速变化会造成实际产出永久性累积损失;实际产出对货币增量变化量的冲击反应具有振荡特征。其隐含的政策启示是:短期内货币量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应权衡货币量的产出稳定目标与产出增长目标;稳定的货币量变化速度有利于经济稳定运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甘小军  高珊  
利用中国1994年以来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ARIMA模型和二阶段OLS模型对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中性理论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短期内中国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与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都有显著影响,且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影响更明显;但从长期看,预期货币与非预期货币对产出的正负效应相互抵消,中国货币政策表现为长期渐近中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宇峰  
中国货币政策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而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本文采用中国1997年1月至2005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海涛  苗文龙  
本文利用Logit、Probit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实证,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绩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常常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中国货币政策较为有效。相比之下,调控m0更有利于稳定物价,调控利率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更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国庆  林梦瑶  
本文利用Fisher-Seater的货币长期中性检验模型对中国1997年第1季度—2009年第4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货币长期导数是发散的,表明货币在长期内是非中性的。基于这一结果我们认为,近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影响实际经济上是有效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春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低利率、增加流通中货币成了各国政府解决金融危机的共同做法,货币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持续多久,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1978-2009年的流通中货币、利率、物价指数对GD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中货币不是实际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货币是中性的;GDP的实际增长率是实际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名义利率和GDP没有因果关系;GDP和物价指数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卫国  刘杰  赵圣伟  
理论研究表明,货币体系中高流动性货币与准货币可以相互转化,货币的合意结构能够使经济在即期和中长期保持最优产出。为此,本文利用中国1952~2010年数据,实证检验了货币结构与经济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货币体系中的高流动性货币与准货币之间往往难以达到合意比例,且总体上表现为货币流动性不足的态势,这对经济产出产生了负面效应。然而,经济转型以来,货币流动性比率下降趋势得到缓解,货币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且对经济产出产生了正向作用。这意味着央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更多的考虑货币结构所带来的影响,并着重引导货币结构趋于合理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进文  高辉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VAR)选取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及宏观经济关联变量,对中国1993年~2002年间货币政策行为传导进行了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贷、货币供应量M0及汇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消费价格、消费、股价、GDP及储蓄存款的作用显著,而利率工具的作用则较小。对于投资来讲,信贷、货币供应量M1以及存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显著;而净出口、信贷、货币供应量对其几乎没有引导作用;相反,利率(市场化利率,存款利率)、汇率的引导作用却十分显著。最后,应用VEC模型对变量间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冲击响应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葛结根  向祥华  
本文运用麦卡勒姆规则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了实证检验,样本区间为1990年第1季度-2008年第1季度。本文的主要发现是:(1)根据麦卡勒姆规则原式得到的基础货币增长率和供应量的模拟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2)取消麦卡勒姆规则的参数设定后,对基础货币反应函数进行估计所得到的结果要优于原式的推断,但货币供应的方式是顺周期的。在固定汇率制下,外汇储备增长率对基础货币增长率几乎没有影响,而经过加权的外汇储备增长率的影响也不显著。这些发现可为如何建立一个使经济趋于稳定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尤璞  武戈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一直以来呈下降趋势,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从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角度研究宏观货币流速的变化,分析货币流速下降的实质原因,从微观视角建立中国转型期货币流通速度模型,实证检验影响货币流速下降的因素。并提出应通过深化完善金融制度,强化金融创新,实行利率市场化等措施来改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趋势,并使其维持在合适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兰  潘冠中  
本文在多个著名的单因子利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一般模型,其漂移项涵盖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形式。并用广义矩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在多种指标的比较下得到了一个较好模型。此模型的漂移项为非线性形式,具有显著的均值回复效应,且利率波动对利率水平极为敏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文彬  厉增业  
本文以2010年1月我国开始实行的货币政策方向转换为着眼点,对货币政策麦卡勒姆规则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对货币政策麦卡勒姆规则的文献做了一个扼要的综述;其次,简要介绍了麦卡勒姆规则及其发展,并论证了该规则对我国当前的适用性;最后,论文介绍了本文实证样本数据的选择和技术性处理方式;最后,检验了麦卡勒姆规则下我国的基础货币反应函数,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两项改进:一是引入外汇储备增长率这一解释变量,发现模型对基础货币增长率的解释能力得到了增强;二是以通货膨胀率作为解释变量考察基础货币的增速关系,发现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一定程度上是货币政策操作实施后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实证结论,并阐述了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贵辉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货币信贷政策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入Dummy变量对差别信贷政策进行量化处理,运用ARDL技术就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情况以及房地产市场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系统性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利率、货币供应数量、银行信贷和差别信贷政策,房地产市场对信贷影响比较大,实体经济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本文提出了利用货币供应数量和利率手段调控房地产、高度关注信贷风险、完善并加大差别信贷政策执行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琼  王志伟  
根据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中的货币渠道理论和信贷渠道理论,利用时间序列方法,采用1993年至2006年之间的季度数据,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与以往经验研究不同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